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前期鋪墊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前期鋪墊(1 / 1)

推荐阅读:

對於李皓的提議,歐陽修思考之後,說道「你想這麼做倒也沒什麼問題,隻是如今的時機有些不對。」

李皓聽後就有些納悶,如今開封府出缺,不應該正好嘛,怎麼時機就不對了。

而後,歐陽修給了解釋「如今官家剛讓小鄭將軍和趙宗全妻妹結親,其中扶持的態度昭然若揭。

你看看最近有多少人攀附了上去,在這個時候拋出橄欖枝,隻是錦上添花。

趙宗全隻會認為你和其他人一樣,是趨炎附勢之徒,這樣你哪怕做的再好,他也是記不下來的。」

聽到這裡,李皓也明白了這番道理,說道「這倒也是,那這事就算了。」

歐陽修搖了搖頭,說道「那倒也不是,趙宗全終究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能賣個人情的話還是要賣的。

隻是在這之前,得先搓一搓趙宗全的銳氣,然後再出麵幫忙,這樣才算是雪中送炭,才能讓他真把這份人情記在心上。」

看到歐陽修胸有成竹的樣子,李皓也不想再去瞎猜,便問道「叔父可是已有打算?」

歐陽修解釋道「既然如今趙宗全身負眾望,那我就幫他在背後推上一把。

他不是想當這個太子嘛,那就讓人去幫他上奏,在朝堂上把他往太子之位的寶座上推上一推。」

聽到這話,李皓自然明白了意思,趙禎如今顯然沒有立太子的打算。

可在這時,卻有朝臣串聯起來,要把趙宗全往太子的位子上推,這事關皇權威儀。

趙禎哪怕在仁厚,也忍不了這事的,到最後肯定會借機,壓一壓趙宗全。

這時再來出麵保舉他為開封尹,幫助他穩定儲君之位,那趙宗全自然會感激涕零。

隻是李皓還是有些擔心,說道「那開封尹的位置,能不能等到此事塵埃落定,彆到時候有了人選,咱們不就白忙一場。

而且韓琦大相公那邊,現在可能還沒想著這事,但時間一長未必就想不到,要是為他人做嫁衣裳,那就更氣人了。」

聽了這話,歐陽修教訓道「這世上諸般謀劃哪有都能成功的,事情還沒做,就瞻前顧後的怎麼行。

這事你暫時不要管,先把鹽鐵司的事情處理好,要有什麼需要你做的,我會來告訴你。」

既然歐陽修這麼說了,李皓對此便也沒了意見。

畢竟歐陽修是在縱橫官場多年的老狐狸,做事謀劃總比自己要強些。

談完了這樁正事,後麵兩人說起了閒話時,李皓便說起了秦夫子即將抵京的消息。

李皓派去揚州接秦夫子的人,先行一步提前從應天府下船,快馬趕回了汴京,通報了消息。

根據行程計算,秦夫子的船已經進了京畿路,大概還有兩天便能到汴京。

知道了這個消息,歐陽修心思急轉,想到了該如何完成諫言。

既讓李皓和自己不用出麵,卻又能把事情辦成,到最後這個功勞彆人還搶不到的好主意。

但歐陽修此時卻沒有說出來,而是說道「自當年揚州一彆,我與秦兄已經有近十年未見了。

這次秦兄來京,我得與他好好把酒言歡才行。

不過秦兄這次來京,有說準備待到什麼時間嗎?」

李皓答道「這個倒是沒說具體時間,不過總得等到我成婚之後吧。」

聽到這個廢話,歐陽修真是沒好氣的說道「秦兄來京不就是來觀禮的嗎,他當然不會在這之前走。

我還是等他來京之後自己問吧,省得被你給氣死。

不過他這個時候來京也好,或許有些事他還能幫些忙!」

李皓還

真有些好奇,秦夫子這麼一個辭官十餘年的人,能幫上什麼忙。

便開口問道「老師能幫什麼忙啊,他都多少年沒來過汴京了。」

歐陽修說道「你問這麼多做什麼,有事我會直接與秦兄說的,你現在就安心把鹽鐵司的事情辦好。」

李皓是笑著答應,自信的說道「叔父就放心吧,鹽鐵司我保證出不了什麼問題。

倒是度支司和戶部司,咱們這位新任三司使一上任就給了個下馬威,也不知道他們兩家的帳簿,什麼時候能整理出來。」

歐陽修說道「你管這麼多乾嘛,你現在隻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看歐陽修這個態度,李皓也隻好是滿口答應下來。

