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
這是僅次於交州發展最好的地方。
貫穿整個蜀州境內的大運河,不管是河道的寬度、深度,都是遠遠超過其他地方的。
更何況,蜀州境內本來就有大河段,因此,運河挖掘工作,比想象中的要簡單的多。
當四皇子李琰緊隨李昭的腳步將整個蜀州境內都開辟成第二交州的時候,其餘人注定就追趕不上。
蜀州環境氣候十分宜人,加上陽光充足,不管種植什麼作物,都是極佳的試驗基地。
更何況,這裡水係十分發達。
在開辟運河段的時候,往往能節省很多的時間。
李焱更是聘請了大量的人員將水係完全貫通。
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哪怕是李琰起步的時間很晚,但他的速度依舊不慢。
甚至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存在,導致李琰的工程量反而沒有那麼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琰反而是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成本。
水係貫通後,李琰便積極督造岸堤。
因為他和李昭不隻是一次討論過,水係發達固然是有好處,那是在沒有釀成天災人禍的時候,一旦有此類事情發生,這些發達的水係便會帶來極其恐怖的後果。
因此,在鑄造蓄水大壩和引流溝渠的時候,李琰是慎之又慎。
此外,蜀州境內的水庫也是最多的。
一是可以蓄水,二是真的有無數水流衝擊而下,關閉出入口,還是能幫下流緩解大量的壓力,並且延長救援的時間。
即便是真的有洪澇災害發生,不至於連一點準備時間都沒有。
因此,這些地方一直都是李琰重點關照的區域。
在蜀州全境內的水係開通後,李琰就朝著周邊擴散。
將水引調出去,最好是向著兗州、宜州方向延伸。
雖然這個工程量是蜀州境內的幾倍,但武國境內當前除了交州有這個實力之外,也就隻有他們蜀州了。
且,他李琰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李昭支援的皇子。
不管是良田、產糧還是原始資源,這裡都太豐富了。
加上四皇子李琰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管理型的人才,他自己幾乎很少動,就能將人員調動的井井有條。
或許他的個人能力要比五皇子李韻差一些,但他會管理人,會用人。
這是他與五皇子的區彆,這也是五皇子落得一身病根,但李琰卻活的頗為滋潤的原因。
當然,李琰的主要工作重心還是放在蜀州境內。
幫襯兗州和宜州,隻是他在有空餘時間才會做的事情。
不過,這段時間,李琰的確沒空。
因為他在眼巴巴的等著李昭的土豆。
河道碼頭區域,李琰每次都會來看一看。
直到今日,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土豆到了!
李琰第一時間就帶著何貂寺等人直奔碼頭。
蜀州商會的人也在第一時間出現了,紛紛想看看這個祥瑞土豆。
郝鴻運等謀士十分貼心的幫助李琰將試驗基地都給弄好了。
儘管交州那邊送來的土豆不是很多,但他們已經很感激了。
因為這玩意兒畢竟是交州發現的,即便是交州不給,他們也沒有任何資格說閒話。
能給他們土豆,這絕對是看在和四皇子的交情上。
因此,在接到土豆後,李琰二話不說就帶著土豆回府了。
這便導致,很多人想要一睹祥瑞的心思都落空了。
當然,四皇子李琰還是邀請了一批人過去觀賞的,他當然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勾引這些人。
各大家族看到土豆之後的反應還是很震撼。
特彆是看到個頭這麼大,還這麼高產的作物後,都有些不太淡定。
紛紛出言請求,可否購買?
哪怕是隻要一顆也行。
但李琰現在啥都不缺,自然是不會答應他們的要求。
在讓他們過了一陣的眼癮後,李琰便命令人去栽種試驗了。
按照李昭的說法,這玩意兒若是在蜀州這邊栽種,說不定產量會更高。
就衝這句話,李琰也必須要好好的耕作一番。
不為彆的,就為了能追趕上李昭的腳步。
他知道,李昭那邊最少都已經種植了兩年,否則,不可能給每人都分到如此多的糧種。
因此,李琰估計李昭那邊的糧種儲藏,也不會太多。
這種情況下,是最好追趕的。
若是將來有一天,蜀州這邊的土豆產量超過了交州,那也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在與李昭爭個輸贏這件事上,李琰是從未放棄過。
因為他始終堅信,自己就是隻比李昭差了一丟丟。
如今,有了土豆這種神器,他相信,彼此之間的距離隻會越來越近。
“殿下!”
“何事?”
李琰現在也有自己的試驗田,他每天都會過來看看。
用他的話說,他也想要做點試驗,萬一成功了呢?
“各大家族求見!”
“又是為了交州學院名額的事?”
“是!”
“不見不見,就說名額已經滿了。”李琰擺擺手道。
“可是他們帶了很多的資源,還有很多的錢!”
“嗯?”李琰微微一怔,道:“先帶他們去休息,本王等下就到!”
“您不是……”
“本王隻是覺得他們跑這一趟十分辛苦,絕對不是貪圖這一點點的小錢,知道不?”
“……”
何貂寺連忙點頭,自家殿下最近已經喪心病狂到連自己都騙了。
總感覺這種人好像是在哪裡見過,但他一下子又想不起來。
……
“諸位慢走啊,放心放心,名額的事情我一定幫你們!”
“這話說的……本王不是那種人,事情一定辦妥!”
“哎呀,客氣客氣,這怎麼好意思呢?放在裡麵就行哈!慢走哈!”
何貂寺一臉呆滯的看著自家殿下長袖善舞。
儘管這種顛覆他認知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但他依舊覺得很割裂。
這還是自家那位殿下嗎?
曾幾何時,他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
“狗東西,你腦子裡麵最好現在想的是好事!”李琰斜睨著何貂寺。
“……”
“走!隨我去看看學院選址的地方!”
“是!”
李琰對交州學院附屬學院這件事還是頗為上心的,因為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當初跟著李昭步伐走的時候,其餘皇子都還沒到封地。
因此,他算是撿了大便宜。
如果說,交州那邊的技術工種乃是三十六州第二,那麼第三一定是蜀州。
當時的李琰跟著李昭的屁股後麵走,不知道撿了多少漏。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蜀州現在並不是那麼缺少技術工種,但是他很清楚,技術工種真的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