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知衍手臂受傷這件事,消息很快上報,帶兵首長對此高度重視,很快嚴厲的命令再次下達到各部隊,嚴令禁止任何y國平民以任何理由接近我方軍事人員及營區,全體戰士務必提高十二分警惕,嚴防死守,絕不能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粉碎其一切陰險圖謀。
這已經是短時間內第二次下達類似的命令了,第一次是提醒,這一次則帶著嚴肅的命令。
戰士們的心情也愈發沉重複雜,他們是人民子弟兵,心中本懷揣著解救受苦受難百姓的樸素情感,然而現實卻一次次給他們上著殘酷的課程。
那些看似柔弱無助的麵孔背後,可能就藏著致命的刀鋒和猙獰的殺意。
同情心在這樣你死我活的戰場上,稍有不慎便會成為斷送自己和戰友性命的催命符。
連續的背叛和襲擊,讓戰士們心中那點殘存的幻想也逐漸破滅,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愛有憎。
當善意換來的是冰冷的武器,當援助喂養出的是反噬的毒蛇,憤怒和警惕便會本能地占據上風。
此後幾天部隊中幾乎再沒有聽到因誤信平民而遭遇險情的報告。
大家將警惕刻在了骨子裡,嚴格執行首長的命令,隻是戰事也如繃緊的弓弦,一天比一天緊張。
敵人似乎也因偷襲手段的暴露而變得更加瘋狂,正麵衝突愈發激烈。
陸知衍所在的先遣隊,因為任務方向的調整,暫時與陳勇他們分開了,各自投入到新的更為艱巨的戰鬥任務中去。
與邊境線上烽火連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千裡之外的北城,隨著經濟開放的春風悄然吹拂,沉寂已久的華夏大地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尤其是在北城作為首都,政策的春雨總是最先滋潤到這裡。
最近上麵正式發文,規劃出幾個特定區域作為夜市經濟的試點,這在過去的計劃經濟的嚴格管控下,簡直是石破天驚一般的新鮮事。
一時間北城的百姓們議論紛紛,既好奇又帶著幾分觀望。
那些被劃定為夜市的街道,一開始大家也不敢去,後來膽子大一些的個體戶開始悄悄冒頭。
他們大多是些手腳勤快,又有些手藝的人,有的支起小爐子,賣起了熱騰騰的餛飩,炸糕,有的則從不知道哪裡弄來一些處理的布頭,或者自家縫製的小孩子穿的布鞋……
要知道過去買東西,尤其是布料糧食這些緊俏物資,都得憑票供應,若是沒了票,又急等著要用,就隻能偷偷摸摸去黑市,不僅價格高得離譜,還得提心吊膽,生怕被說是割資本主義尾巴。
如今有了這夜市,好歹是官方默許的,大家心裡多少踏實了些。
薑聽瀾也是在夜市開放了幾天後,特意抽了個傍晚去逛了一圈。
她買了一塊炸糕,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小口小口地吃著,心裡思緒萬千。
這個城市,正在以一種她熟悉又陌生的方式蘇醒過來,那些曾經被壓抑的活力,如同春雨後的竹筍,正在努力地破土而出。
這不僅僅是幾條街道的熱鬨,更是整個時代即將發生巨大改變的序幕。
很多普通人的命運,也將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轉折,有人會抓住機遇,乘風而起,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即將開啟了。
逛夜市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起初大家還都有些拘謹,小聲交談,買東西也多是看看,真掏錢的還不多,畢竟這麼多年投機倒把的帽子扣下來,誰心裡沒點陰影?
生怕剛把錢交出去,戴紅袖章的人就從哪個角落裡冒出來,到時候錢被沒收事小,萬一再被抓去學習班,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但總有那麼些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所以市場很快就起來了。
在這樣欣欣向榮的大環境下,宋林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牛奶廠改製的事情,進行得比預想中要順利一些,宋林是第一個站出來明確表示支持改製,並且願意承包下整個牛奶廠的人。
這牛奶廠的規模,可比一個國營飯店大多了,涉及到的員工、設備、生產線都更為複雜,需要投入的資金和精力也遠非一個飯店可比。
因此當宋林提出承包意向時,廠裡和社會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他這是在冒險,畢竟國營廠是鐵飯碗,旱澇保收。
承包下來自負盈虧,萬一經營不善,那可就血本無歸了。
更何況牛奶廠這些年效益一直不好,設備老化,工人積極性也不高,簡直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所以幾乎沒有人跟他競爭承包的問題,廠領導巴不得趕緊把這個包袱甩出去,上麵也希望儘快看到改製試點的成果,雙方一拍即合,手續辦得異常迅速。
薑聽瀾知道,這些所謂的問題廠,很多時候並非產品本身不行,也不是工人不努力,而是僵化的管理體製和落後的經營理念束縛了它們的發展。
在計劃經濟時代,一切按部就班,生產多少,賣給誰都有指令,可一旦市場放開,經濟開始活躍,再抱著老一套不放,自然就會被淘汰。
宋林拿到承包權後,麵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要對牛奶廠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建立新的規章製度,調整產品結構,開拓全新的銷售模式,每一樣都是硬骨頭。
對此薑聽瀾早做了準備,她利用這段時間,結合自己後世的經驗和對當前市場環境的分析,仔仔細細地寫了一份厚厚的規劃書,從生產管理,質量控製,品牌建設,市場推廣到銷售渠道拓展,都給出了詳儘的建議和方案。
原本她是打算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但考慮到宋林初期啟動資金可能會比較緊張,正好她手裡也有錢,於是她也拿出了一部分積蓄,作為投資款,一並交給了宋林。
“嫂子,我說了隻要你肯加入,不讓你投資,也給你股份的。”宋林知道薑聽瀾有本事,所以她能給自己做規劃書都非常滿意了,現在看著她拿的錢有些惶恐。
薑聽瀾聽到這話笑著對宋林說:“我這不是投牛奶廠,我是投你宋林這個人,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我的眼光。”宋林在未來絕對不可能隻是一個牛奶廠的老板。
宋林拿著那份沉甸甸的規劃書和薑聽瀾的投資款,感動得無以複加。
他知道這份信任有多重,自己親兄弟都不敢這麼給他投錢呢,他鄭重地向薑聽瀾保證,絕不會讓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