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秘密275(1 / 1)

推荐阅读:

王浩在家裡一連待了好幾天,沒有提要去廣東的事兒。

方先勇甚至都打電話到我這兒來了。還讓我勸勸他回去,說那邊有些他搞不定。

但……一看到他興致滿滿的待家裡乾家務、做飯、洗衣服換被子的樣子,我有些不太願意打擾。

我雖然知道生意很重要,但對我而言,現在這些都沒他重要。

他也是需要休息、需要釋放的。

像現在這種情況,讓他回到廣東還不如就讓他在我眼皮子底下。最起碼我能看到他,要是有點什麼情緒低落的,我還用第一時間抱抱他。

雖然什麼都改變不了,但總比隔著電話親對方的聲音有效。

他肯定也是這種想法,要不然一個商人又如何會把起死回生的生意暫時先放下?

他和我一塊去視察市場,和我一起去凱裡那邊追回款。

在凱裡那天,我們還針對那邊的經銷商,特地找了個位置吃飯,邊吃邊細聊。

提到換經銷商這個話題,王浩一開始有點兒沉默。他頻頻給我夾菜,似乎在考慮問題,並非想直接一口認可我提出來的這個意見。

我吃了一口菜,問他:“你是不是……和我的想法不一樣?”

“也不算。”

他自個兒也扒飯,這個菜很合胃口,酸辣的。我這段時間吃酸辣口味特彆上癮,讓我一度都迷信的覺得肚子裡真是個兒子。

他這麼說,我就深問:“那你說說你的看法。”

“做生意,其實也並非隻是精打細算,有些時候事情總是誤打誤撞,反向而行。如果他真不想給,那今天咱們追到這裡來也沒什麼作用,當然,他欠款、拖時間,這也不是對的,隻是人都有難處。

我看他那個樣子,也是想貨物繼續鋪著,賣出去就能緩解眼前壓力,再者,他也是想留著錢在手裡托著底,有孩子讀書的家庭,是的多考慮考慮。

這一點,你也想得通。”

“所以你覺得我們可以再合作一段時間看看走勢?”

“聰明。”王浩煮了一些菜在湯裡,讓我添飯,我最近飯量不錯,把碗遞給他,他還揶揄我。

“最近吃飯可以啊。”

“怎麼?嫌棄我吃的多呀?”

“多吃點,嫌棄什麼?再長點肉最好。你現在太瘦了。”

“我才不。”我心裡美滋滋的,卻還是有些堅定:“現在還不是長胖的時候,晚幾年吧,希望老天爺讓我晚幾年再胖,那樣還不用減肥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然後留點脂肪抵抗衰老。”

“好,老天爺保佑我們家小梅晚幾年再讓,一輩子都彆減肥。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和我一起白頭到老。”

我被他說笑。

心裡好像有一顆糖又暈開了。於是繞來繞去,回到剛剛那個話題。

我說:“其實你說的沒錯,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如果他真不想給我們來也是無濟於事。看得出他的困難,和他再合作一個季度看看,如果後期他能挺過來,起碼這個合作商是穩定的,而且他這邊市場挺大,再重新去找一個經銷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對不對?”

“嗯,對一些沒必要的,可以從行動上斬草除根,但是有一些困難的,也可以給予幫助,以後有轉機,你也需要時,他會記住的。”

“嗯,好,聽你的。凱裡這邊酸湯魚真的好好吃哦,感覺這邊的味道還是正宗一些,味道鮮美,開胃。”

“是不錯。這和當地的材料也有關係,比如咱們遵義的豆豉火鍋,隨隨便便找一家人現炒出來的底料都比外邊的好吃,和外麵的火鍋不是一個種類,但出了遵義你幾乎是吃不到太正宗的。”

“哎喲,你說的我都流口水了~~”

“那就等哪天有空,咱們抽個時間去遵義吃一頓火鍋又回來。”

“吃會不會有點兒太奢侈了?”

