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噬惡演武,諸天除魔 > 第158章 內功發源,江湖人

第158章 內功發源,江湖人(1 / 1)

推荐阅读:

楚天舒當時心中的感受,是很神奇的。

從小到大,他一直都聽說,通靈開竅的比例,遠比拳師開竅的比例低。

之前穿越過去的世界裡,基本也是這種情況。

但是當前這方天地,內功是主流。

如果練內功的都是通靈開竅,那這個世界,通靈人簡直泛濫成災。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大家並不是自己想偽裝成武者,他們是真把自己當成武者的。

他們施展不出法術,他們多半也沒有見過鬼怪。

甚至,楚天舒親自和妙凡交手的時候,都沒有覺得對方的內力有什麼特殊之處。

就跟老家那邊,人們練出來的內力,感覺差不多。

他們是在通靈開竅之後,就拐了個大彎,把自己拐進了內力武者的路子上。

不過,老家那邊的內功,大致可以算是“煉精化氣”。

而這個世界的內功特色,應該算是“練神化氣”了。

楚天舒翻閱了南少林很多古老藏書,大致摸索出一條線索。

可能很久之前,此方先人踏入修行之際,大多入的是通靈開竅的途徑。

也是自然而然,順著養出念力那條路子走的。

他們可以展現出法術神通一樣奇妙的能力,但凡是走這條路子的人,都活不長久,喜怒無常。

他們的情緒容易大起大落,易癲狂,也易消沉,明明享有世人的崇拜,自殺者卻屢見不鮮。

活得稍長些的,又更容易陷入幻覺,出現呆滯、譫妄。

人們不斷的尋找出路,終於摸索出了在開竅之後,立刻培養氣感的手段。

不去追求法術的奇妙玄奧,隻專心於在體內流轉的“氣”。

如此流傳下來,後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培養念力了。

他們都早在養出念力之前,已經養出了內氣。

楚天舒了解這些東西之後,不免想到曾經困住自己的煙霞界層。

以他入界時的修為,都感受到巨大壓力,險些被暗流卷走。

功底淺薄的通靈人,隻怕很容易被汙染失常。

他們在本土成長,就算有加深念力的機會,汙染也如影隨形,確實是一條險路。

本土通靈開竅比例這麼高,應該受益於那煙霞界層的存在。

同樣是因為煙霞界層,讓大家走上了“練神化氣”的路子。

內功不像念力那樣敏感,就算在功底淺薄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受到多少影響。

楚天舒弄清這些事情後,就想到自己的《縱橫秘祝法》。

假如能把《縱橫秘祝法》後麵,多續上半本,講究如何把念力化成內功,應該也可算成武功吧。

等日後攢好素材,就能把這個推演一遍。

到時候前半部分,主講念力的內容,也如同得到最好的師長教導一樣,修煉起來,會詳實順遂得多。

更能夠使精氣神三者,都得以貫連,讓自己的念力修持,不再獨立於武道之外。

讓以前的修煉成果,得以直接繼承、發揚。

金剛定,垂天功,縱橫法,悉具自足。

但是,南少林的功法,立意潛力不夠高,又隻講了通靈之後怎麼練內力。

當世武人,並不知道,怎麼在有了念力之後,仍可轉化成內功。

楚天舒就算讀遍南少林內功,和《縱橫秘祝》拚湊到一起,中間也無法銜接起來。

這個就隻能靠自己來辦了。

來日勢力壯大後,可以設法搜集彆派秘籍。

而最近,他把《垂天神功》的入門篇,傳授給了少林這些練硬功的人。

因為自身情況複雜,不適合用來對比。

他準備看看一般人煉精化氣,培養出內力時,跟其他武僧裡麵“練神化氣”剛養出內力的狀態,有多少差異。

借此來找出“練神化氣”的真正關竅,加以推敲。

“阿彌陀佛。”

妙高和尚有點慚愧,“居士,那神功入門篇,我等都還未修出什麼成效。”

楚天舒狐疑道:“彆人也就罷了,兩位妙字輩大師,都還未修出氣感嗎?”

