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龍遊天下(3)(1 / 1)

推荐阅读:

“你們是北直隸那邊兒的。”

“說不定你們那邊兒也分了地。”

“現在春耕才開始,你們早點趕回去的話,說不定還能趕得上。”

“皇帝陛下仁慈,隻收三成的租子。”

“你們可千萬要抓住機會。”

老農對著於謙等人勸說道。

畢竟在老農看來,像於謙他們這樣流浪,遲早是會餓死的。

而有了地,就不用擔心會餓死了。

“老哥哥說的是,我們這就動身!”

於謙道。

“嗯。”

“我看你孫子快到娶親的年紀了,回去多種點兒地,攢點家底兒,娶個媳婦兒,生幾個大胖小子,傳宗接代。”老農看著朱見深道。

“老哥哥說的是。”於謙笑著應下。

反觀朱見深卻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終究是一個未經人事的少年!

休息結束,於謙他們就告彆了老農一家,說是回老家看看朝廷分地了沒有。

朱見深雖說從始至終都沒說多少話,但於謙和老農一家的聊天他都在認真聽著。

收獲良多。

天下百姓所求的隻不過是吃飽肚子而已,可就是這麼簡單的要求卻得不到滿足。

看著大明的糧食產量提升巨大,可還有很多百姓吃不飽肚子。

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對百姓敲骨吸髓,恨不能將百姓身上的最後一絲價值榨乾。

“先生,朝中的官員一直說大明盛世,可這一路走來,我卻發現,這盛世,好像和百姓沒什麼關係?”

“先生,這大明盛世,到底是誰的盛世?”

於謙幾人行走在路上,朱見深抬起頭看著於謙問出了心底的疑問。

“這個問題,想必陛下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於謙並未作答,而是如此說道。

“是朕這個皇帝。”朱見深露出一抹複雜的笑。

隨即拳頭緊握,“是官員,是士紳地主們的盛世。”

“卻唯獨不是百姓的盛世。”

“先生,我說的對嗎?”朱見深再次看向於謙問道。

聞言,於謙心中欣慰。

他知道朱見深以後會是一個強硬的帝王,但並不希望他好大喜功。

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便好。

就比如漢武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打了幾十年,很提氣,讓‘漢’這個字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但其治下的百姓卻苦不堪言。

偌大的一個帝國,瀕臨崩潰。

若非其暮年幡然醒悟,這曆史真不知道會走向什麼方向。

太宗皇帝修《永樂大典》、大興土木遷都、五征漠北等,皆是耗資甚巨的事。

不可否認,太宗皇帝也是有些好大喜功的。

永樂朝的百姓,說實話,日子真的好不到哪裡去。

戰爭,帶來的從來就隻有傷痛。

但如今的於謙早已不是剛中狀元時的那個愣頭青了。

他知道,有些仗不得不打,有些代價,不得不付出。

當然,心中對於太宗皇帝的那些評價,於謙是不會當著朱見深的麵說出來的。

雖說於謙是朱見深的老師,但太宗皇帝是朱見深的祖宗。

當著人家的麵說他的祖宗,這不是罵人嗎?

“陛下你說的對。”

“所謂的盛世,從來都不是百姓的盛世。”

“但盛世,卻是百姓所造就出來的。”

於謙認真點頭,看著朱見深道。

朱見深不再言語,微微沉默,心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於謙見此也不打擾朱見深思考,對方正在消化所感悟到的東西。

又走了一段路,朱見深問起了朝廷分地的事。

老賊已經當了攝政王,為什麼還要打著他的名頭做事?

“正如我們之前所分析的那樣,他不敢讓陛下失蹤的消息泄露出去。”

“以陛下的名頭做事,就是讓天下都知道,陛下就在京師。”於謙解釋道。

朱見深聞言輕輕頷首,但還是覺得有些不對。

以老賊的野心,怎麼會白白把這名聲讓給自己。

這不是助長了自己在民間的威望嗎?

怎麼想,老賊都不應該這麼做啊!

難不成他真的老糊塗了?

朱見深想不明白,也沒空去細想,因為於謙又和他說起了朝廷將查抄的田產收為皇莊,跟黑百姓分地的事。

“這件事情的內情,我倒是知道不少。”

“最早是從洪武年間開始的。”

“將查抄上來的土地轉為皇莊,租給百姓耕種。”

“隻收取少部分的租子,用意就是讓百姓有地耕種,不至於被地主豪強使用手段兼並過去。”

“後來便演變成了應對土地兼並的備用辦法,以及作為給後世之君的最後保障。”

“陛下應該知道什麼是土地兼並吧?”於謙說著,問了朱見深一句。

“知道。”

“曆史上的朝代都會麵臨這個問題,開國之時因為戰亂等原因導致地多人少,天下處於安定階段。”

“短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的時間,天下就會步入盛世。”

“可伴隨著土地兼並,人口到達鼎盛,偌大的一個王朝,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所謂盛極而衰便是如此!”

“我大明開國距今已有近百年,還在處於上升期,這得益於三寶太監從海外帶回的糧種,以及咱們大明對於糧種的培育,使得糧食產量提升巨大。”

“如今的人口雖已達萬萬之數,但還遠未到達飽和。”

“不過,照這個速度下去,大明的糧食總會有一天養活不了龐大的人口。”

“再加上土地兼並等問題,曆史上王朝末年所發生的情況,我大明遲早會發生的。”

朱見深認真回答,這些知識於謙都教過他。

他也記得。

於謙聞言微微頷首。

“因為太祖定下的祖製,官紳有免稅特權,而地主豪強勾結地方官員逃稅漏稅,若是任由土地兼並下去,總有一天,朝廷會收不上來稅的。”

“自古以來,朝廷沒錢,要麼打百姓的主意,要麼打商人的主意,當從百姓身上搜刮不來錢的時候,那這個王朝也就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我大明最主要的稅收便是田稅。”

“臣並不是說太祖的不是,而是太祖定下官紳不納稅的特權確實加速了土地兼並的進程。”

“若是大明真到了末年,那麼皇莊便是最後的保障了。”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錢什麼事都不成。”

“有了錢就可以練兵,有了兵皇位就會穩固,皇位穩固,就能做更多的事。”

聽到於謙的這些話,朱見深不由感慨了一聲:“看來提出將查抄出來的土地轉為皇莊而不是直接交由官府發給百姓之人思慮深遠啊!”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