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員說,那雪山後滿是槍炮和坦克……”
“我心中已經有了不下千百次的忐忑……”
“記得妹幼時曾問我參軍如此坎坷怎不選擇做一看客?”
“男自幼窮苦,深知今和平得來多麼不易……”
“若非人民軍隊,家裡哪有錢可以燒柴煮米?”
……
姚淑璃在旁吟唱,沈銘恩拎著話筒目光銳利直對鏡頭,這一刻的他臉上褪去了平日裡的不正經,有的全都是對先輩的緬懷和最純質的致敬!
“不是,這怎麼聽著……”
“誒呦喂你彆說……”
“¥……”
現場很多觀眾聽著他的歌詞,麵麵相覷私下議論間,也都慢慢的回過來味兒了,也都慢慢尋摸過來這歌,究竟是寫什麼的了!
【喔……】
隔壁線上直播間裡,屏幕上的彈幕也在瘋狂滾動著。
【這怎麼聽著有點兒像是……戰士家書那種感覺?】
【淡定兄弟,把“像”去了,這完全就是啊!】
【所以這首歌,是歌頌抗援c時期的先輩英烈的?】
【喔……你要這麼說,還真的好有感覺!】
【哦!怪不得剛才那陣前奏聲音裡有一邊喘息一邊踩著雪地的聲音啊……】
【細節啊!哈基恩你這家夥真的是太細了!】
【哈基恩:……你才細,你全家都細!】
……
“喔!!!”
意識到沈銘恩這首說唱風格的歌曲唱的是什麼內容之後,不管是出於對先輩英烈的致敬還是對沈銘恩再次突出重圍的熱血,現場的觀眾們都忍不住跟著歡呼起來。
該說不說,本期沈銘恩拿出的這首《小河淌水1952》當真有點兒東西,尤其是那個一開始讓很多本就被冷場了的觀眾們覺得聽不進去的踩雪、喘息聲的前奏……
那時覺得失望的東西,如今回想,隻會讓他們眼前一亮啊好嗎!
不信你看高台之上的哈基玲?
“ber,這……”沈銘恩正常水平發揮的演唱聽得哈基玲一臉懵逼,她瞠目結舌了半天你,才好不容易蹦出一句話:“所以,他那個前奏,是先輩們行走在冰天雪地的抗援c途中的聲音?!”
是漫天大雪,一腳踩下去三尺厚的雪地,是走了一整天饑腸轆轆身上甚至沒有一件棉衣抗寒,是那種幾近於絕望,明知道以他們微薄的身軀,難以硬抗翻過這座山後的飛機槍炮,卻仍要選擇為祖國美好的未來,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而戰的信念!
馬玲剛才不知這首歌歌名、內容的情況下,大可以站在商業角度嘲笑沈銘恩前奏裡麵的背景音,可現在,在得知這首歌的背景主題的情況下……
你問她,她他媽還敢嘲笑嗎?!
但凡膽敢嘲笑,你信不信就這導播室裡都得有人過去給她兩耳刮子啊!
……
“在穀底我常常夢見妹在歌唱,臉上掛著笑跟月牙似的……”
“所以我怕,我怕那砸向cx的燃燒彈,明天也會撕開家鄉的雲彩。”
“每次想到這,我眼淚是怎麼止,都止不住的流!”
“男勢必拿我之生命血肉,來守護你的歌喉!”
……
外人被歌聲,被內容,被內涵震撼到的時候,沈銘恩的延長還在繼續,那時的他臉上是莊嚴,是肅穆,哪怕跟他同台獻唱的人是姚淑璃,哪怕他們兩個在網絡上也是有大熱門的“銘璃c”,哪怕明明在舞台上隨便秀個恩愛撒個糖,都能收獲一波破天熱度……
但沈銘恩仍舊沒有選擇在這種時候搞那些。
因為這首歌的主題,不允許他那樣去搞……
《華語打歌中心》節目新一期的【說唱】這個命題剛出來的時候,說實話沈銘恩可以選擇的範圍很多,因為說唱風格的紅歌雀食不少,他原本世界裡的很多raer也都不傻,也都知道向祖國致敬……
那為什麼專門選擇了《小河淌水1952》這樣一首,明明在演唱風格方麵完全不占光,甚至沒有多少刻意的押韻,更完全不適用於舞台競技的歌曲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沈銘恩覺得,那些為國捐軀的先輩英烈們,必須得有人,用這種方式,去歌頌!
讓所有人銘記!
明星有流量,明星有熱度,現階段的沈銘恩不管乾點兒什麼,就是路邊上個衛生間都有人隨時關注著……
那麼沈銘恩覺得,自己作為這樣一位引領話題度的人,就該讓大家記起先輩們為我們做出的貢獻!
所有人今天所擁有的美好的一切,哪個不是先輩們努力得來的結果?!
