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的巨型大水盆中,浸泡著的都是些看起來深綠色的海帶。
這個過程是看似最簡單,但其實很費力的事。
因為海帶本身就是帶有非常多的鹽分,在淡水中每次浸泡都要半個時辰,而且還要經曆幾次換水,直到水質徹底變清,如此才算是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
下一步驟便是修剪。
要想將海帶儲存,就得切剪成適當的大小和形狀。
一是方便處理;
二是方便晾曬;
三是方便儲藏。
這些裁剪後的海帶基本上就很好處理了。
不過,有些海帶中也有比較硬的部分,就像是蔬菜的某些“梗”!
這種梗口感一般比較差,加上不太容易曬乾,所以還需要人工剔除。
過程其實也不複雜,但就是比較費時間。
李昭隨著李武一路看過去,頓時也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難處。
因為工作效率實在是在短時間內沒辦法快起來。
“去梗難度大嗎?”
“大!”李武苦笑,因為隻能靠人工一點點的去摸查。
工作量可想而知。
這個東西雖然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的“戰略物資”,但付出的成本也的確不少。
在沒有機器幫助的情況下,人工的效率的確是要慢很多。
但當前這個階段李昭也沒更好的辦法,但好在大家都還是很有耐心的,也沒有因為覺得這個事情單一而枯燥。
每個人反而都對李昭比較感恩,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昭給了她們賺錢和養家糊口的機會。
“那就再增派一點人手吧。”
李昭能做的也就這些。
為了加快海帶的乾燥速度,也為了減少後續儲存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異味以及變質等問題,往往是可以通過對海帶進行短暫的漂燙處理的。
將海帶放入沸水中煮大概一到兩分鐘,然後迅速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
這一步的目的就是殺死海帶表麵的微生物,並使得海帶更容易曬乾。
前方的沸騰大鍋中,水都在咕嚕冒泡。
本來現在的溫度就很高,火灶更像是一個個的大熔爐。
一般人還真的受不了這份炙烤,也不敢靠近,因此,能夠勝任此類工作的人還真不多。
無數的海帶放入其中然後又撈出,便可進入下一個環節。
這些工人即便是看到李昭過來也都沒空見禮,主要是太熱了,手中的工作根本就沒辦法停下。
經過熱水處理後又放入冷水中冷卻的海帶,接下來就可以前往下一個區域。
瀝乾區!
這裡通風,周圍也沒有多餘的建築物遮擋太陽。
一長排乾淨的架子或者是長排竹竿上,掛滿了像是絲綢布匹一樣的海帶。
在超級大的太陽和風吹之下,能讓其多餘的水分自然滴落。
之所以不用手擰乾,一是為了海帶的美觀好看,二是為了避免破壞海帶的結構。
夏日無疑是最好的晾曬季節,因為天氣真的非常好。
晴朗的大太陽無疑是最好的暴曬利器。
其中有工人來回穿梭,需要將掛曬出來的海帶翻動。
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兩邊受熱均勻,也會加速海帶雙麵的乾燥。
像這種好天氣暴曬,大概也是需要兩日左右。
若是海帶非常厚,那還需要再曬一日。
當然,如果遇到了下雷陣雨的天氣,就需要轉移到室內繼續陰乾,否則就會導致黴變。
李昭走到乾燥區,這邊的海帶就已經完全失去了水分,用手輕輕觸碰,質地很硬,沒有濕潤感,甚至是有些粗糙。
這些海帶拿起來的時候,明顯可以感覺到重量大大的減少。
如此複雜的處理步驟就是整個海帶的流程。
而儲藏的時候則是需要放在陰涼且乾燥的區域,避免陽光直射,從而延長保質期。
當然,李昭還是安排了其餘的質檢員。
需要做到定時定點的檢查,主要就是查看海帶是否有受潮的跡象,如果有,那需要重新晾曬一次。
“殿下,您怎麼來了?”
龍家安的大兒子龍自忠的衣服早就濕透了,他正在清點這些貨物。
瞧見李昭過來後還有些驚訝。
“過來看看。”李昭笑道:“在這裡待的還習慣吧?”
“習慣習慣!”龍自忠憨憨一笑道:“殿下,這海帶以後是不是需要經常吃?”
“你不喜歡?”
“不不不,我喜歡!”龍自忠連忙擺手道:“就連我兒子也很喜歡,他們都說很好吃。”
多吃這些東西,對身體長高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李昭曾經就很羨慕,後來也或許是因為心理原因作祟的關係,他一直都覺得這玩意兒還挺好吃的。
但他也很清楚,同樣一件東西有的人喜歡,就一定有人不喜歡。
海帶排骨湯在李昭看來是很有營養和美味的東西,但彆人未必如此覺得。
李昭笑了笑,又和龍自忠閒聊了幾句,就和李武離開了。
“海鮮樓那邊情況怎樣?”
“情況很良好。”李武說起這件事,也隱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範家主現在是連家都不回了,整日在外奔波。”
“咱們海鮮樓現在已經遍布二十多個州郡了,這種速度比咱們靚蝦你蛙的店鋪推廣還要快些。”
其實,就連李昭自己都不知道,市場上已經興起了一股壯陽熱。
這件事還得從李昭之前安排的宣傳說起。
海鮮樓起初的確是在小範圍內有名氣,後續雖然靠著一波自來水賺到了一些熱度。
但真正火爆的還是那神秘的第二套鍛煉動作——凱格爾運動。
說來也是奇怪,不管外麵如何,這第二套訓練之法還真的就沒有流落到黑市。
這也給李昭和海鮮樓帶來了一波潑天富貴。
光是靠著第二套動作,單價三萬兩的這個恐怖數字,李昭這段時間的入賬堪稱嚇人。
一下子就將工程的大部分款項給落入口袋了。
對於男人而言,隻要能雄起,彆說是三萬兩了,便是三十萬兩,也有人會買。
其實,就連李昭自己都沒想到,這個他本來都不是很抱希望的產業,愣是在最短時間內成為了一個朝陽產業。
而且以一種極為恐怖的速度向著周圍州郡擴散。
這麼說吧,以前李昭的美食店鋪和推廣,雖然也會有很多人央求,但從來沒有像這個海鮮樓如此迫切和給力。
其實李昭也很清楚,他們喜歡的不是海鮮樓,而是壯陽功和壯陽的食物。
畢竟,瑟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第一生產力和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