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很多老祖宗們是不理解的,比如唐代以後。唐朝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春節期間按單雙號上朝、休假。
於是春節期間就會出現這樣奇特的現象:官員們大年三十放假,大年初一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上班…
總的來說,唐代的幸福感僅次於宋代。
宋代是一言不合就放假
宋代作為假期最多的朝代,其明文規定一年法定休假68天,再加一個月的省親假,實際每年享有98天。
宋朝還把休假上升到禮製的高度,官員們不休假會被訓斥,因為不休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要休假回家多陪陪家人……(有誰羨慕了我不說)
到了元代:忽必烈認為生命在於工作!我愛上班!放什麼假?!
古人紛紛同情:“好慘的後世人!”
看到最後毫無征兆蹦出來的難題,他們重重歎口氣,“好慘的後世人呐!”
讀書人根本就沒管什麼調休問題,一門心思撲在最後那道題上,寫寫畫畫念念有詞……好像魔怔了。
數學大佬終於專業對上口了,“這個問題,不錯,你們是會繞的。”
那就淺淺分析一下吧……(略)
(彆看我,我不會)
評論區【東土大唐在逃三藏:答案是甲覺得乙的修路效率太慢,強令乙一天之內全部乾完[比心]】
人們看到這句話,感覺乙的怨氣比鬼都重,對了,憑什麼都調休了還要修路?
不是,大冤種都不帶這樣冤的,牛馬都沒有這樣使的。
領導,清明節不能瞎竄門,就消停點吧,你竄門還得人家修路接你,還得數你那些破雞兔。
多大仇多大怨?
【沙川的契魔者:[考題之前:放馬過來。 考題之後:把馬牽走]
花火:[還好你沒做出題老師,這個複合題太嚇人了。]
第(1/3)頁
第(2/3)頁
ghftfsgutg:[ 首先這個問題分為三個部分:(這個昵稱的寶子出來聊聊,我看到你的評論說老師講了。)
1.調休:甲雙休放周四五六,乙單休放周四五。
2.雞兔同籠:利用方程易得到10兔10雞。
3.修路:由於乙隻放2天,所以路隻能修(1/6+1/4*4/5)*2=11/15小於1,即路修不完。
綜上,清明假期結束後乙不能知道甲有多少雞兔,但是其實剩8隻兔,6隻雞。
另外我想說甲真能吃,一天一隻兔兩隻雞,乙純純苦命打工人,假期還要修路。
回複:評論區高讚的三個答案都不一樣……
回複:題出的不夠嚴謹,可以再完善一下,比如…(略)]】
老百姓們眨巴眨巴清澈不失愚蠢的大眼睛,“……所以,是這個答案嗎?”
不要騙人,俺沒文化。
讀書人拿著自己與評論不一樣的答案看了又看,比劃又比劃,“怎麼回事?”
數學大佬們同樣拿著不同答案,陷入了沉思。
有點子毛病。
大半夜困覺,魚念稚的腦子就是一團漿糊,她甚至連題都捋不出來,答案也沒看明白……
所以,過!
【終於懂為什麼要點三根香了】
眾人:“……點香?”
怎麼突然聊起正經的了?
【“終於懂為什麼要點三根香了,網友做了個夢,夢到自己看見鬼了,便坐下跟他聊了一會。”】
老百姓們皺了皺眉,“夢見什麼不好……”
第(2/3)頁
第(3/3)頁
“還聊上天了,看到臉沒啊?”
【“那鬼突然說自己餓了,讓網友給他裝一些貢品。網友裝了一碗飯,還按照鬼的要求插了三炷香。網友問:你們鬼要貢品裡有香才能吃飯嗎?
鬼點頭說:是啊,有香才能碰到貢品。
網友又說:那是不是可以隻放一根香。
鬼點頭說:可以。
網友又問:那為啥要插三根香啊?
然後就看到鬼,把其他兩柱香拔出來,當成筷子,開始往嘴裡扒拉米飯。”】
老百姓們腦子卡頓,“哎?是這樣的嗎?”
不是敬天、敬地、敬亡者嘛……
“她說的還挺合情合理的,我竟無法反駁。”
此時此刻,無言以對。
老祖宗們氣笑了,“比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是因為一個女人還能扯。”
評論區【白衣青蔥:[鬼:這下你明白了吧。]
不可能連這個也被用了[那那兩根蠟燭有什麼用?
回複:照明燈。]
我是鐘離的媽狗粉:[所以香兩短一長是鬼不滿意貢品把筷子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