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新商機(1 / 1)

推荐阅读:

這個提議就非常好了,也不算占老鄉們的便宜。

這些東西拿來自然也是整個劇組的人一塊兒分。

不過薑聽瀾每一次得到了肯定是最好的,沒辦法廚房的大爺回回都單獨給她留一份。

自那以後薑聽瀾可就不僅僅是電影廠的寶貝那麼簡單了,她儼然成了整個村子的團寵。

村民們但凡得了什麼稀罕點的好吃的,都會惦記著給薑聽瀾送來一份,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她竟然都胖了兩斤。

最近天越來越冷了,地裡的事情少了,每天收工之後,村裡大娘大嬸們就喜歡來找薑聽瀾拉家常。

她們不識多少字,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她們會用最樸實的話語,表達著對薑聽瀾的喜愛和關心。

“薑同誌啊,我剛納了一雙鞋墊,你快試試看合不合腳。”

“薑丫頭,我煮了糖板栗,還熱乎著給你送點過來混混嘴巴。”

除了大娘大嬸,村裡好些手巧的大爺也沒閒著,趁著事兒少就給薑聽瀾做了好多小玩意兒,送給她玩。

這個村子以前出過不少手藝人,其中捏泥塑就是一絕,這裡的土質特彆適合做泥塑,捏出來的東西細膩又不容易開裂。

早些年這些泥塑還能換些錢,後來計劃經濟後,大家忙著種地這些玩意兒也不能當飯吃,年輕人又不喜歡學這些,這門老手藝反而沒得到傳承。

今天吳大爺拿了好多小泥塑過來,除了憨態可掬的小貓,小狗,小豬仔,還有穿著小花襖的胖娃娃,他還塗上簡單的顏色,栩栩如生,十分可愛。

“薑同誌,這是俺們自己捏著玩的,不值啥錢,你彆嫌棄,你要是喜歡,就帶回去給你家娃玩,小孩子都喜歡這些玩意兒。”

薑聽瀾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忽然想起自己後世經營的畫廊,她記得有一期主題展覽,就是展出的各地搜羅來的民間工藝品,其中就有類似的泥塑作品。

她記得很清楚,當時有一家港城的貿易公司對這些泥塑非常感興趣,當場就簽下了一份大額的采購合同。

後來那些原本在鄉間蒙塵的泥塑,通過那家公司的渠道,遠銷海外,在國外市場上大受歡迎,那些老外們對這些純手工,富有華國特色的小玩意兒簡直愛不釋手,一度供不應求。

一個大膽的念頭,悄然在她心底破土而出。

經濟開放的春風很快就會吹遍華國大地,經濟的閘門一旦打開,首先活躍起來的,便是對外貿易和旅遊業。

就算是現在,北城就已經有不少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他們最愛去的除了爬長城,就是去小街小巷搜羅一些小玩意兒。

而且再過幾年,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來這裡旅遊的外國人隻會越來越多。

而且外商也會很青睞這片文化底蘊豐厚的國家,所以對這裡的工藝品向來是情有獨鐘的。

這些凝聚著鄉土智慧和民間審美的泥塑,不正是極好的文化輸出嗎?

不僅可以讓世界看到華國人民的智慧和手藝人的傳承,還能給村民們增加一份可觀的經濟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也能讓這些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

對於常年在藝術業打轉的薑聽瀾來說,她真是喜歡各種各樣的傳承藝術,當然最好能把這些藝術都發揚光大,這可是老祖宗留給大家的藝術瑰寶啊。

“吳大爺。”薑聽瀾抬起頭,聲音裡帶著些興奮問:“您這泥塑捏得真好,特彆有味道,我想問問你村裡會這手藝的人還多嗎?”

吳大爺沒想到她會問這個,愣了一下,才答道:“年輕人力不多了,要說老一輩裡的不少,十個裡頭總有五六個能捏的,當然要很精巧,捏那種八仙過海的大件的,可能就沒那麼多了,反正咱們村裡起碼還是能有十來個的。”

“閨女咋啦,你是不是有啥想要的,你說說看喜歡啥,就是敦煌飛仙大爺我都會捏的,你要喜歡我都能給你捏。”吳大爺看薑聽瀾有些興奮的樣子,以為她是有想捏的東西。

薑聽瀾聽到敦煌飛仙幾個字眼神更是亮了,這要拿出去不得把那群小老外的嘴都給釣翹啊。

要知道敦煌飛仙這個不管是糖人還是泥塑,或者是畫作,在他們眼裡一致認為這是來自神秘的東方大國的最珍貴的東西。

“吳大爺,要是以後讓你們天天都捏泥塑,給你們開工資怎麼樣?”說起來這也是藝術,所以她還是要問問人家的意思。

吳大爺聽薑聽瀾這話卻問:“丫頭你這意思是要買咱們的泥塑嗎?”

薑聽瀾點點頭:“也算吧。”反正她付工資,用他們的作品去參展,獲獎了拿回來在分給他們,算是自己的藝術公司,簽約了一批早起的藝術家。

吳大爺一聽她要買,趕緊擺手:“丫頭這可使不得。”他不覺得自己這個泥塑能掙多少錢。

看這丫頭的意思,可能要買不少。

他看得出這個丫頭是個善良的姑娘,他們給點東西,她總要想方設法的換回來。

但是這種泥巴玩意兒,這丫頭還拿錢買一堆回去不是坑人家嗎?

這種事兒他堅決不做,“丫頭,你喜歡要啥大爺給你捏啥,要買的話就彆說了。”

薑聽瀾看吳大爺嚴肅的樣子,知道他誤會,被他的淳樸弄的哭笑不得,又有些感動,忙說:“吳大爺,你放心,我是想帶著咱們村裡的手藝人掙錢。”

然後簡單把自己的想法給吳大爺說了,總之門路她來找,他們就負責捏泥塑就行。

“丫頭,你沒騙人吧,這麼多人捏泥塑真能全部賣出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