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或許是這件事情,在現在看來有些麻煩,也有些得不償失。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在數十年上百年之後,這些土地將會成為大夏牢不可分的一部分,這才是他的真正目標。
如果這些土地,在大夏強盛之時選擇沉浮,在大夏衰落之後又脫離出去,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對於如今的樊虎來說,開疆擴土反而隻是次要的。
他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大夏變得更加強盛,讓大夏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這個基礎上,大夏繼續向外擴張,才是正確的道路。
如果肆無忌憚的對外征戰,顯然是不符合大夏的利益,這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就算如今大夏國力昌盛,無懼任何挑戰,也沒有任何敵人能夠擋住大夏精銳的攻勢,卻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打下這麼多地方,卻無法形成有效控製,反而會讓大夏束手束腳。
與其麵臨如此困境,倒不如先緩一緩,等大夏穩定發展,再做這件事也不遲。
反正隻要大夏的國力足夠強大,那他們就始終掌握主動權,不管麵對任何敵人,也無所畏懼。
在和房玄齡商議之後,樊虎再度下令,將杜如晦等人召集來此,畢竟科舉在即,他也該好好準備一下,該出什麼題目了。
很快,負責科舉事宜的群臣,來到了大殿之中,他們看著樊虎,顯得異常恭敬,不敢有半分懈怠。
畢竟以如今樊虎的威望,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手到擒來,不會有任何阻礙,也沒有任何人敢與樊虎作對。
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或許樊虎的有些作為,在其他人眼中看來並不正確,但是最終的結果,卻讓天下人明白,樊虎這樣做並沒有錯。
所以,當樊虎交給手下人完成的任務,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樊虎一起商量,這個時候樊虎也不會表現的太過強勢。
畢竟樊虎也有自知之明,他的優勢是來自未來的見聞,但很多事情,他未必就比當世之人辦的更好。
因為任何事情,想要實施下去,都要因地製宜,不可能他隨隨便便一句話,就把問題全都解決了。
這時候,朝中大臣他們的作用,自然不能忽視。一個政策能不能合理有效的推行下去,就要看這些臣子,能不能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如果樊虎無比堅決,他決心已定,那他們也不必阻攔,隻要全力將之做好即可。
樊虎的目光在前方掃過,他看著在場群臣,緩緩說道:
“諸位愛卿,再過幾天,就到我大夏第二次科舉了,此次科舉,對於我大夏來說,也是一件盛事。
畢竟先前第一場科舉,雖然影響非凡,人才眾多,到那時候天下尚未一統,江南學子無法趕來赴考。
這一次,才是我大夏一統之後,舉行的完整科舉,相信此次科舉會無比熱鬨,也會有眾多人才湧現。
所以此事絕對不能懈怠,朕找你們過來,便是為了出題之事。相信諸位心中已有計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朕也就不廢話了,這場考試朕不希望有太多魚目混珠之輩,既然是科舉,自然是為國選才,唯有才學出眾者才能脫穎而出。
同時,諸位應當也知道,朕推行科舉,考教的不隻是四書五經,更是數理知識。
這些考題的難度,比起往日必須要有一定的提升,畢竟當初科舉,很多事情沒有進入正軌,所以朕也沒有難為這些考生。
但現在,大夏立國數年,科舉也來到了第二屆,總不能像先前那麼簡單。
朕相信,雖然考題難度上升,但是以我大夏人才濟濟,一樣會有很多人脫穎而出,為我大夏的發展添磚加瓦。”
樊虎說到這裡,眾人自然明白他想要做什麼。他們沒有任何異議,反正樊虎交代了,他們隻要認真執行即可。
樊虎讓他們負責出題之事,無疑是表示對他們的重視,他們自然不能辜負對樊虎的信任。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若是這件事情辦的好,說不定還能獲得樊虎進一步的提拔。
——
可以說,如今重視科舉的,不隻是樊虎一人,如今長安城內的這些書生,他們都無比的迫切。
他們希望能夠在這次科舉脫穎而出,能夠金榜題名。
不過,具體結果如何,還是要看他們考出來的成績如何。
有樊虎在此,自然沒有他們渾水摸魚的機會,如果有人敢挑戰他的底線,那就休怪他不留情麵。
短短幾天,時間飛快過去,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那些書生期待著科舉的到來,但朝廷一方,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如今的科舉,經過這幾年時間的完善,已經不像第一次那樣草率了,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這場考試實在太過重要,關係到無數人的命運,此刻趕來長安城參加科舉的這些讀書人,也很明白這個道理。
沒有誰敢心生懈怠,除非說,他們並不打算入仕為官。每個人的選擇各不相同,這倒也無法強求。
可以說,最近這幾天長安城內的這些讀書人,倒是格外努力。
不管他們在其他地方是否懈怠,此刻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了,正所謂臨陣磨槍,不光也亮,總得做點什麼。
或許他們此刻的努力,就能為他們帶來一線機會,這也是尚未可知之事。
轉眼間,便是來到了科舉前一天的晚上。在各家客棧之中,都已經住滿了人,毫無疑問這其中的客人,絕大多數都是前來參加科舉的考生。
有人群聚集,他們麵露振奮之色,顯得有些激動,雖然說科舉尚未開始,但是他們的內心,卻難免有些惶恐。
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正因為他們知道科舉的重要性,才會如此認真,才會如此緊張。
如果他們當真熟視無睹,不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那就不會這麼緊張了。
有人激動的說道:
“諸位,明日就是正式科舉了。如今長安城內,聚集考生眾多,也不知有多少人能夠金榜題名,我等又是否能夠在那榜單之上,真是令人蠢蠢欲動啊。”
旁人聽得此言,不由得啞然失笑,接著說道:
“兄台所言極是,這場科舉比起第一屆科舉,隻會更加激烈,我等想要金榜題名,那就必須全力以赴。
我們為了這次科舉,準備了兩年時間,這次機會自然不能錯過。誰強誰弱,就在考場上見真章吧。”