兩個老和尚對視一眼,都麵帶苦色,搖了搖頭。

妙積說道:“我等思來想去,覺得難以入門,倒也不僅是資質所限。這神功篇章,隻在入門階段,已頗為艱澀深奧,且立意極高,使人感覺到諸多道家玄理的韻味。”

“我等俱是佛門子弟,知見皆異,實在難以領會。”

楚天舒怔了怔。

他的功法經令牌推演後,宛如有頂級名師傳授,而且就算沒有令牌,他自小修行,也沒有什麼門戶之見。

畢竟《鬼門巫醫》裡麵,雜七雜八,道家醫術,佛家醫術都有,還有一些說不清何方教派的針咒之術。

巫醫注解,講究的就是一個“有用的先記下來”。

至於到底是怎麼產生效果的,到底哪家理念正確程度更高。

先彆管,把人救了就行。

彆的……相信後人智慧吧。

巫醫這一大係,發展繁雜遲緩,始終屬於旁門,出不了名門,可能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高的凝聚力,沒有整理出一條顛撲不破的脈絡。

但這也讓他們,不會迷信於任何時代的技術理念。

可謂是門戶之見最淺的一係。

“還有這種因素啊。”

楚天舒沉吟片刻,“行,等我想辦法改改,彆的拳法練得怎麼樣?”

一說到這個,和尚們可就來勁了。

看大家的神情,恨不得都給楚天舒演練一遍。

那麼多光頭攢動,踴躍積極的模樣,讓整個練武場,都更亮堂了幾分。

“那闖少林拳架中,好幾路拳架,眾僧都練得沉浸其中。”

還是妙高力壓眾聲,“貧僧不才,不但對那幾路拳架練得頗熟,對仙人勁,也有了幾分眉目。”

他走向大缸,口中說話。

“正所謂,抽坎填離,鉛汞相抱,比喻心腎剛柔之力,積柔成圓。”

妙高伸出手掌,五指運動,掌心泛起嫣紅,在大水缸外一抹而過。

水缸忽的一聲嗡鳴,內部的泉水,居然旋轉起來。

妙積見獵心喜,也走了過去。

“上善者,莫過於水,血與水俱為柔勁,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以血繞骨而行,以血催動骨力。”

妙積站到一口大缸側麵,伸手一拍。

這大缸一晃,碰到了另一口缸。

另一口缸中的水,突然炸起大片水花。

兩口缸中,水麵搖晃許久,陶缸卻都未破損。

楚天舒撫掌稱讚:“好!”

好家夥,垂天神功入門篇,你跟我說道家玄理太多。

這金蟾派道士的仙人勁,你們倒是練得挺起勁。

楚天舒懷疑,他們不是什麼道佛門戶之見在作祟。

而是硬功練慣了,從來沒想過自己能練內功。

要不要找點還沒練慣硬功的少年人來教一教呢?

但是,神功入門篇的難度,確實挺高。

馮建華當時說,有幾名中上資質的人學過恨天功。

可那個中上資質,是拿他自己,甚至是拿楚天舒來對比的。

“善哉,善哉。”

妙高喜不自勝,“以前真未想過,外門硬功,能練得如此剛柔自化。”

“近日得了居士指點之後,就如茅塞頓開。”

“這些功夫練到巔峰,也未必就遜於方丈他們的內功修為。”

眾僧都不自禁的點頭。

本來選拔神槍手的時候,這幫人裡,倒有大半都可以選進去。

不過,楚天舒看他們的底子紮得非常厚實,一練精妙拳法,可謂厚積薄發,短時間內能有明顯進步。

就算大半人修不成內功,先練一陣拳法,將來再去扛槍,戰力也會顯著增長。

故而把這些練硬功的和尚,全留在寺裡了。

硬功和尚們當時得知這個決定,並無怨言。

南少林內部,雖然不許出現明顯的歧視風氣,但是整個江湖都覺得外門硬功是粗陋功夫。

他們這些和尚還願意待在寺裡,日複一日的苦練,早就把性子磨練得十分堅韌。

等到楚天舒傳了他們幾路拳法後,這些和尚更是從“無怨言”,變成了狂喜。

遍觀南少林,這群人對楚天舒的擁護程度,必是最高的。

楚天舒也有心,把他們打造成一支耐力遠超尋常武僧的兵種。

“晨練並不適合太劇烈,你們該吃東西了。”