到了第二天,李皓便去找了陳升之要告假一日,理由是要去迎接一下自家恩師進京。

陳升之也知道李皓如今是成親在即,這最近肯定都挺忙的,所以也沒多問,便同意了下來。

於是李皓很順利的在預計時間,等在了汴京的碼頭上。

而秦夫子的座船也不負眾望,在己時左右就緩緩靠上了碼頭。

李皓此時已經走下馬車,到船頭去迎接秦夫子。

等秦夫子下船之後,李皓說道「老師這一路辛苦了,先跟我一起回府休息吧。

弟子家中已經都安排好了,弟子父母也都在家裡麵等著您呢。

另外顏複師兄今日有事才沒有來碼頭,但他說明日會來找您請安的。」

不過,秦夫子此時一心想著要好好休息,也沒閒心思和李皓他們說話。

便說道「算了,我這一路坐船,還真是有些累了。

咱們早點回去吧,我想要好生休息一下。」

李皓看秦夫子的精神確實有些不好,便說道「好,那我們趕緊上車回去。」

說著便引著秦夫子上了自家馬車,開始返回府裡。

在馬車上,李皓見秦夫子沒有休息,而是看向了窗外的汴京風光。

便問道「如今的汴京,和您當初離開時,變化大嗎!」

秦夫子答道「變化還是挺大的,當年汴京城裡麵雖也熱鬨,但平常卻也看不到這麼多人。

不過我離開都有十餘年了,汴京有些變化倒也正常。」

李皓說道「那過幾日,我休沐的時候,便陪您一同逛逛汴京城吧。

另外這些天我把符登給留在家裡,您到時想要做什麼,直接吩咐符登去做就行。」

聽了李皓的話,秦夫子說道「讓符登陪著就行,你如今不是在忙新政變法的事,這是朝廷的大事,不要為我耽誤了公事。」

李皓說道「老師放心,我不會去假公濟私的,而且如今歐陽大人成了樞密使。

三司使換成了陳升之陳大人,我可也不敢有所懈怠。」

秦夫子說道「這消息我在來京的路上,也聽說過了,隻是可惜了富弼大相公。」

感慨一番之後,便問道「富大相公這次離開汴京,對於變法新政可有什麼影響。」

李皓說道「具體影響倒還真不好說,不過韓大相公、歐陽大相公和新任三司使,都是支持變法的,應該不至於有什麼問題。

現在唯一有影響隻能說是我了,隨著歐陽修的轉任,其他人可不會在無條件的相信我。」

秦夫子說道「這才是常態,你日後遇到的上司,也大多會是這樣子的,你隻能去適應他們。」

李皓答道「多謝老師教誨,弟子謹記於心。

另外說起歐陽大相公,他聽說您要來京時,說是有近十年未見,想要抽個時間,與您把酒言歡呢

。」

秦夫子也說道「嗯,這頓酒必須得喝,當年我與他們一心想要變法圖強,卻終以失敗告終。

如今在他們的手上,再度開始了新政變法,就為了這份堅持,我也當與他飲上幾杯。」

而且說起這事,秦夫子的談興也是起來了,和李皓說起了當年慶曆新政的不少事情,回憶起了當年的崢嶸歲月。

這說的高興了,也就沒注意到時間,兩人就到了府門外。

這時衛氏和李健也都在府門在迎接,將秦夫子迎到了正堂坐下。

不過這時還沒聊兩句,秦夫子就肉眼可見的有些累了,於是便先讓秦夫子歇下了。

等到晚間,秦夫子休息過後,才感覺精神確實好了不少。

在用過晚膳之後,還與李皓一家三口聊了一會,才回去休息的。

後續日子也沒有因秦夫子的到來,就發生什麼改變。

李皓便照樣是每日繼續上衙,推進著自己的鹽務改革計劃,直到休沐這天。

李皓本打算約著秦夫子一起出去逛逛汴京城的,卻被秦夫子告知,他要去歐陽修府上赴宴。

正好李皓也想去問下,當初商量的事,歐陽修有沒有開始進行了。

但剛說出要陪著一起去時,卻沒想到秦夫子會這樣回答「我要和歐陽兄說話,你跟著去湊什麼熱鬨。」

一句話就把李皓給拒絕了,隨後秦夫子坐上了馬車前往了歐陽修府上。

看到這一幕,李皓心裡還真是無奈,也不知道這兩人能聊些什麼出來,還不讓自己去聽。

不過出門沒出成,李皓很快就被衛氏給逮住了,說是新郎的禮服已經做成了,讓李皓去試一試。

這一試就是半天的功夫,來來回回不斷的上身試穿,看能否合身。

本來到最後,李皓都以為這事能結束了,卻沒想到這還不是結局。

隻因衛氏說了一句「好了,大致尺寸就是這樣了,我等會把尺寸送到英國公府去,讓他們把按這個來做吉服。」

聽到這話,李皓都愣住了,說道「感情這衣服不是最後的成品啊,而且我的衣服,為什麼還要讓英國公家來做。」