眾人皆是鬥誌滿滿,沒有人甘心就此失落,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他們唯有全力以赴,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弱於人。
而在眾人中,有著一道身影,他正是先前在一處讀書會中的馬兄。
至於他的全名,則是馬周。
此刻馬周麵露唏噓之色,他回想自己這一路上過來的經曆。
他的起點比一般人都更低,因為在場讀書人,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出身,可是馬周所在的家庭,連寒門都算不上。
隻能說是貧苦的農民。
但是正是在這起點之上,馬周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學習提升,他的才華已經勝過很多人。
可就算如此,他想要獲得成功,想要更進一步,依舊是癡心妄想。
因為他的起點太低了,他隻是農家子弟,根本無法和世家相提並論。
那時候朝堂基本上都在世家掌控之中,馬周對此無可奈何,他隻能接受這樣的命運,對此他多少有些絕望。
不管他才學再怎麼出眾,他的門第不夠,就無法獲得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隻能成為彆人的門客。
這樣的生活實在是令人絕望。
然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天下大亂,大夏崛起,天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變化之中,讓馬周看到了希望,讓他擁有了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
其實在此之前,馬周也完全沒有料到,樊虎登基之後,竟然會厲行改革,讓這天下變得截然不同。
曾經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已經被打落凡塵,他們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張狂。
在這種情況下,寒門書生崛起,甚至於尋常百姓,一樣能夠通過科舉入仕為官,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選擇。
隻要他們能夠把握住機會,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他們的人生將會截然不同。
不過,想要通過科舉金榜題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前來參加科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可以說是,天下各地的才子,紛紛聚集於此,他們皆非等閒之輩,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成功。
其實馬周的想法也差不多。
最開始,他學習的自然是四書五經,但是在科舉出現之後,他便是全力以赴的學習理科。
雖然他出身低微,但是他不願讓自己的未來 在他人掌控之中,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科舉就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就算這條路無比艱難,競爭也是無比激烈,但是每到最後一刻,誰又知道結果呢?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他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這些天來,他沒有半分懈怠。
他相信自己,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那接下來,便是科舉考試了,或許會有許多人才,在此脫穎而出,但是誰又能確定,他不是其中一人呢?
彆看馬周是農民出身,但他心有鴻鵠之誌,他的學識極為廣博,才華極為出眾。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身份,恐怕他早就出人頭地了。
當然了,就算現在能夠走出這一步,也不算太晚。
如今大夏蒸蒸日上,蓬勃發展,他能夠成為大夏的一員,能夠在其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那他也得償所願了。
作為大夏的一員,天下人都能夠感受到,這幾年時間大夏發生的變化。
恐怕誰都沒有想到,在大夏一統天下之後,才幾年時間,天下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天下的讀書人也有了上升的渠道,包括那些工匠,也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本領,為大夏發明創造出更多的器械以及用具。
隻要他們所發明創造之物,對大夏有利,能夠推動大夏的發展,就能獲得朝廷的賞賜,甚至於比科舉更加直接。
當然了,並不能因為這賞賜極高,就覺得這件事情很簡單。
任何一條路想要登峰造極,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隻是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重視工匠。
但是樊虎卻彆具一格,他清楚的意識到這些工匠的重要性,或者說這些工匠掌握的技能,對大夏還是很有利的。
他要的,不是那些墨守成規的匠人,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開創,來發明,來推動大夏的技術發展。
如今沒有人知道,這條路的終點是什麼,但是樊虎卻無比確信,大夏將會因此變得更加繁榮強盛。
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大夏的崛起。
聽著眾人的議論,馬周並未參與其中。
因為現在科舉尚未開始,再怎麼振振有詞,也無濟於事,等到考試開始之後,才是他表現之時。
他抬頭看向窗外的天空,眼中滿是期待,他好不容易才來到這裡,機會已經擺在他麵前了,能不能抓住,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他自己了。
他的家人,都在期待他能帶回一個完美的結局,他自己也不想辜負自己這些年的努力。
以馬周的出身,他想要取得成功,付出的東西比其他人多得多。
包括那些寒門讀書人,他們被稱為寒門。隻是因為他們的家族曾經興盛,如今沒落了,可是他們底蘊仍在。
所以他們培養一個讀書人的成本,遠比農家簡單的多。
而馬周能夠在這個起點不斷向前,甚至比絕大多數人都出色,已經很不簡單了。
事實上,自從馬周來到長安城的這段時間,他的名聲已經相當響亮。
因為他的才華極為出眾,同時也擅長指點他人,很多人都曾向他請教,他也沒有敝帚自珍,而是十分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