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朝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見一見這些金榜題名的讀書人,畢竟他們的加入,將會為大夏的發展,增加新的活力。
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眾人各自散去,他們拿著朝廷發放給他們的官服,還有身份證明,各自離開。
至於他們接下來要前往何處,朝廷自有安排,同時因為路途遙遠,樊虎也令人準備了隊伍,護送他們前往目的地。
畢竟需要這些人任職的地方,自然不是那些繁華所在,位置多少有些偏遠。
如果讓他們自行前往,萬一路上發生什麼變故,那多少有些得不償失,倒不如將之組織起來,一起送走。
這些進士離開皇宮時,內心仍舊是無比的激動。在樊虎的鼓舞下,他們宛如被打了雞血一般,熱血沸騰。
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或許接下來,他們會去往遙遠之地,這一路上注定不會輕鬆。
可是想要名留青史,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哪有這麼簡單?
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先前科舉上的較量已經結束了,他們將會在這裡,進行下一輪的競爭。
包括朝堂上的群臣,也是陸續離去。
樊虎將房玄齡和杜如晦留了下來,此刻魏征還在河北之地,處理世家拆分之事,這件事情至關重要,自然不能懈怠。
也隻有魏征才能處置妥當。
畢竟,魏征跟隨樊虎已久,是在大夏尚未建立之時,就一路追隨他的老臣,地位足以震懾這些世家大族。
同時,魏征可不是那些卑躬屈膝之輩。
他絕對不會因為世家的地位,而有半分忌憚,既然他已經得到樊虎的命令,自然會全力以赴,做好這件事情。
現在的大夏,早就今非昔比了,這些世家大族,如何能夠與大夏相提並論?
如果他們沒有自知之明,非要與大夏為敵,必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等到他們後悔之時,那就為時晚矣了。
不過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會發生。
因為如今的世家大族,早就經受了現實的毒打,他們再怎麼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
樊虎的強大,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如果他們繼續與樊虎為敵,必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到時候,整個家族徹底覆滅,根本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如果說,在崔家主動向大夏投誠之前,他們也能做出選擇,或許局勢不會如此被動,但是現在,一切木已成舟,他們根本沒有考慮的時間了。
反正,魏征在河北之地,過程頗為順利,並沒有受到任何阻礙。
他代表的是大夏朝廷,代表的是樊虎,隻要這些世家之人,沒有喪失理智,就絕對不會招惹。
對於這件事,樊虎也頗為看重,因為他也知道世家大族的重要性,這些世家大族存在,注定會給大夏的發展帶來極大的阻力。
唯有將之進一步削弱,甚至徹底覆滅世家,才能讓大夏的發展一往無前,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時機。
當初的樊虎,也不曾料到,崔長明竟然會如此果決。當他的信送到樊虎麵前時,樊虎也是覺得始料未及。
但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一切都將結束。
那時候,世家之人的勢力衰微,再也無法對大夏造成任何影響,也不可能阻止大夏的崛起。
樊虎也就能全力以赴的推行改革,將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實現,讓大夏變得更加強盛,讓大夏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當這一切深入骨髓,深入所有大夏百姓的腦海,後世之人再想要改變,想要恢複過去的統治,無疑是癡心妄想。
曆史的潮流,根本不是他們能夠阻擋的。
很快,樊虎的目光就落在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身上,他麵露微笑,緩緩說道:
“二位愛卿覺得,今日這些士子表現如何?”
其實房玄齡和杜如晦,也算是通過科舉崛起,才能夠出現在樊虎麵前,將自己的才華展現。
雖然今時不同往日,情況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他們確實有資格做出評判。
麵對樊虎的詢問,二人倒也沒有含糊其辭,房玄齡便是拱手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今日這些士子,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比起往日更加出眾。
畢竟如今我大夏蒸蒸日上,蓬勃發展,這些士子也擁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他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其實與大夏的發展,也是脫不開關係的。”
房玄齡和杜如晦,自然不是等閒之輩,他們的才能非常出眾。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屆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比起他們那時,整體實力會有不小的提升。
但眾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他們也參與到大夏的發展之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如今大夏能夠如此強盛,這其中自然少不了他們的功勞。
他們作為朝堂的一員,如今追隨樊虎建設大夏,他們也希望大夏能夠變得更加強大,這就是他們的目標。
也是他們的成就體現。
聽得二人之言,樊虎笑著點了點頭,其實他也是這樣想的。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如今的大夏讀書人,經過幾年的積攢,他們的成績比往日更加突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的能力,就一定比杜如晦那個時期更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和準備。
所以,他們能夠考出更好的成績。
接下來,他們能夠走到哪一步,能夠取得何等成就,就要看他們自身的本事了。
反正樊虎對他們充滿期待。
如今的大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們作為大夏的一員,也將再次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未來是那麼的值得期待,樊虎絕對不會停下腳步。
