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佛本是道(1 / 1)

推荐阅读:

“和尚?”

魏叔玉微微一愣,心裡暗罵一聲“臥槽”,沒想到礦上的事情,還是被人給盯上了。

“陛下怕是聽岔了吧,小臣礦上哪有什麼和尚,不過是一個自小脫發謝頂的道士罷了。”

魏叔玉一副長籲短歎的模樣,聽得李世民不由嘴角一抽。

“你編!接著編!莫不是要朕將那人拿來,你才滿意?”

李世民沒好氣地瞪了魏叔玉一眼,又看了一眼旁邊的李承乾,出聲道:

“這天下誰不知我大唐以道教為尊,就連四夷外邦每年都會遣人送來老子銅像以示供奉。

堂堂皇家產業,讓一個和尚紮在那裡,你就不怕惹來非議?就算你無所謂,那太子呢?他也可以什麼都不在乎嗎?”

聽到這話,李承乾心中一陣感動,甚至覺得有些不真實。

父皇居然關心我了!

這是真的嗎?

當下就開口道:

“父皇放心,兒臣不怕世人非議,兒臣……”

然而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就被李世民打斷道:

“你給朕閉嘴!一邊站著去!”

“哦……”

被李世民一罵,李承乾又找到了昔日熟悉的感覺,立即乖乖地站到一旁。

迎著李世民的目光,魏叔玉眼珠子咕嚕嚕一轉,突然笑了起來。

“陛下難道沒聽說過,佛本是道嗎?”

“嗯?”李世民眉頭微皺。

魏叔玉連忙將後世聽來的,老子化胡為佛,以及封神演義中,那幾個投奔西方世界的道家神仙故事說了出來。

李世民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什麼。

李承乾則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放光。

“師弟也真是的,有如此精彩的故事,為何不早點講來,出書成冊也好啊!”李承乾有些埋怨道。

魏叔玉心裡一陣苦笑。

佛道之爭,古來有之。

在沒有得到皇帝的許可之下,誰敢輕易站隊啊!

不過說到底,這東西不過是為皇帝服務罷了。

李唐王朝,為了證明自己出身不凡,再加上朝廷中原本就有許多道士出身的大臣,便認了老子做祖先,進而以道為尊。

可到了武則天時期,又為了力證自己才是正統,便自稱是未來佛米勒降世,順帶的,佛教也就水漲船高了。

思考片刻之後,李世民抬起頭來,嘴角帶著一絲笑容。

“你這故事倒是不錯,下次要是再與那些和尚論禪時,朕倒要拿這話噎噎他們!不過讓那和尚在礦上,終究不妥,回頭你去辦個手續,讓那人還俗了吧!”

“臥槽!讓唐僧還俗?那家夥還不和老子拚命了!”

魏叔玉心中一驚,旋即深深吸了口氣道:

“小臣講這個故事,其實是想向陛下說明一個道理,那便是不管是佛是道,誰能拿到解釋權,便能主宰這個世道人心!”

“解釋權?”李世民眉頭一挑,仿佛觸動了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

“沒錯,陛下試想一下,若是小臣將這東西,編撰成冊,大肆在民間傳播,您覺得,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魏叔玉笑著說道。

李世民緩緩點頭道:

“你這故事如此精彩,卻又淺顯易懂,怕是不出十年,這世上的和尚就要少掉一半!世人多半會覺得,既然佛本是道,那為何不從源頭修起?

何況道家相對於佛家來說,規矩少,管的也少,甚至有些地方還允許娶妻生子。

長此以往,怕是百年後,世人隻尊老子,而不知佛陀為何人了……”

李世民一邊說著,心思豁然開朗起來。

是了,這佛道之爭,與那學問之爭本是一回事。

世族大家擁有的,不正是對於學問的解釋權嗎?

他之前以為,想要奪下這個權力,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那些都是有著數百年傳承的家族,家學淵源,人脈甚廣,除非狠下心來,將那些世家齊齊毀滅一次,洗牌重新來過。

否則,朝廷永遠都會受到這些世家掣肘。

可現在,一個現成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隻要如同那“佛本是道”的概念一般,另辟蹊徑,將天下學問納入朝廷名義之下,久而久之,世人誰還會在乎那什麼“詩書傳家”的招牌!

“好一個顛倒黑白的手段!以天下眾人之口,收為己用,造勢攻伐,朕倒是小看你了!”

李世民回過味來,有些驚訝地看著魏叔玉,心中一陣感歎。

“這可不是什麼顛倒黑白,這個啊,陛下可以稱之為輿論戰!”魏叔玉在一旁解釋道。

“輿論戰……”李世民緩緩點頭,看向魏叔玉,忽然道:

“不知你這輿論戰,可否用於科舉一道呢?”

“啊?陛下什麼意思?”魏叔玉臉上疑惑道。

“都拜師了,還叫啥陛下!以後私下無人時,你與朕師徒相稱即可!”

李世民有些“責怪”地瞪了魏叔玉一眼,才開口道:

“朕是說打比方啊,假如想讓世上學子都以朝廷官學為尊,而非崇拜那些世家大族,你可有何辦法?”

李世民說完,臉上便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魏叔玉思考片刻,脫口而出道:

“這還不簡單,隻要陛下造出輿論,讓百姓知道官學的好處便可以了啊!”

“比如編造一個故事,說是一個百年傳承的世家子弟,整日隻知道研習那些世家經典,最後敗光家產,被活活餓死。

又比如一個十年寒窗的貧家子弟,機緣巧合之下,讀了幾本官學教材,立馬一飛衝天,嶄露頭角,成為了國家棟梁,保一方百姓平安。

再比如,說是有人檢舉,某一家的家學,其實是從另一家偷出來的,多少代之前,這家家主為習得經典,不惜當做臥底,反正怎麼不要臉,怎麼來,儘可能之汙名化,而朝廷的官學則是有皇室背書,乃是唯一正版……”

魏叔玉將後世商戰裡的案例,一波接一波地說了出來。

聽得李世民與李承乾全都目瞪口呆。

好家夥,這便是輿論戰的威力嗎?

竟如此厲害!

李世民聽完之後,緩緩舒了口氣。

雖說魏叔玉說的這些東西,聽著怎麼都像是天方夜譚,但其中的精髓所在,他卻是明白了的。

或者說,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至於汙名化這個東西,至少在學問上是不可能了。

畢竟朝廷官員教授的還是儒家的學問,在這一點上,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除非有一天,朝廷可以不以儒學而選任官員。

李世民輕笑著搖了搖頭。

這怎麼可能啊……

看著魏叔玉賊兮兮,一副打算開溜的模樣。

李世民不禁笑了起來。

“你小子,差點就被你糊弄過去了!

說吧,你如此維護那個和尚,到底是何原因?”

眼見被人抓個正著,魏叔玉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緊接著,他抬起頭來,一字一句地說道:

“弟子留下那和尚,是因為這地球啊,它其實是個圓的……”

“隻有那個和尚,可以有辦法替咱們大唐開疆拓土啊……”

魏叔玉說完,全場寂靜。

隻剩下李世民目瞪口呆的愣在那裡,以及李承乾拚命吞咽口水的聲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