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小皇帝持續這一個動作持續了好大一會兒時間,遲遲沒有思緒。
看的站在一旁的王振都著急了。
他悄悄用餘光觀察一下楊軒,發現對方並沒有注意這邊,便壯著膽子來到小皇帝身邊,俯身用極小的聲音在小皇帝的耳邊告訴了他思考出來的答案。
是的,楊軒出給小皇帝的測驗,王振也在思考。
而他對自己的答案顯然很有信心。
聽完王振所說的答案,小皇帝眼前一亮。
正準備告訴老祖,結果一抬頭就看見老祖麵無表情地盯著他們。
這一幕也是讓兩人都嚇了一跳。
王振更是心跳都快停下了。
楊軒雖然一句話也沒說,但帶給他的壓力卻比太皇太後還恐怖。
他當即跪了下來,一句話也不敢說。
小皇帝看到老祖這個樣子,就知道他是生氣了。
連忙出言求情:“老祖,王大伴這也是好心!”
“您就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了!”
楊軒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他隻是淡淡開口:“太祖留有祖訓:內官不得乾政!”
“你是皇帝,他是你身邊的人,該怎麼處理,你自己來。”
楊軒的聽覺不是王振能夠想象的,後者的聲音雖小,但他卻聽的清清楚楚。
見老祖把祖訓都搬出來了,小皇帝知道,老祖這是認真的,他也不好再為王大伴求情了。
‘唉,王大伴也真是的,明明太祖留下的鐵碑還在後宮立著呢,他怎麼敢當著老祖的麵這樣做的?’
他心中想著,然後認真看著楊軒說道:“老祖,鎮兒知道了。”
旋即目光又轉向跪著的王振身上:“王振,你可知罪?”
“奴婢知罪!”王振叩首伏地,戰戰兢兢,心中更是恐懼。
不過,好在懲處他的權力是給了小皇帝,若是鎮國公的話,他必死無疑。
以他對小皇帝的了解,雖然礙於鎮國公和祖訓會懲處他,但不會要他的性命。
所以這才是他大方認罪的原因。
“好,既然你知罪,那就不要有什麼怨言。”小皇帝說道。
“奴婢不敢!”
王振叩首道。
“好,下去自領二十廷杖,免去司禮監掌印太監之職,降三級,以觀後效!”
小皇帝做出處置決定。
“謝陛下!”王振叩首。
“退下吧!”小皇帝道。
“奴婢告退!”
王振叩首起身,緩緩退下。
不過在經過楊軒身邊的時候,忽然其聲音傳入耳中:“再有下次,定斬不饒!”
王振身子一顫,躬身卑微道:“是,鎮國公,奴婢記住了!”
楊軒沒再說話,王振見狀,識趣退下。
“老祖……”小皇帝也聽到了楊軒對王振的話,忍不住開口。
“鎮兒,你記住,太監,隻是你手裡的工具。”楊軒打斷了小皇帝想說的話。
因為小時候的經曆,小皇帝對身邊的人是比較好的。
這在楊軒來看,是優點,也是缺點。
“你可以重用他們,但不可對他們重信。”
“不然,他們會利用你的信任,插手朝政,從而禍亂朝政。”
“在你沒有足夠的把握之前,對太監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當然,我也不否認,太監這個群體中,有忠心耿耿,為君為國的,就如我朝的三寶太監,王景弘。”
“但這樣的人,太少了。”
楊軒語重心長。
在他看來,作為一個皇帝,心軟是要不得的。
像朱瞻基這樣的是最好的。
該仁厚的時候仁厚,該心狠的時候心狠。
朱瞻基骨子裡跟他爺爺朱老四很像,殘忍,狠辣…
但這樣的人當皇帝確是可以的,該出手的時候是不會猶豫的。
哪怕是仁厚的朱高熾,在該動刀子的時候,也不會猶豫。
而且這三代人,政\/治素養都很高。
小皇帝要走的路,還很長。
不過他很聰明,上進,這是值得稱讚的。
緩了口氣,楊軒又繼續開口:“王振此人,是很有野心的。”
“這一點從他敢自閹入宮就能看出。”
“要知道,他可是有秀才功名的啊!”
“大明立國以來,你可曾見過這樣的人?”
麵對老祖楊軒的反問,小皇帝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仔細一想,老祖好像說的也沒錯啊!
正常男人,誰會選擇自閹入宮啊?尤其還是讀書人。
殘缺是被人瞧不起的,死後也入不了祖墳。
宮裡的太監要麼是閹割後的俘虜,要麼是藩屬國進貢而來,要麼…是民間一些活不下去的才會選擇入宮。
王振作為一個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竟然選擇自閹入宮,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他有野心嗎?
看著小皇帝在思考,楊軒也沒有再開口,而是靜靜等待。
過了好一會兒,小皇帝抬起頭,看著楊軒,神情有些糾結:“可是老祖,王大…王振對我儘心儘力,說話也好聽。”
小皇帝本想說王大伴,可是在看到老祖的眼神後,又連忙改口叫王振。
見此,楊軒知道,必須讓小皇帝認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雖然小皇帝的年齡還小,但要不了幾年,他可就成年了。
所以,對身邊人的這種信任,必須讓他斷掉,皇帝,不需要天真。
“因為你是皇帝。”
“隻有得到你的聖寵和信任,他才能掌握大權,作威作福。”
“所以你要記得,任何討好你的人,他都是有目的的,想要從你這裡得到他想要的好處。”
“哪怕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同樣。”
“這個世界,就是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相互連接起來的。”
楊軒嚴肅又認真,這表情,讓小皇帝看的有點陌生。
“可是,老祖,你對我就很好,也不圖什麼。”
“父皇生前也說了,可以對你絕對的信任。”
小皇帝反駁道。
“鎮兒,你錯了。”
楊軒搖搖頭。
小皇帝愕然,不明白老祖這話的意思。
“我對你這麼好,這麼上心,隻是想讓你成為一個好皇帝。”
“若非如此,哪怕你是你父親的兒子,我也不會多麼上心。”
“就像你弟弟,我對他也關注,但遠沒有對你這般上心。”
“我至今還記得懿文太子當年的那句話。”
“江山社稷比什麼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