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彈劾於謙的聲音一個接著一個,很快朝堂上下就全是彈劾於謙的聲音。
如此群情激奮的場景,朱見深若是不知道鎮國公就在宮中,怕是都要為於謙捏一把汗了。
想到鎮國公,朱見深又看向隊列最前方的於謙,眼神中帶著詢問。
後者明白朱見深的意思,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
見狀,朱見深放心了。
目光重新落在百官的身上,並且調整了一下坐姿。
“於愛卿,對於群臣的彈劾,你可有話說?”
朱見深開口,讓於謙開始他的表演。
“回陛下,臣有話說。”
於謙出列,朝著朱見深行了一禮,然後轉過身看向諸多彈劾他的官員。
“國事停滯,朝政民生受到影響,罪魁禍首並非我於謙,而是在場的諸位。”
“先帝屍骨未寒,爾等就想著爭權奪利,心中可還有這大明的江山社稷,可還有這天下百姓?”
“若是換做鎮國公還在的時候,爾等有誰敢肆意妄為?”
於謙一開口,就隻直接揭開了百官的遮羞布,將他們的真實目的說了出來。
“於謙,休要狡辯。”
“你不妨聽聽民間的聲音,都是聲討你的。”
“你把持朝政,獨斷專權,聽不進去其他人的話。”
“你還把陛下身邊的人都換成自己人。”
“你究竟想做什麼?還要我們說嗎?”
群臣的反應很是激烈,當即對著於謙大聲反駁。
在他們的話語之中,於謙才是禍國殃民的那一個。
“爾等口口聲聲說我禍國殃民,可我敢拍著胸脯說我對得起天下百姓,你們敢嗎?”
於謙毫不示弱,當即回懟道。
“有何不敢?”
“我等也是為了大明。”
“若是我等有私心,就讓鎮國公殺了我。”
對方在氣勢上也不甘示弱,當即發下毒誓。
鎮國公在官場上的名聲並不好,在百官的心中,他就是一個屠夫,劊子手。
但沒有誰願意落在鎮國公的手上。
因為一旦落在鎮國公的手上,那就意味著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交代出去了。
所以,這樣的誓言不可謂不重。
“這可是你們說的。”於謙的嘴角忽然劃起一抹笑容。
“對,就是我們說的。”
他們早就確定,鎮國公還在金陵的莊子上休養呢,再加上鎮國公已經是九十多歲的人了,沒幾年好活,是不可能出現在京師的。
所以,絲毫不慫。
哪怕是看到於謙嘴角的笑容,本能覺得有點不對勁,但這個時候他們並沒有多想。
“你們記住自己說的話。”於謙道。
“記住又如何,難不成你還能讓鎮國公出現在這裡不成?”事已至此,他們也不掩飾了,語氣都變得輕蔑起來。
於謙沒有搭理,而是轉身麵向朱見深。
躬身道:“陛下,請宣鎮國公覲見!”
話音落下,現場為之一靜。
他們聽到了什麼?
鎮國公?
於謙請陛下宣鎮國公?
鎮國公已經來京師了嗎?
為什麼他們一點消息都沒有?
金陵傳來的消息說是鎮國公還在莊子上。
不可能,這不可能!
百官都覺得於謙這是在虛張聲勢。
是在嚇唬他們!
哼,於謙,你太小瞧我們了。
以為憑借鎮國公的名號就能嚇到我們?
你打錯算盤了!
再說了,鎮國公已經是九十多的人了,從金陵趕到京師,上千公裡的顛簸,他那一把老骨頭能不能受得住都還是問題呢!
他們就這樣試圖說服自己。
但終究是有明白人的。
他們都明白,於謙並不是無的放矢的人。
既然敢當著百官和陛下的麵說出這話,那就說明,鎮國公是真的來京師了。
而且保密做到了極高程度,連他們都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再一聯想於謙前段時間的變化,眾人哪兒還能不明白。
於謙之所以敢反悔,是有人給他撐腰啊!
這段時間一直放任他們搞這些動作,怕就是在等這個時候。
好陰險!
可惡,可惡啊!
龍椅上的朱見深在聽到於謙的話後,很及時的表現出詫異的神情。
皇帝,都要善於裝糊塗和演戲。
不僅他的皇叔是跟他這麼說的,他父親的筆記上也是這麼說的。
“哦?於愛卿,聽你這話,莫非,鎮國公已經到了?”
朱見深問道。
“回陛下,是的。”
“現在鎮國公就在外麵等候陛下的召見!”
於謙回答。
“那便宣鎮國公吧!”
朱見深並沒有表現出激動的樣子,但看他的神情和動作,也並沒有麵上的那般平靜。
他還是太稚嫩了,無法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這般表現落在朝中這些人精的眼中,很容易就能猜到陛下已經見過鎮國公了。
這也是楊軒為什麼讓於謙保密,不讓他告訴朱見深他已經來到京師的消息。
實在是朱見深的演技在朝中這些人精的眼中過於稚嫩,破綻百出。
隻見朱見深對著身邊站著的總管大太監抬手示意,下一刻,總管大太監便扯著嗓子喊道:“宣鎮國公覲見!”
總管大太監的聲音傳出去很遠,但想要直接傳到楊軒所在的地方是不可能的。
中間還需要有人繼續傳話。
隻聽,一道道接力的聲音響起。
“宣鎮國公覲見!”
“宣鎮國公覲見!”
楊軒這時候已經離開了休息的小房間,在廣場的外麵等待著了。
聽到宣他覲見的聲音,就知道,到他該出場的時候了。
他最後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蟒袍,然後腰間挎著太宗佩劍邁步向前。
兩旁站著的禁軍侍衛以及錦衣衛在鎮國公楊軒經過自己麵前的時候,皆不由自主的低下了腦袋。
直到鎮國公離開一段距離之後,他們才敢抬起頭去仰望對方的背影。
他們並不會因為文官集團對鎮國公的詆毀就改變對鎮國公的看法,在他們的心中,鎮國公是英雄,是好漢。
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楊軒就這樣一步步向前,穿過奉天門,出現在廣場邊上。
他的腳步沒有停頓,繼續向前。
廣場上鴉雀無聲,周圍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全都低下了腦袋,不敢去看楊軒的身影。
隻有耳邊鎮國公前行的腳步聲,敲擊在心上。
咚!咚!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