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梁國公(1 / 1)

推荐阅读:

藍玉走了!

楊軒次日跟著傳旨的官員來到鐘山後,才得知這一消息。

前廳已經布置成了靈堂。

藍春等藍玉的子孫,皆是披麻戴孝,雙眸通紅。

“楊叔!”

“我兄長他……什麼時候走的?”楊軒呆呆的問道。

“昨夜…醜時!”藍春回答。

聽到這話,楊軒身子一晃,差點沒站穩。

“兄長,你為何…不等我啊?”

他在藍玉的靈牌前跪了下來,眼淚不自主的就流了下來。

一旁藍玉的兒孫見此,也是哭了出來。

隻有前來傳旨的官員,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本來是來宣讀旨意,告訴藍玉,陛下恢複了他的爵位。

可現在,接旨的人都沒了。

他這旨意給誰啊?

沒有辦法,他隻能尋求一下楊軒的意見。

發泄了一通,又聽到傳旨官員的話,楊軒這才恢複思考能力。

他看著簡陋的院子,還有靈堂。

心想不能讓自己的兄長走得這麼寒磣。

他可是藍玉啊,多麼驕傲的一個人。

就算是走,也要走的風風光光。

於是交代了一通藍春,讓他暫時什麼也不要做,等自己的消息。

接著便和傳旨的官員下山,回到京城。

又入宮找到朱棣。

禦書房。

“藍玉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朱棣不可置信的站了起來,看著楊軒。

他知道藍玉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會走的這麼突然。

“是的。”

“昨夜醜時,兄長他……去了!”

楊軒說道,神情低落。

“節哀!”朱棣說道,坐了下來。

“看來現在,恢複藍玉爵位的聖旨已經沒有用了。”

“隻能進行追封!”

接著,朱棣再次看著楊軒說道:“梁國公的爵位,就由藍春繼承吧!”

“另,封你為治喪大臣,所需花費,皆由朝廷承擔。”

“讓藍玉走得風光些。”

“還有,代朕送他一程!”

“臣代兄長,謝陛下隆恩!”

楊軒真誠下拜。

朱棣沒說話,就那樣靜靜地坐著,不知在想些什麼。

而楊軒也沒有再打擾朱棣,行了一禮,便退了下去。

……

朱棣的速度很快,當天藍家就收到了追封藍玉為梁國公的旨意。

並且爵位世襲罔替,由嫡長子藍春,承襲爵位。

另外,藍玉賜葬鐘山,於東陵之側。

意為懿文太子陪葬。

收到旨意,藍春率領藍家眾人,叩謝隆恩。

接著,藍春又帶著藍家眾人,拜謝楊軒。

藍春知道,這一切,楊軒出力甚大。

楊軒把藍春扶了起來,說道:“陛下已經在京城賜了府邸。”

“禮部的人也已經開始布置。”

“走吧,我們帶著你父親下山吧!”

“要讓他走的風風光光!”

“是。”

就這樣,楊軒一行人帶著藍玉的遺體,來到了京城朱棣所賞賜的府邸。

靈堂已經布置好了,並且棺材也是朱棣所賜,由上好木材所打造。

比藍家眾人為藍玉準備的好多了。

前來吊唁的賓客很多,在京的官員幾乎都來了。

藍春聽著他們稱呼自己梁國公,心中非常複雜。

這個爵位,該是他父親的啊!

當年捕魚兒海之戰大捷,他父親原本是要被封為梁國公的,可惜犯了大錯,由梁國公,改為了涼國公。

現在,爵位回來了,可惜他的父親,再也看不到了。

……

古時候的喪葬流程,比後世要複雜的多。

大明現在的喪葬儀式流程,全部出自《大明集禮》。

大明建國初期,老朱有感於元末禮製崩壞,深感“禮”對於維護國家統治重要性,因此將重建禮製作為開國之初的重要任務

洪武二年八月,老朱命儒臣編纂禮書,書成於洪武三年九月,老朱賜名《大明集禮》。

《明集禮》的修訂參考曆代禮書,最後所載的喪禮儀節條目為:初終、小斂、大斂、成服、吊奠賻、擇地告祭後土、葬、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

儀式相比於之前的朝代,簡化了許多,但在這些大類的下麵,還有很多的程序和細節。

不過這些對楊軒來說並不陌生,他有這方麵的經驗。

治喪大臣,他也不是沒有當過。

前前後後忙碌了半個月有餘,楊軒親自扶棺,送藍玉的棺槨至鐘山下葬。

這一攤子的事情忙完,楊軒也是閒了下來。

隻是他的情緒並不高。

每天就是在院子裡發呆,也隻有和安慶,秀禾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會露出笑容。

……

藍家的爵位雖然恢複了,但是朱棣並沒有讓他們入朝為官的打算。

他將藍春召進宮,給了藍家一個使命。

那就是,藍家世代要有人給懿文太子守陵。

他給出的理由也是讓藍春沒有辦法拒絕。

因為藍家給懿文太子守陵,這是太祖定的。

藍春恭恭敬敬地接下了這個使命,他沒有什麼意見。

能有一個世代傳承的國公爵位,他已經很知足了。

藍春很識趣,朱棣很滿意。

楊軒知道後,隻是歎了口氣,並沒有再做什麼。

這個結果,對藍家已經很好了。

隻負責守陵,不摻和朝堂上的明爭暗鬥。

如此,藍家的富貴,便能一直傳下去。

而且,他也會暗中照拂。

讓自己兄長的血脈能夠傳下去。

就這樣,藍家從鐘山上搬了下來生活。

但也在鐘山上的小院兒留下人。

……

天氣已經涼了下來,人們出門的時候也添了衣服。

長平侯府。

楊軒躺在床上閉目養神,秀禾站在身後給他捏著肩膀,安慶在一旁陪著他,悠閒愜意。

故人已去,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

況且,他也不想讓身邊的人擔心自己,所以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一陣寒風吹來,楊軒睜開了眼睛。

“今天是什麼時節了?”

“立冬。”安慶回答。

“入冬了啊!”

“時間過得還真快。”

楊軒微微感歎。

這一入冬,就離年關不遠了。

永樂十三年也即將結束。

朝堂上的政務也會多起來,楊軒預感自己怕是閒不了幾天了。

因為每年差不多這個時候,自己就會被抓壯丁。

“也不知道三寶什麼時候回來,這都三年多了。”

楊軒心中想著。

永樂十年五月,他親自送三寶出海,現在永樂十三年就快結束了。

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不止是他的關注著,朱棣也在關注著。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