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簡言之,就是將人頭稅攤入到土地裡,按土地納稅,而且所有徭役賦稅,全部歸在這一類裡,一次征繳,一年輕鬆。
對於交稅方式稍微變化,可以選糧食或者銀子。
稅收流程大大簡化,每戶隻按照自己擁有的土地數來征收。
打個比方廣南省有1千萬畝土地,1千萬人,一畝100元稅收,一個人頭100元稅收,田賦和丁稅總計收20億。
在保持20億的稅收不變的情況下。
攤丁入畝後,一畝地收200元稅收,人頭稅即丁稅取消,則田賦總計收20億元。
如果一個地主持有1000畝地,家裡有10口人,攤丁入畝之前,是納稅10萬+1千=101萬;
攤丁入畝之後,是納稅20萬。
如果一個農民家庭持有10畝地,家裡有5口人,攤丁入畝之前,是納稅1000+500=1500;
攤丁入畝之後,是納稅2000。
如果一個農民家庭沒有土地,家裡有5口人,攤丁入畝之前,是納稅500;
攤丁入畝之後,是納稅0。
要是以前按人頭來收稅,一家五口人共有一塊地,生了個孩子,或者娶了個媳婦,成了六口人,就得多交一份賦稅,但其實土地並沒有變多。
新政策實施後,新增幾口人沒關係,隻要土地數沒變,該交多少還交多少。
總結下來就是多田地的人交的稅變多了,少地的人交稅變少了。
新政繞開了難以解決的戶籍問題,朝廷隻要查清楚有多少土地,就可以征稅。
孫山正想得入神,忽然有人喊“徐國公帶著人去量度他家的地了。”
好不容易擠進來的宋鈞華扯了扯孫山,驚訝地問“孫兄,我們也去看一看。”
孫山疑惑地問“宋兄,我們去哪裡看啊?你知道徐國公的地在哪裡?”、
不過隨後一想,徐國公是金陵最大的地主,隨便走一走,都是他家的地。
宋鈞華無語地看了看孫山,覺得孫山有點像呆頭鵝,&nbp;沒好氣地說“孫兄,我肯定知道徐國公的地在哪裡,就算不知道,跟著人群去就知道了。這麼轟動的大事,金陵的百姓肯定出來看熱鬨。”
孫山一囧,覺得自己被新政的內容困擾了,看告示看得太入神了,弄得久久未能回過神來。
宋鈞華說得對,就算不知道徐國公的地在哪裡,跟著人群去就行了,又或者隨便抓一個吃瓜群眾,就能知道徐國公在哪裡量度土地。
旁邊的一位學子問“我們不去上課,跑去看熱鬨,教授會不會罵我們?”
宋鈞華白了一眼那位學子,無所畏懼地說“罵就罵唄,罵一下又不疼。這種熱鬨錯過,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孫山和那位學子對視一眼,宋鈞華果然是學院出了名的八卦舌躁男,隻要有八卦,都會衝在吃瓜的第一線上。
孫山看著宋鈞華興奮又悸動的樣子,等他回過神來,肯定會哭死。
朝廷是在割地主的肉,宋鈞華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地主呢。
不過這不是孫山該提醒的,等他回味過來自然會憂心忡忡。
一行人急匆匆地走出書院,途中還遇到不少教授,看來大家都不想錯過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場麵。
大家都想看一看徐國公是不是真的自我犧牲,成全聖上。
跟隨著人群,也不知道走了多久,&nbp;終於走到人流停止流動的地方。
一路上早就有人在維持秩序。
而維持秩序的並不是應天府的官差,而是徐國公的軍隊。
孫山心一凜,軍隊都出動,看來新政勢在必行了。
烏泱泱的人擠在一起,孫山又矮又瘦,哪能看到前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同行的崇正書院學子也看不到。
隨後大家看了看不遠處有個矮山頭,最後乾脆爬上去,找個高處往下看。
眾人找了個最佳的位置,遠遠地看下去。
土著宋鈞華指了指一個身穿緋色大袍的人說“看,果然是徐國公,想不到是真的。”
孫山定定地看向山底下,其中的一處聚集了不少人,一眼就能看到徐國公。
他身邊圍繞著不少少人,應該是應天府的官員。
等了好一會兒,忽然有人拿著繩索,有人拿著紙筆。
宋鈞華又說“看,開始丈量田地了。”
隨後問孫山“孫兄,你說徐國公為什麼丈量自己的地?他有多少地,查一查賬本就知道了。”
孫山狐疑地看了看宋鈞華,按理說不應該那麼傻白甜啊。
他都是舉人了,怎麼還問這麼幼稚的問題的?當初他是怎樣考上舉人的?莫非撞大運考上的?
朝廷怎麼會允許地主自己報田地的呢?肯定會派官家人一一登記。
另一個學子替孫山回答“宋兄啊,徐國公表麵是丈量自家的地,實際是要丈量天下的地啊。哎,看來新政勢必進行,誰都沒辦法阻止了。徐國公帶頭,後麵的人隻能跟上了。”
孫山點了點頭,非常讚同地說“新政一出來,徐國公就立即安排人來量度自家的地,看來”
孫山指了指天空“新政一定會推行下去的。徐國公這是以身試險。”
心裡想著新政實施這一過程,必然會受到反對勢力的阻礙,到時候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流血事件。
可能會有不少動蕩,孫山也有點不安。
另一個學子問“徐國公把自家的地量度完了,下一個會是誰啊?我家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呢?”
又看了看宋鈞華,問道“宋兄,你家的也要準備了,是躲不過去的。”
又看了看孫山問道“孫兄,你們廣南不知道何時實施呢?聽說由應天府開始,再到附近的府,你家那邊應該是最後一批了。”
孫山其實想告訴他,自家不過是小小地主,量就量了,他完全沒關係。
但這樣的話可不敢說,有點幸災樂禍的樣子,怕說出來,被人打呢。
孫山搖了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不過應天府都開始,我們那邊也會慢慢開始。”
有個學子低聲說“我聽說金陵不少家裡有當官的人聯合在一起,要上書給聖上。”
孫山早就料到這種情況,低聲說“新政看似是徐國公提出來,實際是聖上要實行的。就算上書作用也不會很大。”
眾人相視一眼,事實就如孫山說的那樣,明眼人都知道是聖上的主意。
徐國公隻不過是工具人而已。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