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哥哥是高歡 > 第23章 存糧告急,叛軍勢起。

第23章 存糧告急,叛軍勢起。(1 / 1)

推荐阅读:

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三月。

開春後,塞北的氣溫漸漸回暖,積雪消融,呈現出一片萬物競發,勃勃生機的景象。

塢堡內。

人心渙散,士氣低迷。

侯景有些發愁,塢堡內的糧食已經不多了,若不是高歡和高羽提前屯糧,數千人人吃馬嚼,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存糧估計就會耗儘。

已經被圍困超過半年,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短時間內情況不會有任何改善。

彆說塢堡內的士卒、部曲,便是侯景亦覺得朝廷若是再不派大軍前來,遲早要完蛋。

他來到內院,高歡正在逗弄高澄等人,而一直被嫌棄的高洋,也似乎有些好轉,不過依舊是皮膚黑黑的,跟雙胞胎的姐姐比起來,完全就是天差地彆,更彆提跟高澄比。

高澄雖然歲數小,但其五官樣貌神似高歡,並且皮膚也很白,高家優良且強悍的dna體現的淋漓儘致。

當高洋磕磕絆絆的爬到高歡腳邊時,高歡眉頭一皺,但還是將其抱了起來同樣逗弄一番。

但很快便轉身遞給身旁的婢女。

多可憐的孩子。

高歡和婁昭君對沒能繼承高家優良dna的高洋就是區彆對待,就連塢堡內的婢女們偶爾都會對高洋露出嫌棄的姿態。

“阿惠,過來!”

侯景蹲下身子招招手,高澄笑著衝過來,侯景笑嗬嗬的用胡子紮他,沒幾下高澄便嫌棄的跑開。

高歡來侯景身旁,“萬景,有何事?”

侯景臉上依舊帶著笑容,卻低聲提醒,“塢堡內已經人心浮動了,我剛令人殺了幾個家仆。”

“無礙,膽敢禍亂人心者,直接格殺便是。”

“不知莫賀咄那邊情況如何。”

高歡遙望向東邊,搖頭道,“不清楚,上次傳來消息已經是數月前,不過應該無大礙,若是武川失守,東邊的叛軍早就打過來了。”

“隻怕他們會比懷朔更艱難吧?”

高歡沒有接話,眼下隻能繼續堅守,繼續跟叛軍互相僵持。

其他的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積雪已經消融,朝廷大軍應該要來了吧?

“萬景,你帶人去懷朔城中一趟,找楊將軍探探底,懷朔城中到底還有多少餘糧。”

“我等需早做打算。”

………………

朝廷並非是完全沒有行動。

早在正光四年十一月,朝廷便已經下詔令,封臨淮王元彧為大都督,都督北討諸軍事,總攬一切軍政。

元彧也在第一時間便派兵將六鎮南下的要道雲中給占住,並且在今年,也就是正光五年二月初便派出兩支大軍,一支從五原北上,另外一支則從白道北上。

這一左一右,剛好是對應了懷朔與武川。

元彧可不像洛陽的那些人,他知道如今懷朔和武川麵臨的情況有多嚴重,所以便急急忙忙的派遣軍隊想要去解圍。

結果白道這邊,李叔仁大敗,而五原這邊,破六韓拔陵也率軍大敗朝廷平叛大軍。

臨時征召所組成的大軍跟六鎮的士卒們玩野戰,純粹就是在找死,結果也是死的很安詳。

這兩路大軍連個浪花都沒有翻起來,甚至連消息都沒能傳到懷朔和武川內,以至於懷朔和武川的人一直都以為朝廷壓根就沒有派出平叛大軍。

兩場大敗,令元彧被嚇的再也不敢派兵出擊,就死守雲中,然後遣人將詳細情況稟報給洛陽。

必須得是讓中軍的精銳前來,才有能力跟六鎮的驍勇們掰一掰手腕。

至少元彧是這麼認為的。

三月十六。

元彧派出的親衛將消息傳到洛陽,除此之外……隴西這邊也有噩耗傳來。

莫折念生兄弟所率領的叛軍,已經致使涼州大半淪陷,兵鋒指向秦州和梁州,距離完成‘斷隴’隻差一步之遙。

跟朝廷想的完全不一樣。

一個寒冬過去之後,叛軍的勢頭反而越發強盛。

式乾殿內。

元詡根本沒有心思讀書,他看向身旁的元子攸和高乾,頗為茫然的問道。

“子攸,乾邕……難道朕真的錯了嗎?”

“或許朕一開始就該按照陳留公的提議,重視這一次六鎮之民的叛亂?”

輪番的的壞消息,已經讓元詡開始漸漸意識到,事情的發展已經脫離他的掌控。

叛軍的勢頭越來越大,並沒有像去年朝議時說的那麼輕鬆和簡單。

去年朝議上。

元乂言之鑿鑿,叛軍沒有多少糧草,隻要過了一個冬天。

叛軍必然軍心渙散,饑寒交迫,朝廷大軍北上便能勢如破竹輕鬆將叛軍平定。

可眼下呢?

