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計算樣品中殘留的碳14含量與衰變規律,推算出該刻石與其他刻石年代一致……”
“再測一遍。”
“教授,已經測了三遍了……這確實是原刻,不是後人惡作劇!”青年檢測員手裡拿著檢測報告,雖然也是一臉的恍惚,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另一位檢測人員也弱弱的開口補充道:“而且,該刻石的岩石成分與礦物含量,也與其他刻石完全一致,可以確定都來自同一采石場。”
最重要的是,這塊刻石是在所有刻石出土位置的最下層發現的!
也就是說,它理論上是最早被埋入的!
王教授似沒聽到,麵無表情的摘下眼鏡擦了擦,又戴上,重複道:“再測!”
檢測員張了張嘴,默默的再次將一塊刻石殘片放入了加速器質譜儀的樣品艙中。
現場再次陷入了一片詭異的死寂。
良久,六十多歲的考古學泰鬥,王老教授終於忍不住拍起了桌子,有些破防道:“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比起內容,我更在意字體,唯有這塊刻石用的不是小篆,而是秦楷!”李研究院一邊放大著屏幕上的掃描圖像,一邊表示讚同道:“所以還是有偽造的可能性的。”
“這倒不奇怪。”一直沉默的趙教授推了推老花鏡,說道:“秦統一後,小篆書寫繁瑣,那時已經開始嘗試簡化,先後有了隸書與楷書,鹹陽作為帝都,一些高級官員和學者也最早接觸新字體,這塊碑文用秦楷,隻能說這位要麼天賦異稟最先一批學會,要麼就是與楷書的推行有關。”
“諸位,這個不重要!重要的難道不是「南天門基地」、「解凍」和「三軍殲星艦」嗎?這都是什麼?!秦朝有這些玩意兒?!”平日裡不苟言笑的趙遠山教授指著拓片上殲星艦三個字,激動的手都在顫抖,“就算是古人幻想,也不可能超前到這種程度吧?!”
這簡直比科幻小說還離譜!
滿眼血絲的王教授搖頭,隻感覺自己的學術信仰都碎了一地,“秦朝時期根本不可能出現如此超前的思想,這些詞彙和概念也完全不符合當時的文化語境!”
“教,教授……這該不會是秦朝版的電信詐騙吧?噗……”憋笑快要憋到內傷的某實習生終於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在死寂的室內格外突兀。
麵對一眾大佬的死亡凝視,小王連忙咳嗽了一聲,一臉正色的解釋道:“咳,我的意思是,這和網上那些離譜的詐騙話術,簡直一模一樣,所以……”
“詐騙?!”老教授努力平複了一下情緒,歎道:“兩千多年前的人刻個石頭就為了騙我們2000塊錢?!”
況且,秦朝的貨幣單位有「銖」,有「兩」,有「鎰」,但絕對沒有「元」啊!
元是現在的貨幣單位!!!
這也是眾人覺得無比荒謬的原因之一。
再看屏幕上的「後世的君子,你們好啊,我,北地郡首富,秦始皇身邊的大紅人,我其實並沒有死,我在南天門基地有100噸黃金,隻要你給我轉2000元助我解凍,我明天就上奏始皇帝,讓你統領三軍殲星艦!」這句話,越看,眾人也越是覺得窒息!荒謬!
簡直是不忍直視!
荒謬無比!!!
這句話,比說徐福找到了長生不老藥還離譜百倍!千倍!!萬倍!
這絕不可能!!!
“萬一呢?萬一是真的呢?”有人突然開口,神色有些不自然的說道:“要不找找看?”
眾人:“……”
真的?
什麼是真的?
是那一百噸黃金?
還是那個北地郡首富沒死?秦始皇也沒死?
再就是隻要轉2000元就能統領秦始皇的三軍殲星艦是真的?
