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這次亦辦了豐收慶典,上次七月半祭儀,是祭先人餓鬼,這次八月半是慶祝活著的人,既是豐收,也是團聚。
說句恭喜恭喜,不為過。
恭喜的是啥呢?
恭喜你還活著,還有糧食吃,還有衣服穿。
秋高氣爽,月朗氣清,大家載歌載舞,用瓜果祭祀太陰,賞月同食,順濟在鄱陽湖送來了十萬隻肥蟹,膏厚鮮甜,以供此宴。
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尤其是那些逃難來的,他們經曆了兵戈,瘟疫,和饑荒,甚至是死亡,如今在這裡雀躍。
雖然這邊也經常性死人,有人不會水去捉魚蝦淹死的,有人中暑熱死的,有人得了連白家仙都治不好的疑難雜症病死的。
可沒有凍死的,也沒有餓死的。
接下來也不能有餓死的,凍死的。
呂宋那邊,能輪種三次,如今已經種了第二道了,同時許甲也開啟了第二輪移民,在冬日來臨前,要送一批人去那邊,那邊的糧食,暫時不必送來,等著他們種了第三輪,再拓荒,占據了整個呂宋島,糧食徹底能供養本土之後,再送來。
不過在暹羅,安南等地收購外國便宜糧食的路,還是不斷進行的,加之阿美莉卡那邊的源源不斷獻祭,如果許甲隻想著偏安一隅,這些糧食完全夠吃了,順濟保佑鄱陽一帶風調雨順,敖錦,黿將軍保佑信州一帶風調雨順,這是完全足夠的。
但世道艱難,之前被忽悠南下的難民,陸陸續續都到了。
他們到了江南西道,被陸續分配,養強壯了身子,治好了病證,有家庭的,就全家移民海外,沒家眷的就塞入各個生產隊開荒,爭取兩年內給他分配個五畝田地,順帶娶一個老婆,再全家移民海外,給予三倍待遇。
呂宋是塊寶地,一年三熟,就算不用化肥,隻單純精耕細作,人口土地飽和的話,能夠供養上千萬人口,再以此為根基,發展港口,貿易,發展工業,走日不落帝國早期的路子。
但呂宋再是塊寶地,也是丹丸之地,能解一時之急,卻不能代替中原物化天寶之處,隻能做一個掛件。
………
時光匆匆,又過了一個月,不到十月,九月之時,江南便已經開始入冬,北方則更早些,到處皚皚白雪,好在第二輪沒有繼續種穀子,否則必被凍死,這回種的是豆子,趁著雪沒下厚,農戶們去收的豆子。
豆杆可以燒火,豆子可以磨豆漿,做豆腐,食堂裡麵基本每日早上都有新鮮研磨的豆漿,熱乎乎的,配的薄脆餅,鮮饅頭,有時候還有煮雞蛋一個,叫他們吃了有勁。
“今年的雪來的更早了。”許甲坐盤在三清山上,卻顯得四季如春一般。
三清山成了道場,常玉不喜冬眠,便激發了地熱,湧出了噴泉,雖不算四季如春,可也不再積雪如寒。
有了暖泉,金蟾加快了修建的進度,雇傭了一大批精熟的工匠,他們都是熟練給修寺廟禪院的,修這麼宏大的道宮,還是第一次。
但這並不叫他們為難,反而興奮,這是幾世未得接手的手藝,能學到的東西,經驗,傳給兒孫,便是世世代代的生存本領。
此時即便冬日,也在趕工加進度,累了就去泡泡溫泉,餓了也有熱飲熱食。
那牌坊,藻井,立柱,欄杆,石階,又或者連廊,水軒,幽榭,雲館,仙閣,樓台,祭壇……處處動工,上山的路,便發了幾千人修,反正冬日不乾農活,那就做些小工,金蟾又不差錢。
早些將道場做出,他早得這一份功績。
春日雨多,入夏農忙多,秋收更忙忙碌碌,說到底隻有冬日將近年關能歇息一下,古人雲,春種,夏收,秋貯,冬藏。
這本是宅家的好時機,但冬天卻成了許甲大辦教育,全民掃盲的好時機。
村民們每人都領了一個小本子,認字,每個大隊隊長先突擊七天,能認得三百個字的算合格,認得五百個字的,就給頒發實際獎勵,然後讓大隊長去宣教掃盲。
許甲要求不高,五十歲以上,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或者不學,五十歲以下,認識三百個通用文字,和一百以內加減法,九九乘法表,是最基礎的,完成可以獲得掃盲證。
至於學齡兒童,許甲目前針對的是十六歲以下,因為這個時代,十六歲大部分人就要準備成親了,甚至十四歲就已經開始了。
上學校是強製執行,但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許甲隻能讓一些秀才,老童生教他們認字,讀些文章,但更多時候,是有人教他們勞動,如何編一個竹籃?如何鍛造一把菜刀,又或者怎麼繅絲弄繭。
這些勞動課,是傳授技術的課,百姓們也樂得送孩子來學,甚至願意送女孩子來讀書,來學技術,若是單純讀書,隻怕很難改變大部分人的命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許甲做的正是這一點,這裡很難找到數學老師,可卻能找到賬房先生,很難找到繪畫老師,可卻能找到染布女工,很難找到物理老師,可能找到造房子的匠人,能告訴他們結構承重…百業技藝,在這裡,或許會藏一手獨門絕技,可普通技術,大家還是會交流,會改進的,或者說,許甲帶來的阿美莉卡獻祭的文明,將他們的獨門絕技,大部分都比下去了。
教化的力量,正在這個過程之中慢慢變強。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說說而已,已經有聰明的學童被發掘出來,舉薦到了道觀,跟著學習道法了,他們注定命運就和以往大不相通了,他們會學習煉丹化學,煉器物理,以及道經哲學,道醫生物……
“這就是您圖紙裡的燧發槍,無縫鋼管技術,我們已經攻克了,剩下的就不難了。”
一個道人將兵器給許甲送來,是一帶有錯金銀紋路的法器,法光氤氳,加持有天罡正氣。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