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嘍,來到一個書中世界對林千秋來說不是大問題,她不是那種會糾結這個世界是真是假的人。總的來說,她比較活在當下,而且很願意將自己的人生簡單化,而不是執著於複雜化、上難度。
更重要的是,那本書隻是一本娛樂圈題材古早少女漫,女主角是具有這個時代特色的少女偶像,男主角則囊括了富家少爺、娛樂圈前輩等。沒有任何奇幻元素,一切都很安全,安全的就像林千秋上輩子那個現實世界。
所以如果忽略那本少女漫的故事與人物,當自己就是穿越到了八十年代東瀛也沒問題。
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林千秋幾乎是立刻將‘古早少女漫’拋到了腦後,第二天還照計劃在外麵逛了一圈(這次搭電車去了繁華的都心)。依舊沒特彆好的賺錢點子的情況下,周六就像先前想的,去了長尾圍棋會所,參加他們的周末棋賽。
棋賽很簡單,因為要一天多打完,所以沒有循環積分賽,全都是淘汰賽,一局定勝負。而且比賽用時也相對短——報名參賽者總共是39人,打5輪比賽決出冠軍。下午打兩輪,晚上再打兩輪,第二天舉行決賽。
特意將決賽放到第二天,而不是周六延長營業,這也算是利用一次周末影響兩天的客流了。關注比賽的人就不隻是周六付錢進場,周日也會來。
“抽簽吧,哦哦,是11號對嗎?運氣很好呢,小姐,第一輪輪空哦。”老板看到林千秋抽出來的紙條,笑眯眯地說。
林千秋過來參加周末棋賽,交了1000円的報名費後,老板就讓她抽簽。她抽到了11號,而按照櫃台後掛著的晉級圖,紅色號碼是首輪輪空的——39人打5輪奪冠的話,第一輪就會有7人輪空,其實不算少,但要說幸運也確實是幸運。
林千秋謝了一聲,就閃到一邊等待棋賽開始了畢竟是圍棋會所的小比賽,雖然有日本特有的儀式感,業餘小比賽也做的有模有樣,但‘繁文縟節’什麼的就不可能了。基本上中午12點10分剛開門不久大家抽簽,12點半第一輪比賽就開始了。
第一輪比賽她輪空,就隨便在場中逛了逛,尤其在意能決出自己對手的那一盤,周圍逛了一圈後就站定在了這盤棋旁。這個時候雙方各下了二十多手,多少能看出一些東西了——不過也不一定,如果水平太低,又或者完全按棋譜下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都沒有‘東西’可看,那能看出什麼?
結果怎麼說呢,水平還是有的,畢竟能花報名費參加比賽,至少在常來圍棋會所的棋友中算是不錯的。考慮到此時日本圍棋水平,以及民間的圍棋熱度,在業餘棋友中水平不錯,至少就篩掉了真正的臭棋簍子。
可彆小看‘臭棋簍子’,能被說臭棋簍子,至少也是會下,多少懂一些的,隻是下的不算好罷了。
然而對林千秋來說還是太簡單了,她幾乎是速通了下午的那盤棋。
下午三點開始的第二輪,一個小時不到對方就投子認輸了——其實還可以更快的,對方在布局階段就處處漏風了,但因為是業餘棋手,反而沒那麼容易看清楚自己毫無希望了。於是林千秋隻得是陪著對方打譜,打到對方確定自己無力回天,這才算完。
完後時間還很早,林千秋去看了決定自己對手的棋局,覺得兩個棋手都中規中矩。
等到5點對手決出來了,她也就放心去商業街的小店吃飯了——懶得特意回家做飯,也是覺得棋賽獎金十拿九穩,就不在意在外就餐的小開銷了。
餐後消食散步,直到要開局了才趕回圍棋會所。
第三輪棋局,對手就像她之前判斷的那樣‘中規中矩’。林千秋也沒有出奇招,照舊是陪著打譜的一局,最後也是贏的對方摸不著頭腦——都照著定式來了啊,變化都下出來了,怎麼就輸了呢,而且還輸了這麼多?