就這樣,樊虎微微點頭,認真的說道:
“現如今,他們通過科舉已,經是我大夏朝堂的一員,希望他們能夠給朕一些驚喜。
日後之事無人能夠預料,但是朕相信,我大夏一定會變得更加強盛,一定會不斷茁壯成長。”
這是樊虎對大夏的美好期盼。
——
科舉結束之後,長安城終究是恢複了平靜。
當然了,這隻是相對於往日的讀書人,實際上長安城還是那麼的繁華,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賈往來於此。
他們帶來天下各地的貨物在長安城內進行交易,這裡是整個大夏的中心,也是周邊諸國的中心。
甚至有不少外族,帶著貨物來到此處,讓他們看到長安繁華,眼中滿是驚歎之色。
這樣的場景,是他們在外麵見不到的,若非親眼目睹,他們根本無法想象,大夏竟然繁華到這種程度。
這長安城,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這才是真正的盛世,他們所在的地方和長安比起來,實在是太簡陋,太陳舊了。
對於長安的繁榮強盛,樊虎也有著絕對的自信。自古以來,中原之地就富庶無比,根本不是其他地方能夠相提並論的。
而這絕對不是結束,這也不可能是長安城的巔峰,因為隨著時間推移,這裡隻會越來越繁榮。
樊虎還在推行改革,大夏絕對不會就此止步,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如今大夏百姓,對樊虎充滿信心,他們無比支持樊虎,他們堅信隻有樊虎,才能帶領大夏崛起,才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正因為無數百姓心中充滿期盼,他們擁有著對未來的希望,那麼他們就會沿著這條道路不斷向前,最終取得成功。
讓大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說,樊虎對外族的態度,一直無比強硬,任何外族膽敢進犯大夏,他們選擇與大夏為敵,那樊虎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他一定會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但是,如果這些外族願意友好交流,那樊虎還是可以網開一麵的。
當然了,這隻是暫時的,以後會發生什麼變故,還真無法預料。
畢竟樊虎的首要目標,那就是保證大夏的發展以及強大。
如果大夏的實力,無法擁有主動權,那他自然會采取應有的手段。
而不會熟視無睹。
他作為大夏之主,肩負著的責任,自然不是其他人能夠揣度。
現如今大夏周邊,已經完全安穩下來了,不管是高句麗還是突厥,以及西域三十六國等外族,全都臣服於大夏。
他們已經被大夏精銳所征服。
所以,此刻能夠來到這裡的商賈,大部分都是從更遠的地方趕來。
他們或許聽說過神秘東方的故事,卻不曾親眼目睹,唯有他們真正來到這裡,看到這一切才會知道。
以往的傳聞,還是太落後了。
現在的大夏,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哪怕是極西之地的帝國,他們如今也無法和大夏相提並論。
畢竟如今的西方還沒有崛起,羅馬的餘暉即將散儘,而大夏卻是朗朗升起的新星。
更彆說,還有樊虎這等英明之主統領,這意味著雙方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絕對不是輕易能夠彌補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的西方諸國,根本想象不到,樊虎的目標有多麼匪夷所思。
他們覺得,已經無比繁華的大夏,在樊虎麵前,隻是一個而已。
他接下來,還會采取更多的政策,做更多的事情,推動大夏不斷向前,實力不斷提升。
可以說,現在的長安城,已經是海納百川,各地之人皆是聚集於此。
他們有人是來此遊曆,也有人經商貿易,反正他們的目標各不相同,卻又為長安城增添了一份色彩。
可以說,這隻是大夏繁榮發展的一部分而已。從這縮影之中,能夠看到如今的大夏正在走上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樊虎沒有操之過急,他仍舊有條不紊地推行大夏各項政策。
毫無意外的,他的這些改革,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讓百姓對他更加支持。
很多朝廷政令,最終結果根本無法預料,但樊虎不一樣,他所推行的種種,卻能讓天下百姓切實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正在變好,他們擁有更多的期盼。
他們能夠看見更美好的未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不斷追隨樊虎。
每一個人,都和大夏利益相關,他們都是大夏的一份子,唯有大夏變得強盛,他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明確了這個目標之後,就沒什麼可猶豫的了。
雖然說,在這個過程中,也難免發生一些預料之外的變故,但總體來說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大夏欣欣向榮,一切都井然有序。
包括那些世家大族,也已經徹底接受了現實,他們在魏征的主持之下,已經完成了拆分。
從此以後,昔日強盛的五姓七望,再也不複存在,他們都被拆分成若乾個小家族,遷往大夏各地。
至於世家嫡係,則是陸續來到了長安城,樊虎倒是沒有對他們斬儘殺絕,畢竟這些世家對於大夏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
隻要他們願意配合,就可以留有餘地。
世家之人不是傻子,他們當然能夠看清楚現實,他們知道如今的大夏,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
如果他們不擺正自己的位置,必將後悔莫及,畢竟就憑他們現在的實力,根本不需要樊虎親自出手。
隻要樊虎一道命令,調遣大軍而來,就能將他們輕易鎮壓,從此連傳承都將不複存在。
解決了這件事之後,樊虎心中也少了一樁顧忌,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在此次科舉之中,就有很多人都是世家培養出來的,這些世家子弟他們的才華,確實不容小覷,為這場科舉添色不少。
可以說,隨著時間推移,以往的那些反對勢力,已經逐漸銷聲匿跡。
除非他們想要自尋死路,才會招惹樊虎,否則他們的選擇隻有一個。
那就是臣服。
而這一日,樊虎正在禦花園演練武藝。
雖然說,他如今的實力早已冠絕天下,無人能敵,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懈怠,哪怕登基之後,他也會經常來此演練武藝。
哪怕提升有限,但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就算他的身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他絕對不會忘記,自己是從何而來,又經曆了什麼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