“想吃就有價值,不存在什麼奢不奢侈。哪天去修文時,多跑幾十公裡就去了,隻要你想吃,我就陪你去。”

“嗯,聽你的。”

他給的情緒價值高,再加上在家裡待這麼些天,我走到哪裡他都陪著,無論是市場還是廠子,無論是商場還是逛小街,他都跟隨我左右,牽我一起走。

於是兩人的心情都挺好。

這天,咱們兩個一大早就到彆墅看裝修進度,吊頂什麼的已經開始,師父們都乾得熱火朝天。

但也都挺細致的。尤其是邊角的弧形線條,我一看就滿意。

王浩一一給他們發煙,後來我倆看得差不多了,讓師傅開車去修文。

我們和張濤吃了一頓飯,當然,是他自己做的,就在他住的地方。

我看裡麵東西少,但擺放整齊,看得舒心。

這一看就不是臨時抱佛腳,平常也是一個有收拾的人。

王浩問他和江萊聊天沒?

他點了頭。

我適時放碗,去陽台,讓他們兩個在裡麵聊。王浩這一趟過來並非隻是和我一起視察廠子,也是有話要和張濤麵對麵講。

他和我想法一樣,想讓張濤為自己的幸福努力一次,也想給我搭一個橋,讓張濤多幫襯著我,這樣以後孩子出生我會輕鬆很多。

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後,我和王浩下樓。他喝一點酒,可能還是有些閒情逸致,便問我想不想去遵義吃豆豉火鍋?

我擰眉。

他去開門把我送進後座,然後讓我往裡邊坐一點,他也跟著坐進來。

“師傅,去南白。”

我望著他,已經接受現在去南白的事實,卻問他:“唉,你是不是喝醉了?”

他一隻手扣著我後腦勺把我拉過去。我意識到車上還有師傅,下意識用手臂隔著一段距離。

“那你聞一聞。嗯?聞到沒有?醉沒醉?”

“~~現在醉沒醉不知道,但一會兒上頭可能就醉了。”

“嗯~~反正我也不開車,醉就醉吧。不是有你在嗎?到時你就負責把我拉到車裡送回家就行。”

他順勢靠在我的肩上。我也更從容淡定一些,就讓他靠著,跟他開玩笑說:“我才不要,我才不要一個醉鬼回家。你要是一會兒醉了,我就隨便找個地方把你推出去,然後讓師傅開車回貴陽。”

“真是個狠女人。”

“e~~你知道就好。不過我不覺得狠,或許你可以換一個角度,比如說,我把你推下去是讓你吹吹風清醒清醒。對吧?”

“嗯~~老婆,我還是在你這清醒清醒就行了,睡會兒,一會兒到了喊我一聲。”

“才不喊你。”

儘管嘴上這麼說,但我把他的衣服拉攏一些,讓他睡。

從修文過去大概四五十分鐘的模樣,我一會兒就看到出現指示牌,已經到三合。

隻要到三合就很快到南白。

我晃了晃王浩衣服和手臂,他沒有醒來的跡象,我加重了力道。

他這才迷糊問我到哪了?

“三合,馬上就要到南白了。”

“嗯~~”

他從我肩上抬起頭,坐好了看窗外,這是已經徹底分路,馬上就要出南白的高速公路了。

我反手揉了揉肩膀,被他看見了,於是他挑了這個任務。

一邊幫我揉一邊問:“麻了?”

“還好。”

“早知道應該讓你把我推下去的,那就不麻了。”

“王浩,我怎麼發現你才是那個狠人呢?”

我倆相視而笑。前麵師傅也覺得好笑,不過對他而言他更關心的是車子停在哪裡?

“你有什麼想去的地方嗎?”

“我對這邊不是很熟。唯一知道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商貿城,另外一個是陽光花園,好像還有一個白錦小區是不是?”

“對!”這次是前麵的師傅開口,然後瞄了一眼後視鏡,繼續和我們說:“吃的全都集中在剛剛你說的這幾個位置,尤其是白錦小區吃的最多,賣衣服的也集中在那一塊。有可能是吃飯,建議白錦小區和萬壽廣場,商貿城還是以夜市為主的。”

“萬壽廣場是不是在南中那裡?”