誰都可以忘,父母、國家、先輩英烈,不許忘!
……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
姚淑璃尖細卻又高昂的嗓音傳出來,空靈到現場很多觀眾都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
她出色的音色、唱功果然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啊,還是因為沈銘恩說唱部分,渲染的實在是太到位了……
他那句“男勢必那我之生命血肉來守護你的歌喉”之後,馬上接一句空靈的“月亮出來亮汪汪”簡直不要太恰當啊好嗎!
【啊啊啊!!!】
線上直播間裡很多觀眾都忍不住淚眼婆娑,一整個被感染到了好嗎!
就這麼個舞台效果……
就沈銘恩舞台上那個眼神,那個狀態,那個對先輩英烈的致敬、緬懷……
你說!
節目組,敢特麼淘汰他嗎?!
“艸……艸!”
馬玲氣的真的是狂喊一種植物的名字啊!
是啊……
演繹《小河淌水1952》的沈銘恩,何人敢淘汰他?何人能淘汰他?!
有些時候馬玲也真的是忍不住佩服沈銘恩……
就是說,這小子有些時候找的角度,就特麼離譜,就特麼清奇!
像是上一期演唱《孤勇者》的時候向消防員蜀黍致敬,也像是本期演唱《小河淌水1952》,向先輩英烈致敬……
他最近真的是很少謳歌國家了,反倒開始向這些人致敬了!
雖然曲風並沒有再如之前歌頌親愛的祖國的時候那麼的磅礴大氣,但是……
那種曲風,卻偏偏非常貼合他想要歌頌的人!
而他歌頌的人啊,也如祖國母親一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也如歌頌祖國母親一樣,是無論誰,膽敢淘汰他,都要慘遭國家和人民的一致製裁的!
馬玲沒想到啊……
她是真沒想到,自己命題都特麼出到【說唱】了,他哈基恩還能寫出一首“紅”透半邊天的歌曲!
奇葩啊!
無敵了好嗎!
……
“1952年春幕,剛被做完了一通簡單的手術……”
“歸途到來時候,或得靠子鳴背我上路了……”
“我這大男人今天又架不住地哭了……
“指導員就這樣犧牲了,在我麵前把血然進了風裡。”
“那一刻衝上山頭的隊伍比平常百倍擁擠,因為指導員的餘音仍然唱在周圍每寸空氣裡……”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我身上那些彈孔疼痛,刹那間竟也全然忘記……”
“男曾是一名糊塗兵,斷沒想過為誰去拚命……”
“直到我看到cx人民,在悲霖苦難中呻吟。”
“而新中國剛正經地誕生出些許和平……”
“我不禁明白肩上有著什麼擔負……”
“是的,紅星的光芒,定會照亮整座山穀。”
“屆時,我會戴上那大紅花,搖下車窗……”
“看遠處洱海邊的月下,定有妹在為我歌唱。”
……
“1951秋幕”到“1952春幕”,時間的延續,那個時代家書的敘事方式,每一個字眼都仿佛裹挾著沉重的曆史感,包裹著每一位正在聆聽這首歌的國人。
彈孔、疼痛、指導員的犧牲、戰士們悲痛欲絕殺紅了眼的模樣,好多個畫麵仿佛隨著沈銘恩的歌聲完整的傳遞到了聽眾們的腦海裡……
沈銘恩的歌聲並不高燃,他的旋律也仍舊一如往常,可歌詞裡的背景故事卻在不斷延續,這一刻再高燃的旋律也沒有歌詞裡的“故事性”更令人上頭。
眼睛看到的,永遠沒有腦海裡想象的來的更戳人!
也因此……
無論是現場觀眾還是隔壁直播間裡看節目的那幫網友,亦或者是後台的歌手們、節目組的眾人,全都忍不住鼻尖泛酸,有種控製不住要落淚的感覺。
……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
歌聲隨著情緒不斷深入,說實話剛開始很多人聽姚淑璃這個演唱方式還會覺得是不是有點兒……俗?
確實,民族唱法本身來說沒有流行音樂受眾那麼廣,那麼受年輕人歡迎,很容易會被人覺得“俗”。
但無論誰都無法否認的一點是,民族唱腔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門檻高的同時,其唱腔也有著獨特的魅力。
像是在沈銘恩這首《小河淌水1952》裡,姚淑璃這一開始被一些年輕、浮躁的觀眾稱之為“俗氣”的唱腔,在隨著歌聲情緒渲染進入後,你會發現真的很應景,真的很和諧,真的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啊!
大段大段的ra詞雖然沒有任何刻意的雙押、單押,可是每一句結尾都會點題一般的點出“歌唱”的“妹”。
“妹”,是故事裡主人公拚儘一切都想要守護的人。
她的歌喉,新中國的美好未來,是支撐他一路衝鋒陷陣的最大動力!
