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底層百姓是餓過肚子的,對待每一粒糧食都很珍惜。
楊軒同桌的食客年紀不小,經曆過災荒年,見不得有人浪費糧食。
他也知道這是彆人花錢買的,跟他沒關係,但就是忍不住。
經曆過饑餓的人對此是能夠體會的。
所以楊軒並沒有覺得對方多嘴。
“我現在啊!就剩這麼一條狗相依為命了,也不想虧待它!”楊軒笑著解釋了一下,用勺子攪拌麵前的豆腐腦,以使佐料的味道能更好的融入。
聽到這話,同桌的食客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沒事兒多什麼嘴啊!
想來在今後的某個深夜,他想起今天這事兒,就會從床上起來,給自己兩巴掌,並且說上一句‘我真該死啊!’
楊軒像是沒有看到對方的臉色變化,一口肉包,一口豆腐腦的吃著。
吃完兩個包子,又拿起油條吃了起來。
腳下的大膽兒快速吃完自己的包子,又抬起頭看著楊軒,用眼神示意向包子。
“行行行,再給你一個啊!彆撐著了啊!”楊軒又給了大膽兒一個包子,不敢再給了。
這家夥不懂節製,要是把肚子給撐壞了,連後悔的地方都沒有。
一碗豆腐腦就著包子油條,很快就下肚了。
楊軒將另一碗豆腐腦端到麵前,攪拌了一下,繼續吃了起來。
腳下大膽兒吃完自己的包子,眼巴巴的看著楊軒,但後者就是不為所動。
這給大膽兒氣的原地打轉兒。
楊軒喜歡吃鹹豆腐腦,他的口味屬於是北方口味。
甜豆腐腦他也嘗過,就是吃不慣。
不過他並不會將喜歡吃甜豆腐腦的人視為異端。
就像豆汁兒,他幾十年前嘗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
實在是喝不下去,他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喜歡喝那玩意兒?
不過,對於喜歡喝豆汁兒的那些人,他還是極為佩服的。
這片土地太大了,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
不理解,尊重就好了!
一頓早飯吃完,楊軒隻感覺連三分飽都沒有,也就勉強墊吧墊吧!
不過大庭廣眾之下,他是不敢放開了吃的,太引人矚目了。
於是便招呼掌櫃的結賬。
楊軒一共要了兩籠肉包,共二十個,一個肉包五文錢,兩籠就是一百文,油條一個三文,主要是這玩意兒費油,五個十五文,豆腐腦一碗八文,兩碗共十六文。
“客官兒,誠惠,一共是一百三十一文,您呢給一百三十文就好了。”掌櫃的快速算了一下賬,笑著說道。
“稍等!”聞言,楊軒伸手在身上摸了起來。
他出門是不會在身上帶銅錢的,主要是太重了。
一般情況下,他會帶點碎銀子,和一些金豆子,衣服縫裡再藏點金葉子以備不時之需。
帶金豆子這個習慣,還是跟某個人學的。
“掌櫃的,給,不用找了!”楊軒摸出一塊大概兩錢的碎銀子,放到了桌上。
一兩銀子就是十錢銀子,一千文銅錢,兩錢銀子就是兩百文了。
這個兌換比例,是洪武年間官方定下的。
見到楊軒掏出來的是銀子,掌櫃的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心裡便大概有數了。
“謝這位爺的賞!”掌櫃的躬身諂笑。
楊軒擺擺手,沒說什麼。
轉而戴好鬥笠,起身牽著大膽兒離去。
“爺,您慢走哈!”掌櫃的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楊軒的腳步沒有停頓,牽著大膽兒就在街上溜達。
“帶你消消食兒,再看看有沒有其他好吃的。”楊軒低頭看了一眼大膽兒,笑著說道。
大膽兒聽懂了,蹭了蹭楊軒的褲腿,表達欣喜。
接下來,這一人一狗便在街上漫無目的的轉悠著。
楊軒專門找茶館兒等人多熱鬨的地方。
這地兒閒聊的人多,楊軒也能聽聽民間對於當今朝局的看法。
有些時候,多聽聽民間的聲音還是有好處的。
中午的時候,楊軒找到一家酒樓帶著大膽兒大吃了一頓,下午楊軒又帶著大膽兒漫無目的的閒逛,聽民間百姓閒聊。
傍晚吃過晚飯,在宵禁之前回到客棧。
…
另一邊,於謙結束一天的忙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晚飯就隨便對付了點,然後就一個人坐在鏡子前看著鏡中的自己,沉默不語。
他感覺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自己了,很是陌生。
曾經那個高中狀元,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離自己好像越來越遠了。
他今天又向百官妥協了。
這要是換做以前的自己,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這段日子,他妥協了一次又一次。
底線被打破之後,迎來的不是繼續堅持底線,而是再一次的打破底線。
理智告訴他,他這麼做是為了朝局的穩定,可心中的信仰,卻不允許他這麼做。
他陷入了精神內耗之中。
以至於短短月餘時間,他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於廷益啊於廷益,你不再是那個以文信公為榜樣,立誌造福天下百姓的於廷益了,你變了!”於謙看著鏡中憔悴的自己,輕聲自語。
最開始的時候,他用了幾個教導新帝的名額換取大臣的支持。
雖然隻是給新帝講經筵,但妥協了就是妥協了,這沒什麼好解釋的。
一直以來,從給朱見深啟蒙,教授知識,幫他了解朝政,都是於謙一個人在做的。
可現在,其他大臣也想分一杯羹。
於謙明白,他們是想趁著新帝年幼,好讓他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對此,於謙很無力,想要朝局穩定,必要的時候就必須做出妥協。
他終究不是鎮國公,沒那個魄力對百官舉起屠刀。
彆看京師守衛戰的時候,於謙坐在總指揮,下達了一連串要拉著眾人一起拚命的命令,但那是對外,情況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於謙很累,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憊,更是心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