衛氏說道「按照禮製本就是互送吉服,你的吉服是要英國公府送來。

而張家姑娘的吉服是我們家送去,為這個我可是托人把汴京城裡麵,最好的繡娘都給請了回來。」

本來這話的意思沒錯,但作為一個後世現代人,李皓還真聽不得這個最好二字,妥妥的違反廣告法啊。

於是不由吐槽道「這個最好恐怕未必吧,汴京城裡麵沒有比這人更好的繡娘了,我不信。

至少皇宮裡麵的手藝,我不信會比這人還差。」

聽到這話,把衛氏給氣個半死,說道「好啊,我幫你辛苦操持著婚事,你倒還給我挑起了刺來。

你說宮裡麵的手藝好,那你去把宮裡麵的繡娘請出來啊,就知道在這說風涼話。」

看到衛氏真被自己給氣著了,李皓趕緊說道「我剛剛就是胡說八道的,母親就不要和我一般見識了。」

隨後剛想轉移話題的時候,便聽到下人來報,說是宮中來人了。

聽到這話,李皓趕緊出門去看,就發現是朱內官帶著幾個女子過來的,後麵還跟著幾個大箱子,也不知道裝的什麼。

李皓便問道「朱內官,您今天來我府上,是官家有什麼吩咐嗎?」

朱內官笑著說道「李大人不是快要成婚了嘛,算算日子應該開始準備吉服了吧。」

李皓說道「是在準備了,剛剛我就在屋裡試著尺寸呢。

不過這與

您今天過來,有什麼關係嗎?」

朱內官說道「當然有關係了,我今日是帶著宮裡的繡娘過來,另外英國公那邊李內官也帶人去了。

您和張家姑娘的吉服,都由宮中的繡娘來做,蜀錦我都給你帶過來了。

另外還有張家姑娘的鳳冠霞帔,也都已經做好了,就在外麵的箱子裡麵,你可得妥善保管。」

聽完了趙禎的安排,李皓還真是有所感激,畢竟趙禎對待自己是著實不錯。

不過想歸想,接下來還是要正常的領謝皇恩,等忙完了這事後。

李皓對朱內官說道「您要是不忙,要不在府內用過膳再走。」

朱內官搖了搖頭,說道「今日還是算了,現在宮裡麵也不消停,我還是早點回去。

至於你這頓飯,就等到下回再說。」

聽到說宮內不太平,李皓好奇的問道「最近沒聽說有出什麼事啊,怎麼宮裡還能不消停。」

朱內官望了望四周,然後靠近輕聲說道「你是不知道,就前幾日開始,便有人上奏,想讓官家訂立太子。

本來前麵人數不多,官家也沒放在心上,但就從前天開始,這上奏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官家看的心裡很是不舒服。

你啊,最近就多忙著成婚的事,就不要摻和進去了。」

聽到這話,李皓心裡了然,這是歐陽修已經開始布局了。

便直接回道「朱內官放心,我絕不會摻和到這裡麵去的。」

隨後朱內官起身告辭,李皓一直將他送出了府,才回返回來。

等李皓回來時,衛氏也已經出來了,看著這幾個繡娘,想到剛剛說的話,立即就被打臉的事,心情自然是有些不爽。

李皓見狀趕緊說道「母親,快看看官家禦賜了什麼鳳冠霞帔吧,這東西可得趕緊收拾出來放好。

要不然到時要出什麼問題,咋們家可吃罪不起。」

衛氏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也顧不得給李皓臉色看,趕緊讓人將箱子抬進了屋。

為此,李皓也順利躲過了這一劫,之後自然不會再去旁邊湊熱鬨,趕緊就出府先避風頭去了。

而在歐陽修府上,秦夫子和歐陽修已經續完了舊情,說起了正事來。

歐陽修說道「我剛剛與你說的事情,讓你進宮麵見的時候,幫著勸諫官家。

讓官家同意任命趙宗全為開封府尹,這事你意下如何。」

可對此秦夫子很是無奈,自己都遠離朝堂這麼多年,剛剛返回京城就又被拉了進來。

看到秦夫子的抗拒,歐陽修說道「秦兄,我知道你不願意卷入朝堂紛爭,但此事一來可以幫助李皓,讓他在趙宗全麵前樹立形象,拉進關係。

二來做為官家,若是在登基之前都從未掌權理事,你能相信這樣的人,在登基之後,可以很好的處理國事嗎?」

這個道理,秦夫子自然也是明白的。

所以在沉思了一會後,便說道「可你為什麼要讓我去說,我也見不到官家啊。」

歐陽修一聽這話,立馬明白這事有戲,立馬說道「至於怎麼讓官家召見你,由我來負責安排,你隻要到時能順勢把勸諫的話說出來就行。」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