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 第84章 雍正做的事,跟胤禛有什麼關係?

第84章 雍正做的事,跟胤禛有什麼關係?(1 / 1)

推荐阅读:

[還是說雍正真愛小年糕,為了跟她生死相依,用敬敏皇貴妃當了這個先例啊?]

啥?

遠遠過來,正好聽到這麼一句的大阿哥瞳孔地震:愛新覺羅家出情種不假,但是老四?

江湖人送外號冷麵王的老四?

不行,他的想象力還是過於匱乏了!

知道那哥倆正尷尬,大阿哥也沒去打破這尷尬。

而是轉身往自家皇阿瑪行帳,好心與他分瓜了。

結果……

繼三阿哥跟太子被訓後,大阿哥又被打了個抱頭鼠竄。

接著四阿哥被傳召,腦瓜門子差點被憤怒的皇父戳穿:“逆子,你這個逆子!混賬東西,真真是倒反天罡,竟敢假傳聖旨?”

“朕何曾說過要與章佳氏合葬?大清又何時有過非皇後可以入葬帝陵的規矩?你……”

“兒子冤枉啊,皇阿瑪!”

四阿哥噗通跪下:“那都是曆史上雍正乾的事,跟兒子有什麼關係?”

不管怎麼說,先把鍋甩掉。

先把雍正是雍正,胤禛是胤禛的事情明確咯。

免得皇阿瑪一怒,什麼爛鍋都往他身上扣。

康熙咬牙:“按你這麼說,朕的烏那希還冤枉你了?她才多大,她能撒謊麼?她又不知道心聲會被聽見,她能刻意造假麼?”

“再說她學曆史的,所想必然也都跟……”

那你要是這麼說,四阿哥可就大不同意了!

“儘信書不如無書。兒子以為,格格的話,也是同樣道理。自打到了孝陵地界,她胡亂調侃的事兒還少麼?她她她,她甚至連先帝嬪妃的謠都敢造。”

“還靜妃回了草原,更給世祖爺生了個皇子。您聽聽!還有您……”

生怕再被荼毒一遍的康熙趕緊咬牙怒喝:“住口!”

哦。

沒能成功舉例的四阿哥悶悶地應了一聲:“聽皇阿瑪的。”

然後略過舉例環節,說了聲野史也是史。

想必也在那丫頭的學習範圍之列。

小姑娘學多了,學雜了。

陡然間曆史走進現實,所以激動了些。甭管什麼正史野史的一起浮現腦海,讓她心潮澎湃間,什麼都想考證一下而已。

康熙冷哼:“無風不起浪,空穴何來風?”

四阿哥瞪眼:“您這麼說,兒子可就不愛聽了!那您跟……可不都是謠言汙蔑麼?兒子這定然也都是!嗯,至少多半數抹黑。”

“首先知子莫如父,兒子可是您親兒子,兒子什麼體性您能不知道麼?”

“正兒八經的嫡福晉都沒有差事重要,更何況一妾?而且……”

四阿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及雍正政績,尤其那個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那個攤丁入畝,簡直是從天下士紳身上片肉。

觸及人家核心利益與體麵了都!

沒有天下雲集而反,都是雍正震懾力還行。

但被抹黑一二卻在所難免。

畢竟連朱元璋在後世都是個鞋拔子臉印象,皇阿瑪您都被稱一聲麻子。

反正說一千道一萬,兒子絕不是個色令智昏之輩。

倒是……

咳咳。

四阿哥輕咳,大著膽子說出自己的猜想:“倒是常聽小家夥說九子奪嫡,雍正最後登基難度怕是不啻於過五關斬六將。一心向他,堅定站在他身後的人應該不多,十三絕對算一個。”

“那他為了兄弟同心,略用些方法也是有的。”

畢竟世人皆知,十三阿哥是個大孝子。

當年三哥初封郡王,深得皇寵又與太子交好,說聲氣焰熏天也不為過。

剛失了慈母,還是個光頭阿哥的十三都敢一拳招呼到他臉上,硬是鬨騰到了禦前。拚著與三阿哥結仇,也要讓他付個全大清最貴的理發費。

為他而抬舉他額娘到打破先例的地步,還愁他會不肝腦塗地?

而在烏那希的心聲中,他也確實被稱為卷王。

年紀輕輕,就為大清鞠躬儘瘁而死。

康熙都被他這番剖析給說沉默了,良久才道:“你是說……”

“兒子什麼都沒說,隻是根據已有的點滴信息而倒推真相,給皇阿瑪一個參考的思路而已。但能對您有些許啟發,便不枉兒子冒此天下之大不韙了。”

又雙叒叕成功在皇父怒火中苟住小命後,四阿哥出了行帳就抹了把額頭上的虛汗。

虔誠祈禱愛女接下來能消停點,少叭叭幾句。

結果父女倆剛一見麵,他就發現小家夥仍在糾結。

想著怎麼合情合理地‘請神上身’。

[上回假孝懿皇後之名,嫡額娘沒有半點懷疑就相信了。這回要不然借太皇太後的?唔,她老人家年輕守寡,於風雨飄搖中扶持兩代帝王。一輩子兢兢業業為大清,可以說全部希望都在乖孫子身上。]

[那她念著孫子,唯恐孫子有任何不妥,也是合理的吧?]

[至於為何孫子近在眼前,卻還要找我這個話都說不明白的小屁孩兒?嘿,那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了。隻要我裝得夠像,景陵地宮又確實已經開始滲水了,自有無數薩滿、和尚跟道士為我辯經!]

四阿哥:……

得,這父女天倫他是半點也享受不著了。

趕緊把這事兒跟皇阿瑪說說,著人安排一二吧。

慢一點,他好好的孫女就容易變身神棍,為保自家瑪法死後哀榮而不惜裝神弄鬼。

誰也不知這爺倆私下裡都嘀咕了些什麼,但四阿哥告退後。心情不如何愉悅的皇上徑自往景陵地宮,憑吊已經故去的仁孝皇後、孝昭皇後與孝懿皇後。期間卻發現地宮滲水大事,皇上雷霆震怒。

等烏那希再度睡醒的時候,就聽說事情已經發展到出現修補與遷陵兩種聲音的程度了。

畢竟五年的大工程呢,費時費錢無數。

能修的話儘量修修唄,也是皇上勤儉愛民之……

意字還沒說完,提議的官員就被十阿哥一記老拳錘到臉上:“混賬東西!皇阿瑪八歲登基,宵衣旰食,兢兢業業為大清數十載,百年後的安寢之地還要百般省儉?”

“修複,萬一你所謂的修複當時看著尚好,實際上卻根本治標不治本呢?難道讓皇阿瑪百年後還要泡在水裡,受儘苦楚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