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朝廷清丈田畝,清查人口,向來都是大動作,要動用很多人力物力。
而且此次楊軒還在清查人口的同時,讓下麵的人排查一下,看看大明有多少讀書人,識字率有多少。
當然,認識三百個常用字以上的,才能記錄在冊。
大明從洪武朝開始,就展現出了對教育的重視。
地方上有縣學,府學,中樞還有國子監。
楊軒估計,民間識字的並不在少數。
不過究竟有多少,還得看統計的結果。
……
十二月,胡磊從金陵回來了。
距離過年就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他回來還帶了爺爺和父親給太爺爺的書信。
他的運氣還是比較好的,在他回來的第二天,京師就開始下雪了。
好像還有河/南也下雪了。
這要是在路上耽擱一兩天時間,等到大雪封路,胡磊就隻能原地住下了。
用晚膳的時候,楊軒忽然對胡磊說道:“年後給你安排一個任務。”
“行。”胡磊沒有問是什麼任務,就這樣直接答應了下來。
“朝廷要清丈田畝,清查人口,到時候由戶部負責,督察院和錦衣衛派遣人手監督。”楊軒給胡磊解釋了一下,讓他有所準備。
之所以還要派遣人手監督,胡磊略一思考便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
如今朝廷收稅,是根據名下土地的數量來收的,名下的土地越多,交的稅也就越多。
為了少交稅,地主鄉紳們自然要想辦法。
要麼賄賂官員將自己名下的田地由上等田改為劣等田,要麼隱瞞一部分名下的土地。
亦或者將自己承擔的稅收轉嫁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總之為了能少交稅,是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願意足額交稅的地主鄉紳也不是沒有,鎮國公手下的人搞出的糧種和肥料都能極大的提高糧食產量。
所以,就算交的稅多,最後依然是賺的,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罷了!
“到時候會先從北方開始,你就跟著多看多學。”
“嗯。”聽到太爺爺的話,胡磊輕輕嗯了一聲。
在太爺爺來京師之前,就算有外出的任務,也輪不到他,更不用說請假了。
但現在,兩個月的假輕輕鬆鬆就請來了,還可以外出執行任務。
…
楊軒也就是先和胡磊說一下,清丈田畝和清查人口不是馬上就能去做的。
朝廷要先向地方下發公文。
然後朝廷才會派人去。
而且現在就剩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真正去做,怎麼也到來年了。
所以楊軒才會說讓胡磊年後再去。
…
越是臨近年關,時間就過得越快。
京師的鎮國公府就隻有楊軒和胡磊兩個人,臘八這天,楊軒親自動手給熬了些臘八粥。
胡磊吃的很開心,府裡的下人也跟著沾了光。
因為楊軒熬了滿滿一大鍋。
很快就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是北方的小年,南方的小年在臘月二十四。
往年這個時候,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朝堂之外,都有濃濃的年味兒,可是今年卻不一樣,朝堂上的氛圍有些詭異。
百官也不敢表現出有多麼的開心,而且心中也都在提著一口氣。
這幾個月來,雖然鎮國公並沒有怎麼乾涉朝堂,但百官就是覺得很不自在。
他要是有什麼動作倒也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不了就躺平等死而已。
可鎮國公偏偏什麼也不做,這讓很多人的心中無比忐忑。
都說未知的才是最令人恐懼的。
這幾個月來,百官可是承受著極大的精神壓力。
更有甚者,已經在開始找路子要投在鎮國公的麾下了。
他們實在是不想再過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朝中的氛圍和百官的反應,楊軒就好像沒有看到一樣。
他現在除了進宮給太皇太後瞧病之外,再就是去置辦年貨。
雖然今年隻有他和胡磊兩個人,但過年不能湊活,該有的必須有。
小年兒過完沒兩天時間,京師及其周邊便又下了一場雪。
雪不大,剛剛沒過腳麵,若是再大的話,就成了災了。
或許是老天爺給麵子,想讓大家好好過個年。
隻是今年這個年,過得並不熱鬨。
官員之間相互拜年的都少了。
但鎮國公府卻是一個例外。
每天大門口都停滿了戰馬或者馬車。
這都是受過鎮國公恩惠的武將勳貴前來拜年。
京師中一些文官看到這情況,心中滿是聚絕望。
鎮國公的實力太過深厚,根本不是他們能撼動得了的。
“要不,投了吧?”
有人給出了建議。
既然有人提了出來,那麼其他人投降也就沒有了道德束縛感。
更何況是確實鬥不過鎮國公啊,不投難道等死嗎?
當然,類似這種,意誌並沒有多麼堅定。
說不定以後還會反咬一口。
不過楊軒並不在意,既然有人來投,那就收下便是。
順便看看朝中有多少意誌堅定之輩。
都有哪些人可堪大用。
因為這關係到楊軒的一個謀劃。
結果一圈下來,朝中大部分文官都投在了鎮國公的門下。
隻有少數意誌堅定,並不打算轉投鎮國公。
在他們看來,鎮國公這種默許的態度,一定是彆有用心。
看著什麼都沒做,卻已經將朝中大部分的權力收到了手中。
關鍵是鎮國公的手裡有兵權,若他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恐怕沒人能阻止得了。
剩下的這些意誌堅定的文官或許有很多毛病,有時候會因為內鬥而影響國事,但若有人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是不會允許的,哪怕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所以,他們在用自己的辦法來向鎮國公表達抗爭。
儘管人數比楊軒想象的要少,但他還是感到滿意,最起碼,朝中,不全是投機者,軟骨頭之輩。
還是有意誌堅定的硬骨頭之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