……
集體的沉默中,屋內的所有人幾乎都在同一時間接到了一通電話。
不多久,一間特級保密會議室內。
數十名來自國家航天局、科技部、文物局、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地質學家、天文學家、材料學家等相關領域的領導和頂尖專家們全都齊聚於此。
凝重到有些詭異的氛圍中,林院士一臉沉重的說道:“各位,經檢測,這塊刻石確實是秦代的。”
這話一出,會議室內的氣氛越發的詭異了。
“既然刻石是真的,我提議立即開展專項探索!”航天局總工程師趙誌明率先打破沉默,沉聲道:“雖然目前沒有證據,但我們不能忽視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秦朝的科技水平或許遠超我們想象。”
“且刻石上提到的南天門基地,與我們現在的南天門計劃名稱相似,這難道僅僅是巧合?”
“就算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們也應該嘗試,畢竟人類的重大發現,往往始於大膽假設。”
深空戰略局副局長揉了揉太陽穴,開口道:“我讚同,即便刻石上寫的九成九是個笑話,探月工程至今也未發現任何相關跡象,但我們不能因為內容離奇就否定一切……”
“僅因為一段真假未知的文字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李將軍眉頭緊鎖,“風險太高了!而且目前我們的航天任務排期緊密,嫦娥係列探測器都已有明確科研目標,若貿然改變計劃,可能會影響整個探索進程。”
“探索計劃必然需要巨額資金,錢從哪裡來?”財政部長看著所有人,問道:“是壓縮其他項目的預算,還是申請專項撥款?如果最終一無所獲,如何向國家和人民交代?”
“這塊刻石的年代雖然沒問題,但問題在於,這位「北地郡首富」當時還隻是九卿之一,掌管的也是外交與一座學府,最重要的是,當時的秦朝也正處於百家剛剛爭鳴的時候,科技還沒有爆發式的噴發,就連冶鐵技術都還不是太成熟,她哪來的「殲星艦」概念?”秦史專家李教授有些激動的說道。
“除非,她接觸過某些超前的思想!”科技史研究員張教授開口道:“在她之前,墨子和公輸班都曾致力於研究能飛行的器具,還有鄒衍的大九州說……”
“但那都是理論!”李教授忍不住打斷了他的話,說道:“當時一個九卿官員,憑什麼能把這些幻想變成刻在石頭上的計劃?還詳細到要人轉賬才能解凍?”
“或許……這位女官是故意刻下這些荒誕內容,來憧憬當時某些不切實際的科技幻想?”有人遲疑道。
“可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她要留下自己的名號?就不怕後人當真?”有人歎氣。
“嗬嗬,也許她就是在等我們當真。”張教授忽然笑了,“如果兩千年後真有人按她說的去做,甚至為此登上月球,這不正是她留給曆史的最大玩笑嗎?”
眾人聽此,先是一愣,隨後紛紛搖頭苦笑。
所以,結論是……這位北地郡首富女士,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科幻段子手?
會議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
一直靜靜聆聽中軍委張老這時也緩緩開口,說道:“我理解大家的顧慮,風險確實存在,但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這種敢於探索未知的勇氣。”
“此次,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不是盲目行動,而是以科學為依據,以謹慎為前提。”
“無論結果如何,這次探索都將是我們對曆史、對未來的一次鄭重回應。”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會議最終達成了共識。
那就是由錢院士牽頭,組建一支跨學科的頂尖研究團隊。
其中,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負責深入解讀秦時的所有相關文獻記載,儘可能尋找任何與之相關的蛛絲馬跡。
天文學家、地質學家以及人工智能專家則利用月球的地質構造、天文現象、並通過大數據分析,整合各方麵信息,構建尋找模型,預測秦南天門基地可能存在的位置。
在探測技術方麵,也需要研發新型的探測設備。
要利用更高分辨率的雷達探測技術,對月球背麵的熔岩管洞穴進行全方位掃描,尋找異常的地質結構或信號。
同時,開發能夠在狹窄複雜的洞穴環境中自主導航、探測和取樣的小型化、智能化探測機器人。
如今國家已經在月球背麵的熔岩管洞穴內建成了占地一點二平方公裡的3d打印工廠,為了提高尋找效率,這個基地設施也是必須充分利用起來的。
為確保不遺漏任何可能的線索,在尋找過程中,也得采用網格化搜索策略,先將月球背麵的目標區域劃分為若乾個網格,按照順序逐一進行探測和排查。
而此次行動,名為——尋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