元彧的大軍被六鎮叛軍輕鬆擊潰,就像是踢死路邊的一條野狗一樣那麼輕鬆。

六鎮之兵如此凶狠,真的能輕易平定嗎?

元子攸當即搖頭反駁,糾正道,“陛下!千萬不可有此念頭,您好不容易才樹立起的威望,豈能輕易認錯?天子何錯之有?天子是不能下罪己詔的,下罪己詔是要亡國的,便是有錯,那也是朝中大臣的錯,朝政衰敗至斯,邊鎮之民造亂,皆是因江陽王等人不行德政,明日朝會,陛下應當……”

原本還迷茫的元詡一聽這話,不由眼前一亮,轉憂為喜道,“有子攸相助,我無憂矣。”

翌日。

太極殿內。

元詡板著臉,語氣森冷的開口道。

“去年蠕蠕王叛亂,江陽王提議令陳留公北討蠕蠕,陳留公北討回朝後,便向朕上表言明,請求改鎮為州,朕當時以祖宗之法豈可輕易改變,拒接了陳留公的請求。”

“朕日思夜想,想來定是當時朝廷內有人走漏了消息,令六鎮之人生出非分之想,這才釀成如今之禍!”

眾人皆偷偷打量著李崇。

李崇麵色大懼,進而又無奈的閉上雙眼。

天子要你背鍋,豈能不背?

就如同元子攸所說的那樣。

縱使有錯,那也是臣子的過錯,若不是你李崇非要在朝堂上提議‘改鎮為州’,六鎮的那群蠻夷怎麼會突然造反?

還不是你李崇的奏表給了六鎮不該有的希望!

元詡頓了頓接著說道,“朕並非是要怪罪,隻是眼下六鎮之叛軍尚未平息,陳留公多次北討,對塞北極為了解,朕欲要讓陳留公再次帶軍北上討賊,不知諸位大臣有何意見?”

誰會拒絕?

塞北蠻夷多凶狠,誰樂意帶軍去平叛?

誰愛去誰去,反正不要讓他們去就行。

元乂和元雍二人難得的意見一致,高呼,“陛下英明!”

李崇暗自歎氣,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了,連忙出列躬身道。

“陛下,臣去年率軍北討,親眼看見六鎮軍民生活疾苦,這才提議改鎮為州,讓六鎮軍民感謝陛下天恩,以安其心,老臣昏聵,未曾想竟會釀此大禍,臣罪該萬死!”

“今,陛下非但不追究臣之過錯,還準許臣帶軍北上,為國效忠,臣感激不儘,然……臣已年近七十,身體有疾,實在不堪軍旅,還請陛下體量,另擇賢臣。”

元詡的笑容戛然而止,冷冷的看著李崇。

“陳留公便是這般為國?”

“此事既因陳留公而起,那自然也該由陳留公來解決。”

話說到這個份上。

李崇再也不敢拒絕,隻能下拜謝恩。

朝廷當即封李崇為北討大都督,使持節,開府儀同三司,臨淮王元彧受李崇節製。

開始征調中軍,隨李崇北上。

除此之外。

還有個高羽的老熟人也在軍中。

崔暹被朝廷任命為撫軍將軍,隨李崇一同北上。

當李崇、崔暹帶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雲中時。

時間已經來到五月中。

懷朔、武川已經堅守大半年了。

同一時間。

柔然王庭。

“不知可汗何時發兵南下討賊?待到平定叛軍之後,朝廷另有重謝!”

朝廷同樣也派出特使,突破重重包圍來到阿那瓌的麵前,前來求援。

阿那瓌卻笑了。

去年南下劫掠之後,他一度惶恐,惴惴不安。

生怕大魏朝廷一怒之下再次北征,令他隻能遁入漠北深處。

可誰能想到?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最令他頭疼的六鎮中有四鎮反了。

朝廷麵對六鎮叛亂,非但束手無策,甚至還要遣特使前來低聲下氣的求他出兵,助朝廷平叛。

“誒,馬上便要進入酷暑,豈可動兵?”

“再過數月,待到秋高氣爽草長馬肥之時,本王定會親自率兵南下,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助朝廷平定叛亂!”

朝廷越急,他反而越不能急。

等到大魏再多吃幾場敗仗,情況再糟糕一點。

他不就可以要到更高的價格?

“軍情緊急,還望大汗早日發兵……”

“我也想早日發兵,奈何去年大雪,各部落損失極大,若無好處……便是我以可汗之尊,也難以令各部落隨我起兵南下。”

特使一咬牙,“待到平定叛亂,朝廷一定會有重賞,還請可汗先召集部眾可好?否則即便有賞賜,豈能運到塞北,給予大汗?”

“先不說這些。”

阿那瓌不置可否,隻是拉著特使的手,“誒,您一路奔波趕來,想必是勞累不堪,來人!備酒席!”

總之。

不見兔子不撒鷹。

s:大家能不能助我月票上4000,我五一絕對不出去玩,在家裡安心碼字回報大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