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上岸(1 / 1)

推荐阅读:

兩千燕王衛整齊地列陣於森林之外,他們目光警惕地注視著森林內部的一舉一動。

由於之前在船上觀察時,這些樹木看起來隻是普通的高度,但當他們靠近後,才驚訝地發現這裡的樹木高聳入雲,而且異常粗壯,遠超這些將士們以往所見。

張玉身為燕山衛統領,此刻正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林子裡的動靜。

然而,四周卻鴉雀無聲,一片寂靜。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正是後來在朱棣靖難時期立下赫赫戰功、被朱棣讚譽為"靖難功當第一"的那位英國公,後封為河間王的張玉。

張玉本是元廷官員,曾官拜樞密知院。

後來歸附於明朝後,跟隨大軍出征漠北,立下赫赫戰功,累遷至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成為朱棣手下一員猛將。

靖難之役爆發時,張玉與朱能一起奪取北平九門,被升為都指揮僉事。

後來張玉擔任燕軍先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緊接著在鄭村壩和白溝河兩場戰役中,張玉先後擊敗南軍主帥李景隆,聲名遠揚。

東昌之戰中,朱棣身陷重圍,張玉單槍匹馬闖入敵陣救援,最終力竭戰死。

而如今的張玉,卻選擇在朱樉北伐的時候,投降於大明。

他帶著真誠,主動向徐達投降,並表示自己願意全心全意為大明朝效力。

徐達看到他如此懇切,心生感動,於是接受了他的投降。

但在與張玉的交談中,徐達驚訝地發現,張玉竟有著幾分真才實學,不禁讓他對這個降將刮目相看。

後來,張玉先在徐達麾下參與了北征草原的戰鬥,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智慧。

接著,朱棣手下缺少得力乾將,徐達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將張玉推薦給朱棣,因為他知道朱棣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

於是,張玉輾轉來到了朱棣的麾下。朱棣對張玉也非常賞識,立刻任命他為燕王衛統領。

從那一刻起,張玉開始全心全意地跟隨朱棣,忠誠不二,成為了朱棣最為信賴的心腹愛將。

此次出海之行,朱棣特意將張玉帶在身邊,希望能借助他的智謀和勇敢。

眼前這片茂密的樹林異常寧靜,沒有絲毫聲音,這種寂靜反而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詭異氛圍。

這麼大的林子裡竟然沒有鳥叫,這讓張玉警覺地察覺到不對勁。

張玉決定先派人去探路,但還沒等他下令,一個頭戴插著羽毛的羽冠的人突然從樹林裡走了出來。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從森林裡走出,他的出現立即引起了張玉和其他燕王衛的警覺。

張玉緊緊握住腰間的劍柄,目光如炬般盯著那個身影,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

其他燕王衛也紛紛擺出防禦姿態,密切關注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張玉仔細端詳著這個突然出現的人,隻見他的裝扮十分奇特。

頭上戴著一頂插滿羽毛的羽冠,這些羽毛色彩斑斕,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他的與眾不同。

上身赤裸,露出結實的肌肉線條,彰顯出他的力量與堅韌。

下身則圍著一條由獸皮製成的短裙,裙子上繪有神秘的圖案,給人一種原始而野性的感覺。

他的麵容乍一看似乎與大明人有些相似之處,但膚色卻異常黝黑,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氣息。這個男人難以判斷出確切的年齡,歲月的痕跡在他臉上並不明顯。

他手中握著一根類似於祭祀杖的物品,最頂端還鑲嵌著一個骷髏頭,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這個男人嘴裡嘰哩哇啦地說著一些話,聲音低沉而沙啞。

然而,在場的眾人完全無法理解他所說的內容,這些話語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門陌生的語言。

與此同時,站在船頭的朱棣正透過望遠鏡觀察著這邊的情況。他同樣注意到了這個行為怪異、服飾奇特的男人,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

朱棣沉默片刻後,做出了一個決定。

“派人上岸,問問他是什麼人!”朱棣放下望遠鏡,吩咐道。

很快,一艘小船被放了下來,駛向岸邊。幾名燕王衛護送著一位鴻臚寺的翻譯登上了岸。這位翻譯精通多種語言,對於處理這種情況有著豐富的經驗。

翻譯上前一步,用多種歐洲語言詢問,但眼前的男子卻完全聽不懂他的話,隻是用一種奇怪的語言表達:“你在說什麼?”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僵持狀態。

張玉轉過頭來,向翻譯詢問道:“如果讓你學習他們的語言,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學會呢?”

在大明,能夠在鴻臚寺擔任翻譯並掌握多種語言的人,無疑都是語言方麵的天才,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

其中最出色的當屬蒙脫,據所知,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幾乎所有已知的語言。

遺憾的是,蒙脫對於朱樉來說至關重要,否則朱棣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把他帶在身邊。

而眼前的這位翻譯同樣能力出眾,在鴻臚寺的水平也是首屈一指。

經過思考,翻譯回答說:“給我五天的時間,我可以一邊記錄一邊學習,應該差不多就能理解對方在說些什麼了。”

張玉聽完之後,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後,他轉頭看向身旁的信號旗兵,下達命令讓其將這個消息傳遞給寶船上的朱棣。

不久之後,寶船上便傳來回應,表示同意張玉在海灘前駐紮,但務必確保翻譯的安全。

這片森林前方的空地相當寬敞,足以容納數千人的紮營。

此時,那位翻譯從腰間解下一個水壺,並將它伸向眼前的男人,自己率先仰頭喝了一大口,然後再遞給對方,以眼神和動作示意他也嘗試一下。

那名男子接過水壺,放在鼻子下方輕輕嗅聞,頓時眼睛一亮,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大口喝下,滿足地笑了起來。

原來,水壺中的液體正是來自大明的美酒。

這一招是蒙脫當初教導他們時傳授的技巧。

在麵對陌生語言無法溝通的情況下,通過肢體語言或其他方式來與對方建立聯係。

而酒水,則往往能迅速拉近雙方的距離。

此刻,兩名燕王衛的士兵手持盾牌,分立於翻譯兩側,守護著他的安全。

而翻譯則與那名男子一同坐在地上,你一言我一語,雖然言語不通,但卻相談甚歡。

兩人一邊喝酒,一邊比劃著各種手勢,試圖理解彼此的意思。

而翻譯也是學著那個男人說出的話重複一遍,然後低頭將音譯用漢字寫下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