第三輪結束,也就是準決賽了,包括林千秋在內,隻剩下4個棋手。也就是這個時候,新的對手才給林千秋留下了一些印象。她的準決賽對手沒有那麼‘中規中矩’,是個挺喜歡用騙招的,時不時就要藏一個小飛刀什麼的。
說實話,因為不熟悉這個年頭的某些定式、流行下法等(畢竟很多後來都淘汰,或者半淘汰了),所以她缺乏足夠的敏感度,還真會踩進有的騙招裡。但問題是,踩進去了也沒用,因為棋力和圍棋理念的差距,無知無覺也就平趟出來了。
甚至平趟出來後,她才後知後覺意識到,剛剛是飛刀。
這其實類似ai圍棋時代的普通職業圍棋手,遇到了幾十年前的頂尖圍棋手,圍棋理念上的領先並不一定能讓前者獲勝——後者一開始肯定會被一些妙手奇招打個措手不及,麵對從沒見過的東西也會有不適應。可是全盤經營下來,有的靠硬實力還是能贏。
贏了這局棋,時間已經到10點了,雖然總決賽的另一局棋還難舍難分著,但林千秋也隻是看了一眼就走了。她抓緊時間,趁著‘梅之湯’還在營業去洗了澡,還等到了媽媽下班一起回家。
林美惠知道她今天來得晚的原因,不過也沒多想。
林千秋以前就會下圍棋,但林美惠不知道林千秋之前的水平,隻當她是出於愛好去參加一個圍棋會所的小小業餘賽。而這又不是壞事,下圍棋在此時可是高雅有文化的活動呢!
得知林千秋可以參加明天的決賽,也隻是覺得業餘賽的水平不高——她不覺得這件事難得。此時的東京,線下商業街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一家小店自己舉辦的比賽,不就該是普通人也能獲勝的嗎?
於是就在這樣平靜的氛圍中,林千秋去參加了第二天的決賽。第二天決賽對手比她之前交手的棋手都要強,感覺上基礎很好,特彆有章法。林千秋懷疑他以前是院生,或者長期去圍棋教室、圍棋道場。
事實上也是這樣,當林千秋贏了決賽後,對方首先就建議:“真厲害啊,林桑,你還是國中生對嗎?我覺得你應該去棋院做院生。憑你的實力,定段也是手到擒來——我以前就是院生,這全都是肺腑之言。”
決賽對手比較年輕,二十出頭的樣子,幾年前是院生也不奇怪。
大概是對自己的圍棋生涯有很多遺憾,作為一個日本人,對方難得交淺言深地感慨了一句:“挺羨慕你們這種孩子的,聽說真正有前途的、能在職業圍棋界大放異彩的棋手,都是早早顯露出出類拔萃的天賦的。而且很多還格外厲害,能一邊考上職業棋手,一邊通過公務員考試,或者律師資格什麼的。”
“院生?職業?”林千秋嘀咕了一聲,下意識搖了搖頭。
她真的沒意向做職業圍棋手,上輩子最後放棄了這條路,表麵看是天賦不夠,實際更主要是熱愛不夠。這輩子的話,她都重生了,不說大富大貴,但隻要抓住時代機遇,要財務自由還是很簡單的。
這種情況下,她大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做、願意做的事,而不是圍棋這種要投入極大精力與熱愛的事業。
甚至就算是要搞第一桶金,也沒必要選擇成為職業圍棋,因為那實在是太慢了!
哪怕她現在就去做院生,也錯過今年的定段了。而下次定段是明年,就算明年一次定段成功,作為職業圍棋手要賺大錢,也有的等!剛定段的新人,很多大賽連參加外圍賽的資格都沒有呢!
拒絕職業圍棋歸拒絕職業圍棋,拿業餘小比賽的獎金還是挺高興的——拿到長尾圍棋會所周末賽冠軍的林千秋,也順利拿到了3萬円的獎金。扣除報名費1000円,一天半淨賺29000円。對比媽媽林美惠在‘梅之湯’打工,560円的時薪,可以說豐厚。隻不過這種好事不是天天有,不穩定。
林千秋也不好意思每周來蹲長尾圍棋會所的周末賽
“報名費總共隻有39000円,冠軍獎金是30000,能賺到錢嗎?”林千秋拿獎金的時候,和老板的兒子開玩笑——就是她第一天來時,那個讓她半價入場的看店少年,這兩天也算熟悉起來了。
“沒問題啊,因為周末比賽的原因,會吸引來更多顧客嘛。”老板兒子也是懂的,給出了很實際的解釋。這種比賽,報名費隻要能覆蓋獎金,以及人力、茶水等成本就行了,比賽吸引來的其他顧客,還有長期舉行周末賽塑造的圍棋會所的招牌,才是真正的收益所在。
就在林千秋和店主兒子說話的時候,店主在裝著獎金的信封下墊了一張傳單給她:“林桑,你的獎金對了,這是剛剛田中先生離開前留的,讓我替他轉交給你。是‘德享杯’的比賽宣傳單,看看吧,說不定你會有興趣呢。”
‘德享’是一個本土文具品牌,他們好像是讚助了一個業餘圍棋賽?田中先生對林家情況有些了解,見她先是賭棋,然後又參加圍棋會所的周末賽,就猜到了她可能是想賺錢——所以這是一份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