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通報,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門口,隻見柳月素身著一襲青灰色繡米蘭花的對襟窄袖衫,抬腿走了進來。
她的發絲稍顯淩亂,額頭上還微微沁出了汗珠,顯然是一路匆忙趕來。
宮中從六品以下,是沒有轎輿可坐的,柳月素剛好是正七品選侍。
柳月素走進廳內,先是規規矩矩地向眾人行了個大禮,聲音清脆卻帶著一絲喘息:“給諸位姐姐妾身來遲了,還望諸位姐姐恕罪。”
張燕呢眉頭輕皺,滿臉不耐地說道:“柳選侍,你這來的也太晚了些,讓我們一眾姐妹等了許久。除夕夜宴,最講究守時,你這般做,可是沒把大家放在眼裡?”
柳月素以前或許還有一絲傲氣,可進宮後,處處不如意,收斂了一些脾氣,忙俯身再次行禮,臉上依舊掛著謙卑的笑容,急切解釋道:“張姐姐恕罪,妹妹住的地方離此處甚遠,又生怕誤了時辰,一路幾乎是小跑著趕來,還是來遲了,實在是罪該萬死。往後定當早早準備,絕不再犯。”
蘇美鈿見氣氛劍拔弩張,趕忙出聲打圓場,“好了好了,張才人,柳選侍既已如此誠懇道歉,她住處偏遠也是實情,咱們今日參加除夕夜宴,本是為了討陛下歡心,莫要因這點事壞了興致。”
張燕呢雖不好再就遲到之事繼續發難,可心裡依舊不痛快,忍不住嘟囔道:“哼,希望往後彆再有這般事,耽誤了大家的雅興。”
謝知意又看了張燕呢一眼,看起來極其喜慶和善的張燕呢,原來是隻笑麵虎。
柳月素尋了個角落坐下,輕輕地喘息著,竭力地平複著急促的呼吸。
謝知意小聲吩咐穀雨,“讓送杯熱茶給柳選侍。”
穀雨聽命而去,過了會,穀雨捧著一盞還冒著熱氣的茶輕輕步至柳月素身旁,低聲道:“柳選侍,請用茶,暖暖身子。”
柳月素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輕聲道謝後,接過茶杯,小口啜飲起來。
過了會,小太監進來,“良嬪,該進殿了。”
“好。”周良嬪整了整衣襟,起身,牽著大公主,“走吧,我們進殿吧。”
眾人魚貫而入,殿內燭火通明,銅燈盞林立,將整個空間映照得暖黃一片。角落的炭爐散發著熱量,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勳貴、朝臣以及命婦、貴女們,大多已到齊,成群在說著話,隨著眾嬪妃進殿入座,他們停止了閒談,紛紛依照品級身份入座。
謝知意目光一掃,很容易就在人群中找到了賢妃沈落霞的嫡妹沈朝霧。
沈朝霧依舊是一襲紅衣,那鮮豔的色彩在這暖黃的殿內極為奪目,恰似她張揚的性子。
她似有所感,抬眸與謝知意的目光在空中交彙。
沈朝霧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冷笑,那眼神中毫不掩飾的敵意,她早知年後選秀,她會進宮,謝知意的絕世姿容,讓她感到了危機。
謝知意卻神色淡然,微微挑眉,仿若對沈朝霧的敵意渾不在意。
這時,一位眼尖的貴女順著沈朝霧的目光看了過來,瞬間被謝知意的絕世姿容吸引,不禁輕呼出聲:“那位娘娘好生美貌,不知是哪位嬪妃?”
她身旁的貴女嘴角噙著一抹淺笑,“我知道,她是夏國來的和親公主,恪靖公主。”
兩人的聲音雖不大,可沈朝霧聽到了,她本就因謝知意的容貌,心生嫉妒和敵意,聽到旁人對她的誇讚,妒火中燒,冷哼一聲,“不過是個以色侍君的狐媚子罷了,能有什麼真本事,仗著一張臉蠱惑陛下。”
她的聲音尖銳刺耳,穿透了樂聲,傳到眾人耳中,眾人皆是一怔,眼神不自覺地在沈朝霧與謝知意之間來回遊走。
沈家如今權勢滔天,眾人都選擇緘口不言,生怕卷入這莫名的紛爭。
一位命婦趕忙輕咳兩聲,笑著對身旁的人說道:“今日這殿內的布置可真是精巧,聽聞都是皇後娘娘的主意呢。”
旁人也連忙附和,話題瞬間被岔開,眾人像是默契十足,都避開了沈朝霧那番無禮言論。
這時靜鞭清脆的聲響驟然劃破殿內的嘈雜,刹那間,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隨著太監的通報聲,身著正紅色九龍袞服的蕭潯,頭戴鳳冠,身著正紅翟衣的餘少雲牽著大皇子蕭爍,從殿外走了進來。
貴妃方允嫻穿著一襲胭脂繡牡丹紋的華服,挽著高環髻,髻中戴著五翅鳳首銜珠釵,雍容華貴,又一次暗暗與餘少雲爭鋒。
賢妃沈落霞則是穿著寶藍色繡團花紋華服,妝容精致,嘴角噙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她攙扶著沈太後,滿臉恭敬。
沈太後在主位上坐下,皇帝與皇後分坐兩旁,貴妃和賢妃亦依序入座。
待上位者皆坐定,殿內的眾人這才敢直起身來。
今年是蕭潯登基以來的,第一次除夕夜宴,十分盛大和熱鬨。
蕭潯端起酒杯,目光掃過眾人,朗聲道:“今日除夕,朕與諸位共慶佳節,願新的一年,我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言罷一飲而儘,眾人起身舉杯,高呼萬歲。
餘少雲帶著溫婉笑意,輕推了推蕭爍,“爍兒,去給太後和你父皇敬酒。
蕭爍乖巧走到沈太後跟前,屈膝行禮,脆聲道:“孫兒祝太後新歲安康,萬事順遂。”
“好孩子。”沈太後滿臉笑意地頷首。
蕭爍又轉向蕭潯,再次行禮,“父皇,兒臣祝您新歲宏圖大展,諸事勝意,我朝昌盛興隆。”
蕭潯眼中露出一抹欣慰,“爍兒長大了一歲,越發的懂事了。”
大皇子敬了酒,就輪到蜀王蕭淙代表諸位王爺、長公主,向蕭潯敬酒,“皇兄,皇兄,臣弟攜諸位兄弟姐妹,恭祝您龍體康健,福澤綿長。願我大虞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
言畢,蜀王蕭淙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蕭潯笑道:“蜀王所言極是,朕亦期望我大虞能世代傳承這份繁榮與和諧。”
敬了酒的蜀王,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