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階段,武國境內,絕大多數的區域都還是以木材為主。
木材房子固然是有好處,但缺陷同樣不少。
特彆是難得的好木材,那就更加稀少了。
今年雪災,天寒地凍的,木頭房子根本扛不住這一股寒冷和風的席卷。
當然,每年都要定期養護,這是最大的麻煩。
但固有的習慣和傳承也導致磚瓦房,現在並不如何流行。
但李恒知道,當李昭要開始在這裡訂購大量的紅磚時,他就明白了,磚瓦房盛行的時代,即將到來。
好在他這裡的存貨十分充足,加上現在運河體係完全開通,如今河流水源充沛,順流而下的話,速度還是極快的。
“先運二十五萬口磚過去吧!”
儘管這邊有大量的庫存,但找人裝運也是需要時間的。
為了趕時間,太子李恒連夜讓人裝船,先讓一部分船隻過去。
這樣也不用耽誤交州那邊的工期,等他們冀州的紅磚到交州時,想來交州那邊的地基都已經夯實完畢,春耕春種也都不是最忙的時候了。
李昭之前也估算過,如果現在桃園莊都按照現在還算是比較氣派的四合院式建造,大概一家就需要耗費五六萬口磚。
如果整個桃園莊都弄,那麼至少可以養活整個冀州磚廠了,甚至還有富裕。
武國境內,紅磚的價格都是透明的,一般都是在兩文錢到兩文五分錢的樣子。
但因為是李昭照顧他的生意,也是為了給他引流,太子李恒決定,按照一文五分錢給。
算下來,光是桃園莊這邊至少都要出售數千萬口磚,甚至是更多。
如此一來,冀州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回籠資金。
換做是以前,桃園莊肯定是不敢這麼奢侈,因為光是購買磚,就得花費至少六七兩銀子,誰敢想?
更彆說木材、琉璃瓦片這些了。
但現在,桃園莊有錢。
彆說是花六七兩,便是花十兩二十兩都是可以的。
當然,他們也不至於真的這般奢靡。
就算一家隻有六兩銀子,這桃園莊足足有接近一千戶人家,那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更何況,李恒這裡除了紅磚之外,還有瓦片,瓦片的生意自然也是要照顧到位的。
李昭在信中給他說的十分明白,價格到位了,這生意虧不了。
李恒也清楚,這並非是一錘子的買賣。
交州現在是全天下都盯著的中心,當李昭這邊新式的時髦建築亮相後,搭配著紅磚、瓦片和琉璃片,營造光感、安全程度極佳的房子,必然會帶起一股熱度。
第(1/3)頁
第(2/3)頁
到時候,各地的紅磚廠都會迎來巨額的財富。
他李恒早就開始布局了,經過這足足一年來的存儲,他這裡顯然更加有優勢。
更何況,他身為太子,本身就是有人脈的,稍微運作一下,想來生意會翻倍。
李恒興高采烈,他們冀州的生意鏈也開始變多了。
茶葉又到了要采摘的時候,經過之前李昭的提醒,現在太子李恒的生意頭腦也是愈發的靈泛。
茶葉要包裝成不同的檔次,區分不同的品種,打造不同的品牌。
更重要的是,要搭配著精美的茶具。
起初,李恒的確是沒玩明白,但架不住他會虛心求教,會舉一反三。
在給李昭送去了一波學習資金後,李昭立即傾囊相授,李恒也是茅塞頓開。
以至於後來,他將瓷器這一行業也拿在了手中。
光是去年下半年,李恒通過售賣茶葉和茶具所賺到的錢,就足以支持冀州境內的基礎建設了。
李恒嘗到甜頭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他本身是太子,具有帶貨的能力,因此,上層階級還是很樂意接受這些的。
李恒走的是高端路線,隻賣貴的,要麼不開張,開張就吃很久。
隻要是能賺到錢,支持封地繼續基礎建設,哪怕是稍微丟點臉,都是沒什麼的。
李恒很要強,他可以承認自己不如老四和老九,但絕對不允許自己不如其他人。
全國各地,經濟陸續複蘇。
雖然全國人民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大雪災,但總體而言,武國的受災情況都在所有人的可接受範圍內。
當一切步入正軌後,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幽王府。
趙春娥等人已經在李昭的召集下等候多時了。
幽王府內的上等田早就已經成為了專門試驗田,府上種出來的好東西,基本上也都出自這裡。
桃園莊超過三分之一的婦人都在這裡工作,她們也不去彆的地方乾彆的事,就待在幽王府幫李昭育種,薪資待遇超過絕大多數的工人。
“殿下!”
趙春娥依舊是這裡的總負責人。
大家看到李昭,依舊會覺得無比親切。
桃園莊上上下下現在能有如今美好的生活,都是這位殿下的功勞。
現如今,他們桃園莊所有老百姓又將住上新式大房子了,這讓他們格外的激動與期待。
第(2/3)頁
第(3/3)頁
“春娥嬸,你們這邊統計結果出來了嗎?”
“出來了!”趙春娥立即湊上前道:“據咱們去年種植的量來算的話,今年咱們從現在就開始搞扡插,應該是可以推廣到每個州!”
紅薯的產量其實一直都不小。
通過培育扡插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將這個擴散到最大的範圍。
因為扡插的藤蔓可以剪成一小節一小節的,扡插下去就可成活。
那時,武國三十六州都將能種出紅薯。
“那就先安排人手,我需要你們前往各州指導,等指導結束後再回來。”
李昭看向了眾人,如果她們不願意,他也不會強求。
“都聽殿下的!”趙春娥等人點頭。
既然趙春娥等人願意幫忙,那自然是最好。
李昭立即安排船隻,將她們送往各州郡,讓各州郡的刺史配合。
這種事情,當地沒有由頭會拒絕。
更何況,經過上次的雪災救災事件後,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識到了一件事,李昭不好惹!
在推廣紅薯這件事上,李昭還有諸位皇子態度一致。
也正是因為如此,紅薯推廣在各州當地的阻力是要小很多的。
當紅薯還有種植培育人員前往各州之後,整個武國都轟動了。
“什麼?推廣紅薯至全國?這怎麼可能?”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你們是聽錯了吧?”
“等會,刺史府已經開始了?”
消息終究還是瞞不住。
起初,李昭是打算悄悄的進行。
但有些東西終究是沒辦法藏住的。
以至於當很多大家族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人都是懵的。
紅薯不是才發掘出來嗎?
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已經能推廣全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