而在這一刻……
“妹”的歌喉、“哥”的家書,仿佛全都具現化了一般。
那一刻……
一切,都那麼的震撼,那麼的深入人心。
那一刻,導播的鏡頭掃過每一位聆聽這首歌的觀眾,你會發現好多人的眼睛裡都閃爍著光芒,那是眼淚,是眼淚映照出的光芒。
……
“1952年冬至……”
“妹,相距一彆,足有五年,你從未對我有所吐怨……”
“現如今,我大概已無法當麵致歉……”
“那滿天戰機在我頭上密密麻麻地轟炸,身邊同誌也隻留得三人未有倒下……”
“但即便粉身碎骨,我也斷不會把這陣地給拋下……”
“我雖是個堅定地唯物主義者,卻也渴望來生能與你再相擁一刻……”
“若時光可以倒回,我想時針走的慢一些……”
“在太極山口,興許還能多瞧上你幾眼……”
“妹,那cx的高粱地,和家鄉一樣美……”
“金風拂過溪水,雲朵繞著山,就像翡翠……”
“我把那紅花,塞進了信紙給你,願它不會枯萎……”
“此生有你,無所遺憾。”
“祝世界和平,再無淚水!”
“新中國,萬歲!”
……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啊~”
……
通篇至此,畫下尾聲。
一首歌,幾段歌詞,哪怕采用的是最大限度篇幅的【說唱】風格,也並不能完整的將先輩的故事詮釋出來。
但能夠讓人銘記那段曆史,能夠激起大家的愛國意誌,也已然足夠。
空靈的歌聲落下後……
“……”
現場先是一片安靜。
待得沈銘恩攜手姚淑璃,共同向著台下,鞠了一個代表著結束的躬之後,現場的觀眾方才真正的意識到,他們的演唱,結束了。
片刻後……
現場逐漸有人站起身來,抬起雙手……
“啪啪啪……”
鼓掌。
這是自發的,是不約而同的,因為現場很多人下意識的站起身來鼓掌,壓根兒沒有看彆人,壓根兒不存在“跟風”這一現象。
著實是,被這首歌,給感染到,給震撼到了。
天知道那句“新中國萬歲”從沈銘恩的口中被用說唱的方式念出來的時候,大家有多麼震撼!
隔壁線上直播間裡,彈幕更是直接刷瘋了!
不光是那句【新中國萬歲】幾乎滿屏都是,下麵評論區更是有人做出這樣的評價:【這不是中國新說唱,這是新中國說唱!】
什麼叫說唱?
許是那些呼喊亂叫懟天懟地懟空氣,甚至於“臨時抱佛腳”這種煞筆玩意兒太多了,大家提起“說唱”,尤其是“華語說唱”,下意識的就覺得肯定是一群很low的東西,肯定聽得很尬很垃圾……
可沈銘恩今天,卻像是在用實際行動,刷新了每一位觀眾對於“華語說唱”的認知一樣。
讓大家知道,華語說唱,也可以很高級!
沈銘恩這首《小河淌水1952》通篇采用一種類似於“念白”的方式,說實話大家聽不出哪裡高級來,甚至如果那說唱圈子裡那套雙押、單押啥的玩意兒出來做對比,你還會覺得這首歌怎麼……那麼怪!
怎麼有點兒……四不像。
嚴格來說,沈銘恩的演唱方式也跟之前那幫不擅長說唱的前輩一樣,更像是在念課文……
可不知道為什麼,你聽他唱,非但不會出戲,反而會有種被他的歌聲感染的感覺。
大家並不否認,姚淑璃的吟唱背景音在裡麵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也不可否認歌曲內容非常抓人……
但沈銘恩的演唱,也總是給人一種很有東西的感覺。
就奇怪你懂伐?
這種奇怪不光是觀眾、粉絲聽到了,不少小黑子也聽到了。
有些時候咱們真的不得不佩服這些小黑子,他們竟然能夠在沈銘恩剛剛演唱完《小河淌水1952》,那麼紅,那麼震撼的場景下,出來抹黑。
評論區說著什麼……
【這啥啊,這叫ra?】
【一點兒都不押韻,一點兒都不協調,這叫說唱?】
【感覺連個單押都沒有啊……】
【歌曲內容不錯,可惜寫歌的人壓根兒不會寫,這要是給我家鴿鴿寫,感覺能勝他一百倍!】
……
不否定你的歌曲內容、內涵,專挑你能挑毛病的地方,類似於雞蛋裡挑骨頭,跟沈銘恩那句“建議你買不建議你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導播室裡,原本因為沈銘恩這首《小河淌水1952》質量高、節目效果震撼,深知此次同樣無法淘汰沈銘恩的馬玲,本是氣憤不已,可也就在這時候,眼角餘光忽的瞥見了不遠處的直播間彈幕……
當即眼前一亮!
