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月忙不迭地點頭,乖巧地跟在江月瑤身邊,亦步亦趨,似一隻溫順的小綿羊。
三娘也輕輕點了點頭,隻是江月瑤看著三娘那張稚嫩又帶著幾分貴氣得臉,心中不禁有些猶豫。
三娘身份特殊,原本是這個世界的貴妃,這樣的身份,本不該讓她學習這些民間的手藝。
江月瑤微微歎了口氣,蹲下身子,輕輕握住三娘的小手,溫柔地說道:“三娘,這手藝雖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但學起來也需要花費些時間和精力。你年紀還小,阿娘有些擔心……”
三娘仰起頭,眼神堅定而明亮,打斷了江月瑤的話:“阿娘,三娘不怕吃苦。三娘覺得這些手藝很有趣,而且三娘也想象阿娘一樣,能為大家做些事情。”
江月瑤聽了三娘的話,心中不禁一動。
她沒想到才七歲的三娘,竟有如此的想法和決心。
她輕輕摸了摸三娘的頭,笑著說道:“好,既然三娘有這份心,那娘就教你。不過,咱們先從簡單地開始,要是三娘覺得累了,可一定要告訴娘。”
三娘用力地點了點頭。
江月瑤帶著三娘和守月來到了院子裡的一處角落,這裡擺放著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材料。
因著此時田菁未成熟,她先拿起一團類似田菁的植物,開始耐心地給她們講解如何從田菁中提取纖維素。
田菁製作麻布的過程主要涉及從田菁植物中提取纖維並編織成布。
簡要的製作流程即選擇成熟的田菁植物,其莖皮纖維可作為麻的代用品。
田菁的莖皮纖維豐富,適合用於製作麻布。
將田菁莖稈的外皮剝下,獲取初步的纖維材料。
剝下的纖維在水中浸泡,以軟化纖維,使其更容易加工。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多次浸泡和漂洗,以去除雜質和提高纖維的柔軟度。
軟化後的纖維通過手工或機器紡成紗線。
這一步是將纖維轉化為可用於編織的紗線。
紡好的紗線在織布機上編織成麻布。
編織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織法和圖案,以製作出具有特定風格和用途的麻布。
編織完成的麻布需要進行整理,包括洗滌、熨燙、平整和剪裁等步驟。
這些步驟可以去除麻布上的汙漬、雜質和纖維殘餘,使其更加美觀和耐用。
田菁的莖皮纖維豐富,經過加工後可以製作成麻布,用於製作各種紡織用品,如衣物、袋子、繩索等。
江月瑤將衣服紮起來,帶著兩個女孩兒,開始按照流程製作。
“田菁等成熟了,它的莖皮纖維可有大用處呢,能作為麻的代用品來製作麻布。”江月瑤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那團植物,輕輕剝開莖稈的外皮,“這個雖然不是田菁,但是和田菁一樣。第一步,就是把這莖稈的外皮剝下來,這就是初步的纖維材料啦。”
三娘和守月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看著江月瑤的動作,守月忍不住問道:“夫人,這剝下來的皮真的能變成麻布嗎?感覺好神奇呀!”
江月瑤笑著點點頭:“當然,等咱們一步步做完,你們就知道啦。現在呀,把這剝下來的纖維放到水裡泡泡,讓它軟化,這樣後麵加工起來就更容易啦。”
說著,江月瑤把纖維放進準備好的水盆裡。
在等待纖維軟化的過程中,她又給兩個女孩詳細講解了後麵要把纖維紡成紗線,再在織布機上編織成麻布,最後還要整理等步驟。
過了一會兒,江月瑤把纖維從水裡撈出來,開始教她們如何進一步處理。
可就在這時,三娘不小心把水濺到了剛撈出來的纖維上,她一下子慌了神,小臉漲得通紅,帶著哭腔說道:“阿娘,對不起,我把水濺上去了,是不是弄壞啦?”
江月瑤連忙安慰她:“三娘彆著急,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再泡一會兒也沒關係。”
三娘這才破涕為笑,用力地點點頭。
接著,到了紡紗線的環節。
江月瑤熟練地拿起工具示範起來,可守月嘗試的時候,手卻不聽使喚,紡出來的紗線粗細不均。
她皺著眉頭,有些沮喪地說:“夫人,我怎麼紡得這麼難看,是不是我太笨了。”
江月瑤走到守月身邊,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守月,這紡紗線,一開始都不容易,你看,要這樣……”說著,江月瑤手把手地教守月。
在江月瑤的耐心指導下,守月漸漸掌握了技巧,紡出的紗線也越來越好。
到了編織麻布的環節。
江月瑤把織布機調試好,開始帶著兩個女孩一起編織。
要說裴四郎真是先天聖體,製作木工機具極為在行。
他製作的紡紗機十分好用,三娘和守月學得十分認真,雖然動作還有些生疏,但極為細致。
經過一整天的努力,一塊簡易的麻布終於編織完成了。
三娘和守月看著眼前的成果,興奮得跳了起來。
三娘滿臉崇拜地說:“阿娘,你太厲害啦!這麻布做得又結實又好看,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做出這樣的東西。”
守月也在一旁附和:“是呀是呀,夫人,你這一手手藝,簡直絕了!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學會好多好多東西。”
江月瑤看著兩個女孩開心的模樣,心裡也滿是欣慰:“隻要你們願意學,我以後還教你們更多的手藝。也希望你們把學到的手藝教給更多的人。”
時間匆匆而去,油菜籽收割後的田野,像是被大自然卸去了金黃的盛裝,隻餘下錯落有致的油菜稈茬,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村裡除了李周氏以及那幾家向來愛挑刺、攪局的刺頭,其餘村民都懷揣著滿心的期待,如潮水般湧來江月瑤的清晏院領取田菁種苗。
村中的打穀場上,熱鬨非凡。
幾個大籮筐裡堆滿了飽滿的田菁種苗,旁邊整齊碼放的一桶桶肥料,散發著質樸的氣息。
杜天元站在籮筐旁,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一邊招呼著大家,一邊有條不紊地給每戶人家數著種苗。
“張嬸,你家的一千顆種苗,還有一桶肥料,拿好嘞!”杜天元將東西遞到張嬸手中。
張嬸感激地接過,粗糙的雙手緊緊握著杜天元的手,眼中滿是感激:“多謝多謝,多謝江夫人帶著咱們搞這新營生。這田菁要是種好了,以後的日子可就有盼頭咯!”
杜天元拍了拍張嬸的手,安慰道:“張嬸,您就放心吧,夫人懂得多,這田菁渾身是寶,肯定能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村民們依次領取著種苗和肥料,歡聲笑語在村子裡回蕩。
大家領了東西後,便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家田地裡,開始忙碌地播種田菁。
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田園畫卷。
而杜天元夫妻也沒閒著,他們來到了李大虎的田地裡。
如今他的田地因為無人打理,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杜天元夫妻看著這片土地,心中五味雜陳。
杜天元的妻子輕輕歎了口氣,說道:“他爹,夫人也真是可憐,帶著四個孩子,要是夫人種田,這田肯定種得比誰都好。”
杜天元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堅定地說:“他娘,咱們也是運氣好,遇見江夫人這樣的好心人。”
兩人不再言語,默默地開始清理雜草、翻耕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