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老二放棄抵抗,他所帶來的人,很快就被拿下。
禦書房,朱瞻基好整以暇的坐著。
看著被押到麵前的二叔。
“給漢王鬆綁!”
“陛下!”聽到朱瞻基的話,護衛將軍樊忠麵色一變,道。
“無妨,鬆綁!”朱瞻基擺了擺手。
“是。”樊忠不敢抗旨,隻好為小老二鬆綁。
解下身上的繩子,小老二狠狠瞪了一眼樊忠。
這廝綁他的時候可用力了,勒的他肉疼。
“給漢王賜座!”朱瞻基又道。
樊忠不懂朱瞻基為什麼要對一個反賊這麼優待,但還是按照朱瞻基的吩咐,給小老二搬來了椅子。
“你們先退下吧!”朱瞻基對著樊忠等人說道。
“陛下!”樊忠等人急忙道。
漢王可是一個危險人物,他們不敢讓漢王跟朱瞻基單獨待在一起。
萬一朱瞻基出了什麼事兒,他們就算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嗯?聽不懂朕的話嗎?”朱瞻基臉色一沉。
“是。”樊忠等人沒辦法,隻好退下,不過在退下之前,還給了小老二一個警告的眼神。
但,小老二根本沒把這些人放在眼中。
他上陣殺敵的時候,樊忠還沒有出生呢!
對他來說,樊忠隻不過是個毛頭小子而已。
他大大咧咧的在椅子上坐下,毫不畏懼的對上朱瞻基的目光。
“大侄子,你打算怎麼處置我?”
“是殺了我,還是圈禁在鳳陽高牆?”
對於皇室宗親,最嚴重的處罰就是圈禁在鳳陽高牆。
殺?沒有過,朱允炆不算。
就算是老朱,也沒有殺過子侄。
當年朱文正與張士誠暗通曲款,密謀篡位,老朱也沒有殺,隻是圈禁了起來。
當然,圈禁,比掉腦袋更加難熬。
雖說還活著,但卻是生不如死。
小老二自知,自己犯的是謀反大罪,罪無可恕。
而大侄子,也不是什麼仁慈的人,所以才這麼問,也是為了噎他一下。
不過,大侄子的反應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隻見大侄子笑了笑,問道:“二叔,侄兒在你眼裡就是這樣的人嗎?”
小老二輕哼了一聲,意思不言而喻。
朱瞻基沒有計較,也不在意。
勝利者對待失敗者,向來都是大度的,以彰顯自己的胸襟。
“二叔誤會了不是?”
“侄兒可是從未想過要殺你,以及圈禁鳳陽高牆。”朱瞻基笑著繼續道。
哼,你覺得我會信?……小老二偏過頭,不去看大侄子這副勝利者的嘴臉。
以前也不知道是誰一門心思的想要我的命……小老二心裡想著。
小老二的反應並沒有出乎朱瞻基的預料,他接著道:“二叔,父皇生前交代過,血濃於水,無論如何,侄兒也不會傷你性命的。”
“但,造反又是事實,侄兒不能不處理,不然又如何統禦百官。”
“你說,侄兒現在該怎麼辦?”
“你為刀俎,我為魚肉,怎麼辦還不是按照你的想法來?”
“我知道,你是想看我跟你求饒的樣子,但我偏不讓你如願。”
“你若心夠堅定,殺了我就是。”
小老二直言道。
“不不不,我已經說了,不傷二叔性命。”
朱瞻基搖搖頭。
“你還真不愧是老大的種,虛偽的樣子如出一轍。”小老二譏笑道。
朱瞻基麵色微微一沉,心中升起一股怒火。
他盯著二叔,不說話。
他已經猜到了二叔的心思,用言語激怒他,以達到求死的目的。
他不會上這個當。
平複下自己的心情,朱瞻基繼續道:“二叔,你知道嗎?”
