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泡沫時代東京文豪 > 2 霓虹物語1980(2)

2 霓虹物語1980(2)(1 / 1)

推荐阅读:

第二天上午出院的林千秋是自己回家的,林美惠過來為她辦了出院手續,就去上班了——林美惠在租房附近的一家錢湯幫工,雖然錢湯營業時間是下午3點到深夜11點,但準備工作是中午就開始做的。反而是營業時間過了晚高峰九、十點以後,她就可以下班了,之後都是錢湯本家在做。

林千秋走出醫院那一刻,‘時代感’撲麵而來,過去習以為常的景觀落到現在的她眼睛裡,就是複古。怎麼說呢,雖然是1980年的東京,這時候日本的經濟也發展的很好了,但除了都內最繁華的幾個區,其他地區感覺也和華夏兩千年初的小縣城沒什麼不同。

林千秋家住荒川區,這次住的醫院也在荒川區。而荒川區屬於‘城東區’,說好聽一些是‘庶民區’,傳承有江戶時代下町風情,說得不好聽就是半郊區了。

這裡和港區、中央區、千代田、新宿、澀穀、文京區這都心六區不是一回事,也和世田穀、目黑區、品川區、大田區這樣的城南傳統富人區完全無法比。至於城西杉並區和中野區,那也是人口蝟集的打工人住宅區,人口密度東京最高。印象中東京的高消費、高收入、高房租,基本也是從這裡來的。

而城北區的練馬、板橋、豐島、北區,倒是和城東區有點像了,但不完全像。城北區號稱平民區,這年頭還開發不足,存在感很低,反而落個清閒。城東區就不同了,陳舊且開發不足一結合,像是郊區和城中村的混合。

隻能說,還好是荒川區,而不是足立區,前者城中村的成分還多一些,後者在其他區的東京人眼裡,大概就是純郊區了。

一路轉過幾個路口,甚至遠遠看到了隅田川,步行有大概十幾分鐘吧,林千秋終於轉進了一個小巷子裡,巷子的儘頭就是林家現在居住的公寓了。公寓本身就是此時典型的廉價公寓,上下兩層,每層有5個房間可供出租,上下隻有室外樓梯,陽台也是室外互通的。

從室外樓梯上樓,靠樓梯第二間就是林千秋家了。林千秋拿鑰匙捅開了門鎖,就看到了一個可以說一覽無餘的房間。

“我回來了!”

——整個房間不算壁櫥是10疊大小,‘疊’是日本房間常用的麵積單位,源於他們鋪和式房間常用的榻榻米墊子。一個榻榻米墊子大小就是1疊,而1疊在多數地區都等於162平方米。

16平方米的房間,進門靠房間左,是玄關區,這裡還有鞋櫃放鞋子和雜物。右手邊就是開放式廚房了,當然,這種‘開放式’完全是無奈之舉,不然廚房放在哪裡呢?

右邊靠近廚房的就是用餐區了,有一個矮桌在那裡,對麵正好是一台電視機。有電視機不奇怪,此時電視機已經在日本完全普及了,何況作為首都的東京家庭?而且林家的這台電視機也是從舊家來的。

到這裡,正好用完了5疊的麵積。再靠裡的5疊,靠窗擺了一張寫字桌和一把椅子,旁邊靠牆還有一個書架。其他區域就空著,是用來晚上鋪棉被睡覺用的。過去林千秋和媽媽林美惠就在這裡打地鋪,至於哥哥林健太郎則在餐桌和電視機之間的位置打地鋪。

白天棉被收在很深很大,足夠住一個哆啦a夢的壁櫥裡,所以現在看起來倒不是很擁擠。

這樣的居住環境當然說不上好,要和其他租客共用廁所、洗澡則要去錢湯都不說了。一家三口住在一個房間裡,沒有一點兒私人空間,而且房子隔音不好,整座公寓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聽得清清楚楚,這才真正讓林千秋覺得折磨!

之前沒想起上輩子的事時就不習慣了,現在更是難以忍受!

林千秋歎了一口氣,打開了電風扇是的,在東京的空調已經頗為普及的當下,這座租房公寓是沒有空調的。東京堪稱酷熱的夏天,也隻能吹電風扇。

吹著電風扇,林千秋又在灶台邊的冰箱裡找了找,果然找到了媽媽留的午飯,是米飯和咖喱。

這應該都是昨晚剩下的,主要是看咖喱的狀態——為了省時省力,林家經常吃咖喱飯,一次可以多做一些,這樣就能連續三天吃咖喱飯了。所以林千秋判斷咖喱是新做的,還是第二天、第三天的,很有一手。

第二天的咖喱也沒什麼不好的,重新加熱的咖喱味道甚至會更厚味。所以林千秋加熱了米飯和咖喱,又倒了冰凍的大麥茶,倒也很舒服地吃了一餐。

就是咖喱的內容有些遺憾,除了洋蔥、胡蘿卜、土豆等經典蔬菜外,放的是豬肉,而且不多。相比之下,林千秋還是更喜歡吃牛肉咖喱。以前林家也是習慣放牛肉的,但境況不好後,基本就隻有豬肉咖喱了。

等到林千秋站在水槽邊洗碗時,她就已經考慮要賺一些錢了。畢竟家裡的經濟情況明擺著,她之前沒有辦法也就算了,現在有了上輩子的記憶,肯定是要出手的。不然,就算不在意吃的住的,也得考慮上學啊!