楚天舒笑道,“今早還是喝乳粥嗎?”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曾經接受牧羊女供奉的乳粥來恢複體力。

南少林的武僧,也有喝乳粥的傳統,不過,那些練內功的和尚大多飲食清淡,不喜歡乳粥的氣味。

而這些練硬功的,往往食譜更廣,食量也更大。

楚天舒嘗過一回之後,讓和尚們彆不舍得加糖。

現在乳粥味道要好得多。

楚天舒在山下灌了一壺茶水加糕點,現在倒也不介意再來一碗粘稠的香粥。

眾人一同去吃了早飯,又回到羅漢堂。

楚天舒就住在這裡,上午修煉,下午把神功入門篇刪繁就簡,接手外麵的消息情報,傍晚去武器作坊轉一轉。

這些日子,外麵的消息已經徹底發酵,轟動南方武林。

抗倭的大旗一豎起來,誰也說不出南少林一個“不”字。

至於外界的阻力,暫時還沒有滲透進八閩之地,南少林也沒有急於出擊,隻在這片地盤上先招募鄉勇,派出僧人傳授刀槍武藝,以求自衛。

官府的嘉獎已經來過數次,裡裡外外,打聽南少林的動向,都被妙凡他們遮掩過去。

還有許多士紳豪商,紛紛前來上香禮佛,捐香火錢。

楚天舒雖然隻關心練兵,不常去前殿,也經常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響。

這兩日尤為熱鬨,似是那些豪商之間,自忖單論香火錢,未必比過同行,因此換了花樣。

總要使些銀錢,雇傭附近大批鄉民,做出一副民間自發給南少林送匾額的模樣。

“沿海那裡,倒真有百姓自發感謝送禮的,但送匾……”

妙空禪師今日也在羅漢堂,坐在石桌邊,搖頭笑道,“左右也讓附近鄉民得了點銀錢,就不揭穿他們了。”

楚天舒好像在捏著毛筆走神,沒聽妙空說話。

但妙空話一停,他就接口道:“我看你其實很高興吧,香客絡繹不絕,美名傳揚四方,正是和尚的夙願。”

妙空念了聲佛號,笑而不語。

“官商民間,都在對南少林示好,但真正的明眼人,應該都在等待倭寇的反應。”

楚天舒說道,“有新的情報嗎?”

妙空斂了笑容:“聽聞陳祖七常在倭國活動,還曾遠航到西番蠻夷所在,如今究竟在何處,確實難說,但我們已經肅清八閩沿海,打擊了很多海盜幫派。”

“倭刀生意受到重創,他絕對會收到消息。”

和尚逐漸皺眉,“在我們的估算中,甚至在他出手之前,他那些個義子,就該有人先躁動了。”

“可是我們沒有探查到他那些義子的動向,難道真是想等陳祖七親自出動,畢其功於一役?”

楚天舒的筆,舔了舔硯台。

“我讓你們在所有消息中,模糊掉我的存在,你們做的很好。”

他思索道,“你說,會否是流雲府覺得,南少林擋不住倭寇的反撲,因此幫忙動手,削除一些倭寇的羽翼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總得讓鷸蚌爭得更狠些才行。

妙空眼神一動,正要說話。

楚天舒倏然抬頭,看向牆外,眼中毫光如輪,揚聲道:“這位朋友,你是混在敲鑼打鼓的隊伍中上山的吧?”

“但你脫離人群,繞到後山來的速度,可不是那些商人聘請的護衛能夠企及的。”

妙空麵露驚色,起身看去。

牆頭多出個黑衣勁裝的年輕人,看著不到三十歲,眉眼淩厲,薄唇淡色,腰佩長劍。

妙空沉聲道:“閣下何人,擅闖南少林?”

“南少林最近真是好大的聲勢,讓知趣人上山,明眼人靜等。”

年輕人聲音嘶啞,仿佛很久沒喝過水。

“但偌大的江湖中,除了這兩種人,總還有些彆的人。”

楚天舒平靜問道:“何等樣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