“啪啪啪……”
當時,導播室裡,在牛導的帶領下,所有人都在為沈銘恩歡呼、鼓掌。
說句實話,現場如果說誰才是沈銘恩的“粉頭子”,那麼肯定當屬牛導了!
牛導此時真的快要佩服沈銘恩佩服到五體投地了啊!
從美聲的《我和我的祖國》,到戲腔的《萬疆》、粵語的《萬裡長城永不倒》,再到現在【說唱】命題的《小河淌水1952》……
你就說,還有什麼風格是他哈基恩不會的吧!
這小子著實是有點兒無敵了好嗎!
連音樂圈子裡鄙視鏈最底端的說唱風格,都能讓他唱的那麼發人深省,牛導都想替沈銘恩說上一句“還有誰!”了!
可也就在這時……
在導播室裡眾人都歡呼雀躍的時候。
一旁的哈基玲忽然張口來了一句:“他這歌……感覺不像是ra吧?”
聞言。
“……”
眾人紛紛一愣。
接著,臉上紛紛露出了怪異的神色。
大部分人聞言其實還真的不知道如何反駁,畢竟沈銘恩這首《小河淌水1952》雖然震撼,雖然發人深省,雖然歌曲內涵非常足夠……
但該說不說,它的那個風格吧,還真跟普通的ra風格歌曲有著很大區彆。
雙押、單押、跳押……等等那些隔壁某說唱節目上隨時都有的“技術指標”他特麼幾乎一個都沒有,通篇采用念白、讀課文一樣的方式,雖然給人一種很高級的感覺,但具體高級在哪兒,他們不懂,他們都不知道啊!
說不上來,又談何反駁?
沒法兒反駁,可不就著了馬玲的道兒了嗎!
“我感覺他這個不太扣題……”馬玲直言道:“這不像是ra,不像是說唱,我建議你們用不扣題的方式淘汰他。”
此言一出……
“……”
會議室內眾人嘴角是瘋狂抽搐啊。
“你他媽沒長眼是吧?”牛導忍不住掃了眼台下,說了一句:“你就看這場麵吧,我如果敢淘汰他,你信不信待會兒這幫人就衝上來連你帶我一起打了?”
是啊……
沒錯啊!
就沈銘恩剛剛演唱完《小河淌水1952》的這個時間段,就現在台下那個熱切、愛國的場麵……
那真的是絲毫不遜色於上次沈銘恩演唱《萬裡長城永不倒》的時候啊!
那時候魏梓翰人微言輕,喊了幾句鬼子語,直接被那群氣憤的觀眾打進醫院了……
節目組淘汰沈銘恩,在某種程度上可要比魏梓翰的苟叫更誇張!
你信不信這幫觀眾真的能把他們節目組乾碎的?!
“那他不扣題也是事實吧?”馬玲跟牛導爭論起來。
馬玲:“你¥……”
牛導:“你byd艸你¥……”
導播室內,一時間亂作一團。
也就在這個時候……
“talk flow!”
工作人員中,忽然有一道十分耳熟的聲音突兀的響起。
“……”
導播室內頓時隨之而安靜下來。
就連正在爭論不休的馬玲和牛導兩人,也都紛紛一愣,旋即轉頭望向發聲之人。
定睛望去,出言之人不是彆人,而是之前被牛導認定為“鳳雛”的徐倩!
麵對眾人目光,尤其是馬玲那凶惡的恨不能要吃人的目光,徐倩咽了口口水,這才解釋說道:
“這叫talk flow,是一種說唱技巧,其特點在於模仿日常說話的節奏和語調,使得說唱聽起來像是在進行一場對話或詩歌朗誦……”
“這種技巧適合敘事性強的題材,能夠使敘事性更加清晰,突出敘事性的同時,也對演繹者的要求非常高……”
“演繹者需要對節奏有非常深刻的認知,以實現似乎壓到拍子又似乎沒有壓到拍子的效果,總是就是很困難,很高級,很講究技巧的一種演唱方式。”
“沈銘恩的這首《小河淌水1952》,就是運用了這種方式,所以才讓人聽著那麼有感覺。”
徐倩話音落下……
馬玲微微一愣……
ber……啥???
你再給我說一遍!
啥玩意兒?!
沈銘恩這種不押韻跟彆人詩朗誦基本沒區彆的演唱方式,也特麼有名字,並且還特麼的……非常高級?!
你是認真的嗎喂!
沒等馬玲反應過來,反駁兩句,人群中忽然又傳出來一道清脆的男聲:
“off beat!”
馬玲:“???”
那特麼又是啥?!
你倆能不能說點人話!
ra聽多了是吧?不加點兒英文覺得不高大上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