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知意踏入皇後所居的啟元宮東側殿暖閣時,屋內僅透過雕花窗欞,灑入幾縷微弱的冬日光色,讓暖閣裡透著絲絲涼意。
除了良嬪周婉蘭,其餘嬪妃早已到整落座,聽聞聲響,眾人目光齊刷刷投來,那一道道目光如針芒在背,飽含著羨慕、嫉妒,還有毫不掩飾的不懷好意,仿佛在等著看她出醜。
謝知意蓮步輕移,朝著皇後餘少雲盈盈下拜,“妾身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後餘少雲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笑意,抬手示意謝知意起身,溫和地說道:“佳貴儀,昨夜你於陛下身邊侍奉,用心又儘責,陛下對你可是頗為讚許呢。本宮瞧著,你當得起這份榮寵。這副頭麵,是本宮特地為你備下的,你且收下吧。”
言罷,便有宮女端著一個朱漆描金的精致托盤走上前來。
盤中那副頭麵,以赤金為骨,累絲工藝繁複精美,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工匠的精湛技藝。
上頭鑲嵌著的合浦珠顆顆圓潤碩大,在暖閣這黯淡的冬日微光映照下,仍泛著柔和又迷人的光澤,儘顯皇家的富貴與奢華,一看便是價值連城的珍品。
謝知意連忙謝恩,“承蒙皇後娘娘厚賜,娘娘此番美意,妾身銘記於心,定常念娘娘恩情,不敢遺忘。”
這時,貴妃方允嫻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陰陽怪氣地開口道:“喲,佳貴儀這福氣可真是不淺呐,初次侍寢就能得陛下如此寵愛,還得了皇後娘娘這般厚賞。隻是不知道,這陛下的寵愛能持續多久呢。”
她的聲音尖銳刺耳,瞬間劃破暖閣裡原本還算平靜的氛圍。
謝知意嘴角輕勾,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淺笑,“貴妃娘娘說笑了,陛下的寵愛,本就是妾身等做嬪妃的福分,妾身有幸得之,實在感恩。皇後娘娘母儀天下,寬厚仁慈,才會為妾身備下如此厚禮,這是娘娘對妾身的抬愛,也是對後宮眾人的表率。與娘娘相比,妾身還有諸多不足,日後定當多多學習。”
“貴妃娘娘久居高位,想來也明白,陛下的寵愛並非一成不變,後宮眾人都需仰仗陛下與皇後娘娘的恩澤。妾身初入宮闈,往後若有做得不到位之處,還望貴妃娘娘不吝賜教,妾身定當虛心受教。”她的話語條理清晰、不卑不亢,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方允嫻聽了謝知意這番滴水不漏、還拿皇後來壓她的話,心中愈發惱怒,麵上卻仍掛著似笑非笑的神情,尖刻道:“佳貴儀這話說得漂亮,隻是不知,是入宮前就習得這般巧舌如簧,還是得了陛下一夜教導才有如此長進?”
她刻意將“一夜教導”四字咬得極重,語氣裡滿是嘲諷,引得周圍嬪妃們一陣竊竊私語。
謝知意身為和親公主,自小在宮廷中熏陶,見慣了權力爭鬥與明槍暗箭,哪會被方允嫻這幾句挑釁輕易激怒。
她微微欠身,儀態萬千,聲音清脆且沉穩:“貴妃娘娘謬讚了。妾身乃夏國來的和親公主,自幼研習禮儀,深知兩國交好之重。入宮之後,承蒙陛下厚愛、皇後娘娘提點,才得以在這後宮之中站穩腳跟。若說有何長處,不過是一心盼著兩國情誼能借由後宮的和睦,綿延不絕罷了。”
話鋒一轉,她目光坦然地看向方允嫻:“貴妃娘娘身為陛下表妹,備受陛下寵愛,在這後宮之中身份尊貴。想必多年來,積累了諸多與人相處、維持後宮安寧的經驗,妾身正想多向娘娘請教,如何更好地侍奉陛下,為後宮添磚加瓦呢。”
這一番話,既表明了自己和親公主的特殊身份,又暗諷方允嫻身為皇帝近親,卻未能以身作則,隻知為難他人。
方允嫻本就因謝知意受寵而心生嫉妒,此刻見她這般不卑不亢地回應,更是怒不可遏。
她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有些扭曲,剛要發作,卻聽皇後餘少雲輕咳一聲,那聲音雖不大,卻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嚴。
“好了,貴妃少說幾句,後宮姐妹們相聚,是為了請安問好,增進情誼。佳貴儀初來乍到,貴妃理應多包容些。大家都是陛下的嬪妃,當以陛下與後宮為重,齊心協力,讓後宮諸事順遂。”皇後的話語平和卻又不容置疑。
這話看似公正,實則是在提醒方允嫻莫要仗著寵愛肆意妄為,也告誡謝知意不可恃寵而驕。
眾嬪妃紛紛稱是,方允嫻雖滿心不甘,可皇後發了話,又不敢公然違抗,隻能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皇後娘娘所言極是,是妾身失了分寸。”
恰在此時,良嬪周婉蘭的貼身宮女銀珠匆匆走進暖閣,屈膝跪地,稟報道:“啟稟皇後娘娘,大公主昨夜突發高熱,良嬪娘娘正守在榻前照料,實在脫不開身,特命奴婢前來向娘娘告假。”
皇後餘少雲聞言,眉頭輕蹙,臉上浮現出關切之色:“大公主病了?可傳了太醫?情況如何?”
她的聲音裡帶著擔憂,畢竟皇上膝下就一子一女,若大公主有個好歹,她這後宮之主,難辭其咎。
銀珠忙回道:“太醫已經看過了,說是受了些風寒,加之近日積食,才引發高熱,開了方子,正在煎藥。良嬪娘娘憂心如焚,一刻也不敢離開大公主身邊。”銀珠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擦拭著額頭的汗水。
“行了,讓她好生照顧大公主。”皇後餘少雲起身道。
眾嬪妃見皇後起身,也趕忙跟著紛紛站起。
“走吧,該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皇後餘少雲說道。
宮女們連忙上前,為她披上貂皮鬥篷等禦寒衣物。
皇後帶著眾嬪妃,邁著整齊的步伐,出了啟元宮。
宮門外,早已備好了各自的轎輿,眾人上了轎輿,在儀仗隊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地往慈寧宮去。
慈寧宮前,雕梁畫棟在這黯淡的日光下泛著清冷的光。那高大的宮門緊閉,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
轎輿依次停下,皇後餘少雲率先下轎,眾嬪妃依照位分高低,緊隨其後。
在餘少雲的帶領下,眾人穩步踏入慈寧宮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