“對。”師傅又說:“挨著的,南莊對麵就是萬壽廣場。”

“行,那我們過去看看。”我也來了興趣。

當年本來就有資格讀南中,隻是我心裡明白有資格不代表有緣。所以後來這麼長的時間裡,我來過南白兩三次,但每一次我都沒想過要去南中看一看走一走。

可是這一次不同。

這次我還真想去看看,正好王浩也在,他還能陪我一起。

車子就在萬壽廣場附近一個停車場停著,正好靠近黃金時代,走上人民橋就是白錦小區。

我和王浩準備走一走,讓他醒一醒酒再說去吃飯的事,師傅想和我們分道揚鑣:“要不你們兩個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正好這邊有個朋友,我去找他耍,一會兒你們提前打電話我就在這裡等你們?”

我倆自然沒意見。

師傅給我們指路,王浩說:“不用,南中我找得到,你去吧。”

人民橋往南白的方向走大概一百多米就到南中門口。

很小的一個門牌,甚至和我們初中校門差不多大。可裡頭卻是人才輩出。

人家都說隻要一隻腳踏進南中就相當於一隻腳邁進大學。

這真是沒白說的。

是實打實的分數驗證的。

學校大門開著,似乎不能隨意進校園,我們正好趕上一波學生還有一輛車進去,就悄悄躲著一起進去了。

進口就有一段小坡,兩排人行道外都種滿了樹,不知是不是對學校有濾鏡,一進來就感覺氣息似乎都帶著一股子沁人心脾的書香味兒。

我們繼續往前走,教學樓分布在進門右側,左側有一些體育設施,乒乓球台什麼的,然後是食堂,學生寢室。

教學樓除了樓棟比我們初中多一些,其他布置都倒差不差,但你會看到走廊或是乒乓球台處、路上經過的穿著校服戴著校徽的學生,有些手裡拿著球拍,有些背著書包,有些抱著書本,還有的在你追我趕來回打鬨。

青春氣息甚濃。

令人一下子就回想起自己在學校的那些驚豔時光。

上邊還有一個大坡,後邊還連著一個山體公園,聽人說這種山叫南山,很多人會趁著休息的時候在這兒埋頭學習。我和王浩慢悠悠的走,從斜坡處山的入口進,一路往上,發現學校把這座山體公園完美利用起來了。

桌椅、棋桌、垃圾桶、花花草草……

這確實是學習和放鬆並行的不二之選。

如果沒有親自過來,我可能還會在心裡存有一些僥幸:人這輩子走什麼樣的路都得走,一些碰不到,也不能太入心,就當從來都沒有過資格,放下過去一往無前。

可今天來到這,除了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難言向往外,還有一種被我承壓了很久的“遺憾”因子一下子竄入血液、心臟。

原來它是那麼美好的。

原來它和我們的初中校園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它明顯更細致、更高級。

它的設施更新、更全。

他的操場更為寬大,和我們那長度隻有一百米的操場完全不是一個級彆。

它鬨中取靜,它書味更濃,它如同那一座南山一樣沉穩屹立,是整個遵義縣的中小學生的奮鬥目標,是榮譽,也是責任。

後來我們從學校後門出,這邊處處都是學習用品店。有個店叫“天億”,看著門頭不錯,我叫上王浩一塊去逛。

裡頭東西精美也實用。我挑中了兩款東西,一個是文具袋,一個是尺子套裝。我分彆一樣買了兩套,打算給兩個孩子帶回去。

買完出來,我倆準備往白錦小區走,找點吃的。王浩說把師傅叫回來一起吃,我們約定在三角花園會合。

途中,王浩說:“南中影響力還是挺濃。”

“好像從我知道它以來就一直很厲害。”

“嗯,你的戶口還在這邊吧?”

“在啊,怎麼了?”

“如果後期手裡寬裕了,可以在這邊置一處房產落個戶,我的留在貴陽,回頭若是貴陽競爭壓力太大,給孩子們留點餘地,回來衝刺一下南中也挺好。”

我聽完,心裡頓了頓。他想得遠,卻又真正很實用,而且這是我們倆能辦到的。

我打趣他:“你不是說孩子不能慣嗎?”

他把我肩膀一摟:“這和慣沒有半毛線關係,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毛病,但我們能做的,為什麼要吝嗇?為什麼要留一手?能推就推,把他們都推出去,鍛煉和托舉並不矛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