現在她剛剛讀完國三第一學期,還在義務教育範圍內,基本不花錢。可等到高中了,那就是非義務教育階段了,到時即使能考上公立學校,花錢沒那麼多,也是相對私立來說的。對比初中,依舊是不小的開支,是現在的林家很難負擔的。

對於骨子裡是華夏九零後的林千秋來說,初中畢業的學曆完全無法接受啊!就連高中都不行,本能覺得有辦法的話,怎麼也得考個大學上才像樣。

而如果有這方麵的堅持的話,林千秋就要抓緊時間想辦法了。畢竟她現在已經是國三的學生了,眼看著就要升學,而學期中更難賺錢,可以說這個暑假就是她最好的機會了(之後還會有寒假和春假,但寒假、春假都很短)。

那麼,80年代初的日本有哪些辦法可以賺錢呢?林千秋一下好像有很多想法,但仔細一想又都沒什麼可行性。這個年代想要發明什麼東西,搞什麼人無我有,對上輩子是普通人的林千秋已經不太可能了。至於說靠想法賺錢,她又拿不準哪些在現在的東京是適合的。

再說了,多數賺錢辦法都是要本錢的,即所謂的第一桶金。而她現在手頭隻有一萬五千円不到,是過去攢的沒花完的‘年玉’這夠乾什麼?

嗯,其實一瞬間林千秋腦子裡也閃過了一個不要本錢的賺錢辦法,那就是寫作,這是她這輩子的愛好和理想。

不過很快她就放下了這個想法,雖然有了上輩子的記憶,她更能把握‘時代脈搏’,估計寫通俗作品獲得成功的幾率不會低。但是,要寫出一部作品本身就得花不少時間,且萬一要是失敗的話,寶貴的時間可就浪費了!

她可以日後為了實現理想再走這條路,現在的話,還是先找一條更穩定的路吧

之後想來想去,始終沒什麼主意,林千秋就決定出門看看。或許出門看看這時候的東京,就能有所啟發,摸到賺錢的路子。想到這裡,林千秋將洗好擦乾的碗盤放好,又戴上遮陽帽,就又出門了。

稍微考慮了一下後,林千秋決定步行去附近的商業街轉轉——所謂商業街,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方便周邊區域居民生活的小市場。除開少有的出名的商業街,大多都很短,商店也沒有多少家。

林千秋家現租住在荒川區東尾久一帶,離家最近的商業街就非常普通,步行三分鐘左右到達的商業街,兩邊加起來也隻有十幾家商店。

當林千秋到了商業街時,大概因為是夏天中午的關係,這裡人非常少。她也耐不住熱,先到冰室買了一碗刨冰——相比起日後種類繁多的冰淇淋,刨冰顯得過於樸素了,不過味道其實也很好。

隨著刨冰機‘唰唰’運轉,這種老式刨冰機出來的刨冰和沙冰機出來的冰沙根本不同。沒那麼細膩,更有‘顆粒感’,口感上就要更加清爽。

“啊,請給我紅豆的。”林千秋見自己那一份兒快好了,一邊說著一邊從小錢包裡拿出硬幣。

製作刨冰的冰塊是凍的糖水,然後一般還會澆果醬或者紅豆沙。相比較來說,在小孩子中果醬更有人氣,尤其是草莓的,一直是人氣第一位。不過林千秋始終喜歡紅豆沙的,沒有上輩子的記憶時就這樣了。

冰室裡開著空調,林千秋吃刨冰的同時也蹭了空調,都有些不想走了——但還是要走的,走出冰室的一瞬間,熱氣撲麵而來,她甚至覺得不能呼吸了!

最近東京實在是太熱了!

但沒辦法,還是要看看的:雜貨店、五金店、文具店、粗點心店、酒屋、八百屋(蔬果店)、十錢商店(早期商品大都是十円每件,現在則指的是價錢便宜)嗯?忽然林千秋的視線停住了,在眾多普通商店裡,居然有一家‘圍棋會所’。

‘長尾圍棋會所’,紅色的立牌擺在店家屋簷下,還寫明了營業時間。平常是下午一點到晚上10點,周末、節假日是中午12點到晚上11點——嗯,沒毛病,圍棋愛好者平時也要上班,所以周末和節假日這種休息的日子,可以適當增加營業時間。

“圍棋啊”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林千秋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最後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走近了這家不算大的‘長尾圍棋會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