“其實從你開始調查舊部的情況,我就已經知道了。”
“這件事,確實是我的問題,沒有早些發現你的舊部遭受不公對待。”
小老二看著大侄子不說話。
大侄子知道他的計劃,這一點,從進入皇城,他就猜到了。
但是大侄子說他不知道他的舊部遭受不公對待,這話小老二是不相信的。
自己的整個計劃都在大侄子的算計之中,舊部遭受不公對待這種小事,大侄子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不是大侄子的默許,自己的舊部會落到那般境地?
看到自家二叔臉上的表情,朱瞻基知道二叔不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他歎了口氣,道:“二叔,我現在雖是皇帝,但是軍中的心腹,其實並不多。”
“而今的老將,大都是追隨過爺爺的,他們會服我爹,那是因為我爹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根基深厚。”
“但我有什麼?”
“論在軍中的威望,二叔遠勝侄兒。”
這話不假,小老二十多歲就開始跟著自己老爹上了戰場,與北元廝殺。
朱棣的老部下,跟小老二的關係都不錯。
靖難之時又是各種衝鋒陷陣,戰功赫赫,其在軍中的威望,自然要比朱瞻基強。
和一眾老將相比,朱瞻基就是一個小輩。
雖然現在成了皇帝,身份也不似以前。
一眾老將對其也算恭敬,但和對朱老四,以及朱高熾比起來,就能體現出差距了。
“這些老將,雖然聽我的旨意,但他們的心思也不少。”
“繼位之初,在師叔祖的幫助下,我才有機會提拔一批年輕將領,穩住軍隊和邊關重鎮。”
朱瞻基繼續說著。
他現在是皇帝了,對於兵權,看的自然是無比重要。
他牢記師叔祖和爺爺的教導,深知兵權對皇帝的重要性。
剛繼位時,他的根基並不算穩定。
文官、武將、勳貴,還有一直虎視眈眈的二叔,都讓他倍感壓力。
好在師叔祖一直在他身邊,極大的幫他減輕了壓力。
隻要師叔祖坐鎮京師,軍中就沒有任何人敢亂動。
哪怕是二叔,也得老老實實的。
文官…不說也罷!
實在是被楊軒給整怕了。
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威勢,就是這麼恐怖。
朱瞻基也不得不承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正因為師叔祖的存在,他才能快速掌控局勢,坐穩皇位。
但是師叔祖的存在,也限製了他的發揮。
這一點,他清楚,師叔祖也清楚。
不過他並不擔心師叔祖會威脅他的位置,父親、爺爺都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
師叔祖永遠值得相信。
可師叔祖還是毫不留戀的離開了,這讓朱瞻基很傷心失落。
他明白,師叔祖的離開,是為了他好。
畢竟,像師叔祖這樣在軍中有巨大影響且能力不凡的老臣若是一直待在朝堂上。
他這個皇帝的作用就會降低,威勢也會受到壓製。
長久下去,很多人就會覺得,有沒有皇帝都無所謂了。
皇帝淪為傀儡的局麵就會出現。
唉,若是像師叔祖這樣的人再多些就好了……他有時候也會這樣感慨。
自打師叔祖離開,朱瞻基才算是真正體會到了當一個皇帝有多不容易。
師叔祖在的時候,他每天都能提前一個時辰,甚至一個多時辰下班。
但師叔祖離開後,他想提前下班?
嗯……確實是隻能想想!
不加班就已經是情況好了。
更不用說太子出了事,他還得抓緊時間造人。
有時候他都想把自己劈成兩半用。
他也不止一次的提點過內閣了,幾個人的效率愣是比不過師叔祖一個老年人。
他深感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然遲早累壞身體。
要知道,這兩三年時間,他連蛐蛐兒都沒時間鬥。
所以,他設立內書堂,教太監讀書,也是為了幫自己減輕壓力。
就比如他把批紅權分給了司禮監。
讀過書的太監才能看懂奏疏,能幫上忙,能跟那群文官鬥一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