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忙得分身乏術,無妨,三阿哥會自告奮勇啊!
去戶部找不到人?
直接追到四阿哥府去。
“誰來了?”難得閨女休假在家,四阿哥連衙門都沒去,正聯絡父女感情呢。就聽門子來報,說是三阿哥前來拜訪。恍惚間,他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回貝勒爺的話,是三貝勒。”
確定自己沒有聽錯後,四阿哥不禁抬頭看天:“這日頭是從東邊出來的沒錯呀?怎麼三哥還這麼反常,貴腳踏賤地了呢!”
彆看四阿哥曾經被孝懿皇後撫養,可以稱得上個半嫡。
但人老三還真不慣著他。
無它。
康熙雖號稱親自撫養皇太子,但彼時三藩成亂,朝局不穩。這個親自就不免打了折扣,很多時候小太子都被三阿哥生母榮妃馬佳氏照應著。
太子跟三阿哥自小接觸頻繁,感情非同一般。
要不是三阿哥一生放蕩不羈愛剃頭,並為之付費了王位代價。此時此刻,四阿哥都得給人家拱手,恭恭敬敬喊一聲誠郡王。
當然沒有郡王爵位,人家敘齒也在四阿哥前頭。
所以平時見麵都吝嗇語言,不知道今兒怎麼不年不節地往他們府上了?
他懷裡的烏那希也微皺了皺小眉頭:[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呀!總覺得這家夥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四阿哥抬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不管怎麼著,伸手不打笑臉人。來都來了,好格格跟阿瑪一起去迎迎你三伯。”
乖乖的,少叭點俏皮話。
彆逗阿瑪笑,免得給你三大爺錯覺:讓他覺得咱還是個太子黨,還該為穩固太子地位嘔心瀝血。
回頭傳到你皇瑪法耳朵裡,你阿瑪我可就遭老罪了啊!
“啊~”
好像要長牙,牙床癢癢的烏那希喊了聲,接著就把小手手塞進了嘴裡。
看看看看,看看曾被她阿瑪說其才可用,但其心不正,所以閒置不用的三伯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結果萬萬沒想到,才剛打了個照麵,那位爺就特彆不悅地皺了眉。
張口就帶著濃濃的說教意味:“皇阿瑪日理萬機,咱們這些當兒子的,就該兢兢業業為他老人家分憂。”
“這一點上,四弟做的一向很好,怎麼如今卻染上了遲到早退甚至曠工的惡習?滿洲規矩,抱孫不抱子。哪有你這樣,整天無所顧忌,抱著孩子四處招搖過市的?”
四阿哥沒搭理他,他還來勁兒了。
進了屋,就以有事相商為由,讓四阿哥命人將小家夥抱下去。
把四阿哥都氣樂了:“三哥這話說的,你這小侄女連朝堂都待得,更何況此時此地?”
“你……”
“事無不可對人言,三哥但說無妨。”
好家夥。
這不僅僅是烏那希不退,連蘇培盛也得留下唄?
三阿哥氣得咬牙切齒:“好好好,胤禛你可真是……仗著養了個能入皇阿瑪眼的小格格,尾巴都翹到天上了是吧?”
“不遵太子二哥之令,故意與爺跟太子生分。甚至在後麵推波助瀾,幫著老十三炮轟內務府……”
要麼說人家是編書的呢?
就是會砌詞!
小話一套一套的,句句都在離間她們父女關係啊。
烏那希咬了咬幼嫩的小牙床,看三阿哥的眼神都要冒火星子了。
[呸呸呸!少胡說八道了,我阿瑪效法的是裕親王,一直都是個大大的皇黨好麼?不像你,實錘太子黨。自己親老子還沒死呢,就積極幫哥哥謀劃搶班奪權。]
[嘖,也不知道是真挖到了,還是假挖到了,或者乾脆受了麻子指派。反正你是捧著巫蠱小人人兒去告狀,說太子形若瘋癲都是受了大阿哥詛咒。]
[給複立太子提供了絕好的台階,後來二封皇子時一舉成為親王。而後二廢太子,實錄語焉不詳,聖祖本記一筆帶過,起居注缺失。誰也不知道你說了什麼,但太子再度倒台,你不但沒受牽連,還被賞了五千兩銀子總歸沒錯吧?]
這裡頭的婉轉迂回,嘖,真是讓烏同學這個專業人士都忍不住要不專業的陰謀論一下。
懷疑眼前這個純純的太子黨是不是賣了一手好二哥。
要麼說親爺倆呢?
四阿哥也有這麼一丟丟懷疑。
不止如此,他還懷疑三哥不是實在不行了才開始賣二哥。
而是當年大封皇子,他第一批成了誠郡王時,就有些飄了。所以太子才偷偷給他理了個發,讓他冷靜冷靜。
拿掉他那惹禍的郡王頭銜,還給他扣頂不孝的大帽子。
使他名譽掃地,前途也毀了七七八八。
隻能隨在殿下身邊任由驅馳。
往事如煙,真相到底如何,在皇阿瑪眼皮子底下, 四阿哥也不敢過分探究。
但今兒這事,自家格格那番吐槽……
他肯定要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稟告皇父的!
雷厲風行四阿哥,告狀都不帶隔夜的。
撂下孩子就進了宮,把事情怎麼來怎麼去的,認認真真學了一遍。
為了儘可能惟妙惟肖,他還一人分飾三角。
懷裡抱著小枕頭,輪到烏那希戲份的時,故意捏了嗓子,讓聲音聽起來更細嫩些。
聽得康熙瞠目結舌,指著他的手指都有些微微發顫:“你你你,好歹也是個皇子貝勒,怎能做這等扭捏做派?”
四阿哥一臉受傷地看過去:“皇阿瑪這話說的,兒子不也是為了讓您了解得更認真詳細順道彩衣娛親麼?”
“而且您金口玉言,反複叮囑。隻要聽到新的心聲就要積極回稟,絕不許有任何隱瞞……”
得得得。
康熙煩躁擺手:“朕知了,你不必再說,回府去把朕的小福襄抱來。”
嗯?
搶彆的無所謂,壓縮他愛女少到可憐的假期,四阿哥可就不不樂意了。
他趕緊開口提醒:“皇阿瑪,每五日歇兩日。兒子今早才把小家夥接回府,昨日她還……”
康熙眉頭一皺,理不直氣卻壯:“昨日的事都已經過去了,還說來做什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一會兒朕就如半年未見乖孫女了,你這不孝子還不趕緊把孩子給朕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