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中國人一輩子都在考試,卻唯獨缺少了最重要的三節課:性教育,愛教育,死亡教育。這三種教育分彆對應了人的身體靈魂,以及存在的價值。
有這麼一個提問:[女兒17歲了還不知道皮帶不能扔進洗衣機,罵了她幾句有錯沒?]
有這麼一個回答:[請問有一個出了問題隻會罵人的媽,一個皮帶不知道從褲子上拿下來的爸,她從哪知道這些?]
某些重視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那還用教?你長這麼大連這些事都不懂嗎?但事實就是學校隻教怎麼讀書,但從未教過怎麼生活。”】
有這麼一句話: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
事實證明,那些沉迷學習難以自拔的學生,連豬跑都沒見過,他們沒有機會見,他們的一天天隻有學習和作業,成績和排名。
以至於到了生活常識嚴重匱乏的地步。
老百姓們隻有一句話:“學傻了吧?就這樣的,學業有成到了工作崗位能養活自己嗎?工資是一說,但連自己怎麼生活都不清楚,會很迷茫吧……”
“手忙腳亂!”
【“辦教育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育人,但是現在是怎麼樣呢?淡化了人,強化了分。
為什麼這麼說?教師忙著什麼?忙著造分,加班加點加練習。家長呢?追分逼分逼孩子。
學校做的不行,晚上回去還要加。主要是確實也沒辦法,他要評職稱拿獎金,所以離不開分。”】
有些人不知道是看明白了還是怎麼樣,說道:“終究還是人,全部是為了自己。”
“國家需要人才,老師需要評職,孩子呢?隻是需要成績嗎?但是 這個世界賦予他們的任務,就是成績!”
“除此之外的一切,重要嗎?重要!卻視而不見!”
【“說實話有些學生直到現在可能還分不清楚陰曆陽曆,搞不懂精量尺寸,更不知道東南西北怎麼去判斷,甚至就連乘坐高鐵都要查看教程。”】
古人們一開始的疑惑在此刻有了答案,難怪後世孩子連東西南北都不分,還真是沒有人去教他們!
真真是學呆子啊!
“得虧後世有缺德導航,要不那些可憐的孩子連出門都是問題……”
第(1/3)頁
第(2/3)頁
“我記得那導航叫高德啊。”
“反正他挺缺德的,不是叫人跳河就是跳崖。”
【“我們缺乏自由的思想,從小到大聽過最多的誇獎就是聽話。未來的夢想就是考上大學,考公考研。然而畢業後的我,看著前麵幾千人的競爭和個位數的工作崗位,突然想起10年前在地理試卷上寫下的答案:此地的優勢是擁有廉價且豐富的勞動力。”】
就連讀書人都覺得可怕、窒息。
“他們的人生路線是被規劃好了的。”
“他們也默認被規劃,並認為這條路線也是自己規劃的……”
“哎?好像被洗腦了的樣子。”
最後那句話又勾起了人們的記憶,“子彈時隔多年,命中眉心。”
“原來自己就是當年自己口中廉價勞動力的其中之一!”
評論區:【秋爽雪默[先生,或許讀書的意義早就變了,從以前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變成了現在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或許我們真的缺這三門課,因為我們生病了,還要擔心落下的學習。
被欺負了,卻不敢還擊。
愛過世界,卻不懂得愛自己。
受過高等教育,卻披上了孔乙己的外衣。
寒窗苦讀十年,卻被時代打上最差的印記。
先生,如果你還在的話,你能否告訴我,天下之大何為正法?]
鯨落:[他們總說:“笨鳥先飛。”卻又說:“槍打出頭鳥。”
他們總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卻又說“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他們總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卻又說:“這種考試不會考,不講了。”
第(2/3)頁
第(3/3)頁
他們都說:“學校就是你的家。”卻又說:“真把學校當你家了。”]
藤橋:[“先生,您看到了嗎?他們用您救人的方式殺人!”]
率土之濱華夏:[他們總說:“書讀成這樣還不如出去打工"”卻又說:“你這麼小除了讀書還能乾嘛?”
他們總說:“錢夠用嗎不夠的話就要。”卻又說:“怎麼用那麼快不是前幾天才給的嗎?”
他們總說:“這個年紀彆老呆家裡。”卻又說:“現在都幾點了你沒在家在哪裡?”
他們總說:“每次說你你就跟個啞巴一樣!”卻又說:“每次說你你就開始頂嘴!”
他們總說:“身體健康是第一位。”卻又說:“這麼點小病也請假?"
他們總說:“成績不重要,人品最重要!"卻又說:“成績不好人品有什麼用?”
他們總說:“繼續努力就行。”卻又說:“一看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名稱不酷感覺很弱:[“先生,您是為何而讀書?”
“為中國不被淘汰而讀書!”
————
“閣下,那你又是為何而讀書?”
“為不被中國淘汰而讀書。”]】
斷更作者禿頭:[不說話=啞巴 解釋=頂嘴 沉默=耍性子 不說話=賭氣 哭=矯情 不動=傻了 罵我時我在做事=不尊重 你說,我們到底要多“懂事” 才能得到他們的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