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行事素來如疾風閃電般迅速且果斷,一直以來都以雷厲風行而著稱於世。
當這些來自不同部落的族長們受到熱情洋溢的款待之時,他們便在那營地之中儘情地享受起了一頓極為豐盛且美味的飯菜。那飯菜的種類繁多,色香味俱全。
飽餐一頓之後,他們這才一同離去,返回各自的部落。
張玉靜靜地站立在朱棣的側麵,眼中透露出一絲疑惑與擔憂,輕聲問道:“殿下,要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那可是需要大量人力的,此地不在我大明的疆土之內,那究竟該去哪裡尋找那些技藝精湛的工匠呢?”
朱棣微微背過手,緩緩踱步至那木質圍牆上,目光如同鷹隼一般堅定地望向遙遠的大明方向,緩緩開口道:“這一切就隻能等待大哥他們派遣而來的人何時能夠抵達此地了。在此之前,我們先行挑選出一塊合適的地方,然後開始著手平整那堅實的地基,此等事情相對而言較為簡單且容易上手,那就先從這些事情做起吧,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將這座城市的雛形搭建起來。”
張玉躬身抱拳,一臉嚴肅地說道:“末將定當謹遵殿下命令!”那動作標準而有力,儘顯其忠誠。
隨後,朱棣便靜靜地佇立在圍牆上,目光遙望著遠方那無儘的天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眼底。他微微仰頭,嘴角微微抿起,那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不知究竟在思索著何種重大的事情,一切都隱藏在那平靜的外表之下,讓人不禁心生好奇。
大明帝國的北平港,此刻顯得格外熱鬨而繁忙。
幾十艘貨船整齊地排列在港口外,它們的規模與那赫赫有名的寶船相差無幾,,靜靜等待著出發的時刻。
港口上,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楚王朱楨身著華麗的親王服飾,站在人群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皇帝朱標,吳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也一同前來送行,他們兄弟四人站在一起,各自有著不同的氣質。
朱樉身材魁梧,麵容威嚴,眼中透著一股沉穩的氣息;朱棡則略顯消瘦,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狡黠,仿佛總能想出一些巧妙的辦法。
朱標眼前的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曾經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孩,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高大挺拔的青年,與自己一般高矮。
朱標輕輕地走到朱楨麵前,拍了拍他的胳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六,此去商洲,路途遙遠,艱險重重,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自身安全。此次航海,風浪無常,你務必謹慎行事,不可掉以輕心。記住,你可是比這些物資重要得多,千萬不要有絲毫閃失,知道嗎?”
楚王朱楨眼眶微微泛紅,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用力地重重點了點頭,語氣中滿是鄭重地說道:“大哥放心!臣弟必定會全力以赴,定能安全順利地到達與四哥彙合之地!臣弟定會不辱使命,不負大哥所托。”
朱標緩緩轉過身來,身旁的王德見狀,立刻心領神會,以最快的速度遞上來一個精致的包裹。朱標伸手接過那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朱楨的手中,輕聲叮囑道:“六弟,這是你大嫂親自為你精心製作的衣服,你務必帶上。你大嫂平日裡對你關懷備至,她一直惦記著你的婚事,如今你要遠行,她讓我把這件衣服交給你。你且放心前往,王氏那邊有你大嫂悉心照料,她會幫你安排好一切。等你平安歸來,大哥定然會立即為你們操辦婚事。”
原來,朱楨的未婚妻乃是定遠侯王弼的女兒王氏,隻因王弼長期駐守在德裡,故而二人雖已訂下婚約,卻遲遲未能舉行婚禮,原本按計劃是今年便要完婚的……然而,此事卻被朱標給遺忘了。
那日在吳王府蹭飯之際,席間眾人閒聊,朱標無意間提及此事,還是一旁的馬秀英提醒朱楨他尚未成婚,朱標這才猛然想起。
次日一早,朱標便迫不及待地叫來了朱楨,神情略顯愧疚地說道:“六弟,此次前去支援你四哥的事,大哥決定換個人去。並非大哥不信任你,而是此去路途艱險,風險莫測,你還沒有成婚”
朱楨聽後,心中雖有些失落,但對大哥的關切之情卻深感感激,他鄭重地向朱標行了一禮,說道:“大哥,您的心意臣弟明白。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是為了大明江山,臣弟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因為朱楨還沒有後,所以朱標也不放心讓他去,萬一路上出什麼事,那楚王一脈算是斷了香火,這在古代很忌諱這種事的。
可朱楨再次說道:“大哥,你放心!這種事隻有家裡人辦才放心,現在閒賦的親王就我最大,我不去誰去。大哥放心,我福大命大,保證沒事!”
此話一出,朱標很是感動,說道:“既然這樣,那就交給你了!”
隨後朱楨來到的定遠侯府,將這事跟王氏說了。
所謂將門虎女,王氏知道朱楨因為正事要出去很久,絲毫沒有猶豫的同意了,王氏已經十八歲,這朱楨一出去還不知道要多久。
十八歲在這個時代沒嫁人,已經算是老姑娘了,可王氏一點都不在乎。
在朱楨收下朱標給的包裹後,對朱標說道:“還請大哥代臣弟轉告大嫂,臣弟感謝大哥大嫂一直的照顧!”
朱標欣慰的應了一聲。
這皇子沒有封王前,都是由皇後管教,朱標登基後,馬秀英就搬到了吳王府跟著二兒子住,一個是宮裡實在是枯燥,另一個就是確立後宮之中皇後的威信。
馬秀英管理過後宮,知道後宮管理有多難,如果自己還在宮中居住,那麼常清芷就真正做不了主。
而且朱標的那些弟弟也是交給常清芷管理,這些皇子對於常清芷這個大嫂來說更多的是佩服,這也是老話長嫂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