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將聽得秦瓊之言,也是紛紛點頭,他們並沒有著急。
因為這場戰鬥,他們勢在必得,沒有人能夠阻止大夏精銳取得勝利。
就算薩珊王國準備充分,他們想要死守巴洛城,儘可能的拖延時間,但是大夏精銳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現如今,因為神機營彈藥不足的原因,他們沒有直接發動攻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怕了敵軍。
隻是因為他們不想付出太大的傷亡而已,他們不僅要覆滅薩珊王國,更要大獲全勝,避免無意義的死傷。
程咬金看了城樓上,嚴陣以待,忐忑不安的守軍,笑著說道:
“恐怕此刻敵軍還以為,我們是怕了他們,那就讓他們先高興一會兒吧。
等我大夏援軍趕到,再一鼓作氣將之拿下,也好讓這些蠻夷之輩,知道我大夏的厲害。
就算他們聯手又能如何?想要擊敗我大夏精銳,可沒有這麼簡單。”
程咬金還真不是在大放厥詞,他之所以敢這樣說,正是因為如今的大夏精銳,實力足夠強大,並且戰績足夠彪悍。
已經擊敗了眾多敵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曾經的薩珊王國,是那麼的不可一世,他們根本沒把大夏放在眼裡,他們以為自己的實力,能夠輕易應對大夏。
可他們太過高估自己了,也根本沒有想到,大夏會如此果決,為了一些百姓,竟然直接和薩珊王國撕破了臉。
大夏精銳殺進薩珊王國之後,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不斷取得勝利。
如今的大夏精銳,仍舊沒有掉以輕心,他們保持著足夠的警惕,不管麵對任何對手,他們都會全力以赴取得勝利。
想要阻攔他們,可沒有這麼簡單。
眾人目光灼灼,鬥誌昂揚,等援軍抵達之時,就是薩珊王國的末日。
不管這薩珊王國傳承多少年,曆史有多悠久,都無關緊要。因為在這世上,實力才能決定一切,弱者隻能接受命運。
正常情況下,大夏當然不會以強欺弱,這對於大夏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可是薩珊王國他們,非要自尋死路,他們主動招惹大夏,那就怪不了任何人了。
——
此刻在城樓之上。
薩珊國王看著城外虎視眈眈的敵軍,頓時麵露憂慮之色。
他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他自然是明白,大夏精銳的恐怖之處,他現在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狂妄自大,他很清楚,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對手。
他們現在已經到了窮途末路,薩珊國王也無法確定,他們還有多久的時間?
如果大夏精銳當真發動攻勢,他們能夠堅持多久?
他心中根本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甚至於他能夠想象到,麵對大夏精銳的猛攻,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必將敗得一塌塗地。
不過越是在這危急時刻,薩珊國王反而冷靜下來。
他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自亂陣腳,哪怕希望渺茫,他們也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更不可能束手就擒。
他們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因為一旦薩珊國王徹底覆滅,那時候什麼都無濟於事了,他們也改變不了任何東西。
在城樓上看了一會兒,薩珊國王忽然麵露疑惑之色,他不解的說道:
”敵軍這是什麼意思?他們似乎並不準備攻城,難道他們還有其他打算?”
薩珊國王顯然猜不到,此刻的大夏精銳正在等待援軍的抵達,到時候他們補充了彈藥,便會一鼓作氣,向薩珊王國發動猛攻。
隻要大夏精銳拿下巴洛城,那薩珊王國將再也沒有反抗的餘地。
他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在薩珊國王周邊的那些大臣,他們聽的薩珊國王之言,也是反應過來。
當他們確定,大夏精銳確實沒有發動攻勢的打算時,頓時麵麵相覷起來。
有大臣麵露猶豫之色,他不太確定的說道:
“陛下,難道是這大夏精銳,看我城中兵多將廣,防守得密不透風,所以不敢冒然攻城,他們想要與我軍對峙。”
這名大臣做出猜測,雖然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的援軍尚未抵達,可是先前潰敗的兵馬,儘數聚集於城池之中。
三方聯軍仍舊嚴陣以待,他們並沒有掉以輕心,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場戰鬥的重要性。
其他兩國的兵馬,都已經得到命令,他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協助薩珊王國,守住巴勒城,不惜一切代價。
要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達,那時候他們就有扭轉局勢,重整旗鼓的可能。
先前那場大戰,三國聯軍敗得一塌塗地,他們在大夏精銳的攻勢麵前損失慘重,百萬大軍折損了一半。
但是,哪怕隻剩下一半兵馬,也有四五十萬人,他們防守在這座城池之中,皆是嚴陣以待,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雖然說,現在這場戰鬥,和拜占庭帝國、大食國沒有任何關係。
可是一旦薩珊王國徹底覆滅,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也討不到任何好處,他們必將直接麵對大夏精銳的進攻。
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自然不想讓大夏精銳將戰火燒進他們的疆域,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大夏精銳擋在此處。
儘可能地拖延時間。
在場有不少大臣,都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們無法確定,大夏精銳到底意欲如何,或許正如最開始那名大臣所說,如今大夏精銳,看城中兵馬嚴防死守,所以也不敢貿然進攻,隻敢在城外安營紮寨對峙。
雖然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薩珊國王聽了之後,卻是眉頭緊皺,他總覺得這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此之前,他們聚集兵軍精銳在薩珊王國都城嚴防死守,可是大夏精銳卻沒有手下留情。
在那火炮攻勢之下,薩珊王國守軍完全沒有反抗之力,他們的防線被大夏精銳直接衝破,敗得一塌塗地,都城都就此丟失。
也正是從此戰開始,薩珊王國徹底失去了與大夏精銳正麵對抗的可能,薩珊國王才不得已,向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國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