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威風凜凜,坐在首位。
雖然他並不是在場實力最強的人,但他的地位卻是最高的。
因為秦瓊和樊虎是莫逆之交,當初樊虎起兵他們就在一起了,如今更是被封為濟南王,又有幾個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呢?
當然了,這些都是次要。
如今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拿下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讓這兩個國家付出應有的代價。
他們膽敢出兵。幫助薩珊王國對抗大夏精銳,這便是自尋死路。
現在薩珊王國已經不複存在,那他們當然要調轉方向,將這兩個國家拿下。
如果大夏就此罷手,留有餘地,恐怕會讓其他的勢力心存僥幸,他們會覺得大夏並沒有這麼強大,同時來挑釁大夏。
與其等到日後發生這樣的問題,倒不如此刻果決一些,直接覆滅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以此立威。
讓天下諸國明白,與大夏為敵的下場。
目光平靜掃過,秦瓊這才說道:
“諸位,這一戰我們已經徹底覆滅薩珊王國。
如今那薩珊王國之主,自刎於城樓之上。雖然還有一些殘兵敗將,卻不足為患。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便是覆滅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
當初本帥統領大軍,進攻薩珊王國,可他們卻出兵前來支援,共同對抗我大夏精銳。
或許他們以為,三國聯合起來戰力非同小可,我大夏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可是我大夏,怎會受到這些外族的威脅?任何人膽敢冒犯我大夏,膽敢與我大夏為敵,就隻有一個結局。
大食國和拜占庭帝國在兩個方向,所以本帥決定,我等兵分兩路,各自負責一國,將他們徹底覆滅,不留餘地。”
秦瓊說的很直接,並沒有含糊其辭。
他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由他和伍雲召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分彆對付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將他們好好教訓一番。
大夏精銳擁有足夠的實力,無懼任何挑戰。或許樊虎派遣伍雲召趕來支援,也是這個目的,以免秦瓊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當伍雲召聽得秦瓊之言,沒有任何猶豫,他很快點了點頭,說道:
“秦元帥說的沒錯,既然他們主動挑釁我大夏,自然不能手下留情。
若是不將之嚴懲,以儆效尤,天下人又將如何看待我大夏?”
在場眾將亦是紛紛表態,他們躍躍欲試,鬥誌昂揚,不管敵軍再怎麼強大,他們也不會心生畏懼。
大夏精銳的自信,來自於他們的實力。i他們經曆過無數場戰鬥。就算敵軍兵強馬壯,人多勢眾,也改變不了最終的結局。
大夏精銳能夠覆滅薩珊王國,就一定能夠覆滅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
因為這兩個國家,和薩珊王國並沒有什麼差彆,可他們卻認不清楚現實。
他們覺得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就有一戰之力,就能夠對抗大夏,但這無異於癡心妄想,大夏的實力並沒有他們想的這麼簡單。
在聽完眾將的意見之後,秦瓊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眾將並無異議,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他朗聲說道:
“看來諸位都沒有問題,那此事就這樣決定了。
本帥和伍元帥各自率領一路大軍,同時,本帥會分出一半神機營,交給伍元帥統領。
希望我等兩路大軍,都能夠一鼓作氣,橫掃敵軍,全勝而歸。”
伍雲召神色鄭重,他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
“秦元帥所言極是,此戰我大夏精銳,定然能夠所向披靡,凱旋而歸。”
雙方很快商議妥當。
接下來也沒什麼可猶豫的,除了留下一些人統籌薩珊王國的事務,他們便可全力以赴,對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動手。
曾經這場戰鬥,和拜占庭帝國、大食國並沒有任何關係。
可他們非要參與進來,他們主動選擇與大夏為敵,那大夏就絕對不可能手下留情。
雖然說這一路的戰鬥並不輕鬆,但大夏精銳並無頹然之意。
他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不管對手再怎麼強大,也無法消磨他們的意誌。
在大軍休整之後,秦瓊和伍雲召,各自率領麾下大軍,朝著目標而去。
不管拜占庭帝國還是大食國,都是威震一方的強國,他們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可他們麵對的是大夏,是所向披靡的大夏精銳,這注定是他們的噩夢,也是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前所未有的絕境。
當初他們心存僥幸,與大夏為敵,現在就算他們後悔莫及,也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全力以赴,調集兵馬和大夏精銳殊死一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勝算依舊渺茫。
——
拜占庭國王在派出大軍,前往巴洛城支援後,心中仍舊有些忐忑,他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變故,隻是莫名的心有不安。
大夏精銳的實力,實在是超出他的想象,為什麼天下會有如此恐怖的軍隊,這個對手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如果早知道大夏精銳的強悍之處,他肯定不會選擇與大夏為敵,隻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他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已經太晚了。
他終於能夠理解,那時候大夏使者為什麼如此自信,他確實有這樣的底氣,因為大夏精銳的戰力,不是他們能夠揣測的。
有時候,拜占庭國王也會心生好奇,這大夏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他們的軍隊如此強悍,他們的士卒這般英勇?
在傳言之中,大夏無比繁華,但有些的東西沒有親眼目睹,終究難以想象。
隻可惜大夏太過遙遠,他也不可能親自去大夏走一趟,注定無法看到那繁華的景象。
對於接下來的局勢,拜占庭國王也沒有任何底氣。
當初三國聯軍百萬之眾,都被大夏精銳給擊潰,他雖然調遣數十萬兵馬,趕往前線支援,希望拖住大夏精銳,穩住局勢。
但能不能成功,仍舊尚未可知。
大夏精銳的戰績太過匪夷所思。
明明他們隻有十萬兵馬,在人數上處於劣勢,偏偏能夠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令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