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第566章 科舉在即(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可以說,等到大夏更加繁榮,更加強盛之時,或許樊虎還會再舉行這樣的宴席。

他這樣做,就是要讓天下人看到,如今大夏的發展以及強大。

因為有些東西,終究是無法想象的,必須讓世人看到大夏的強勢,這才是最顯而易見的道理。

就像此刻,長安城內聚集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經能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如今的大夏正在蓬勃發展,和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樊虎還將沿著這條路繼續向前,他要開拓出更美好的未來。

當然了,樊虎並沒有操之過急。

他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時間,如果操之過急,急功近利,就會像楊廣一樣,落得國破家亡的結局。

如果真說楊廣的作為,是否有利於天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他能把這些事情做成,未必沒有好處,雖然說他的本意未必是為國為民,但是最起碼他做的事情,並非毫無作用。

隻不過,楊廣本就視天下百姓如草芥,他一心隻求私利,他好大喜功,必定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根本不知道,百姓所凝聚出來的力量,如此驚人,完全顛覆了他的想象。

就算楊廣是大隋之主又能如何呢?

他人心儘失,眾叛親離,哪怕沒有樊虎,他的結局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反正有楊廣的教訓擺在這裡,樊虎當然不會重蹈覆轍,他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問題出現,再著急忙慌的來解決,那時候就晚了。

以後會發生什麼變故,樊虎無法預料,因為他不可能長生不死,終有一日他會死去。

那時候的大夏,是由其他人掌控,未來的命運如何,豈是他能夠說的準?

但是他相信,隻要自己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為後人指明方向,那麼大夏的發展就不會停止,隻會越來越強。

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會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會成為華夏曆史上,最榮耀的時代。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如今最重要的,自然是這場滿月宴。

在這宴席之上,眾多百姓看著這些美味的菜肴眼神火熱,同時他們也是在此小心議論著,抒發自己的想法。

隻見其中一名男子,麵露感慨之色,說道,幸好如今大夏有陛下,否則也不知我們過的是什麼生活。

當初楊廣那昏君,剛登基便是大動乾戈,耗儘民力,若非陛下起兵,如今的天下恐怕也是水深火熱。

作為長安城的原住民,這些百姓對於楊廣當初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曆曆在目,他們當然不會忘記。

那時候,楊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在城中大開殺戒,任何人膽敢反抗他,膽敢非議篡位之事,他都不會手下留情。

雖然說,楊廣此舉取得了成效,最終長安城內,再也沒有人敢說他的壞話。

但毫無疑問,從此之後他變得臭名昭著,百姓就算不說,但他們心中對楊廣也是頗為不滿。

讓百姓慶幸的是,楊廣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太久,因為樊虎崛起,他統領大軍橫掃天下,將不可一世的楊廣打的節節敗退,最終徹底覆滅。

天下百姓逐漸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而在長安城內的百姓,他們也是如釋重負,對於他們來說,如今的結局已經很好了。

他們能夠感受到大夏正在蓬勃發展,將會走的越來越遠,當初的大隋看著很強盛,但是他們的生活卻算不上多好。

對此,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因為這種事情,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朝廷但凡下發什麼政令,他們又能怎麼樣呢?

就算這些政令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也隻能接受這一切,因為他們隻是平民百姓,想要與朝廷對抗,無異於癡心妄想。

可是,自從樊虎上位以來,他所推行的種種政策,皆是有利於天下,有利於百姓,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夏的發展。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可以說如今大夏,能夠變得如此強盛,都是因為樊虎的緣故。

他們內心充滿期待,他們相信這隻是開始而已,相信有著樊虎的統領,未來的大夏,一定能夠走得更遠。

一定能夠變得更加強大,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大夏的崛起。

旁邊之人,也是紛紛開口附和,他們對於如今的生活無比滿意。

像他們這些百姓,往日根本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大夏推行科舉,就算他們現在沒有這樣的才學,但是他們可以從此刻開始,培養自己的子孫後人,讓他們的後輩參加科舉考試。

如果說,他們後輩之中,有人天資聰穎,能夠通過科舉,那麼他們整個家族的命運,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就是樊虎給出的機會。

甚至於,他們也不需要參加科舉,他們之中如果有人能夠發明創造出先進之物,能夠推動大夏的發展,同樣能夠獲得朝廷的賞賜,拜官封侯皆不在話下。

同樣能夠讓家族更進一步。

總之,樊虎已經把選擇擺在他們麵前了,能不能抓住機會,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畢竟這種事情,也無人能夠幫助他們,樊虎不可能隨隨便便給他們加官進爵,這自然是不符合大夏的利益。

必須讓他們做出足夠的貢獻,能夠推動大夏的發展,這才是樊虎所期待的事情。

雖然說,這兩條路都沒有這麼簡單,想要成功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但是眾人皆是無比期待。

就算希望渺茫,但終究還是有一線希望,隻要他們不斷嘗試,不斷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那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是連半點機會都沒有。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大夏立國以來的第二次科舉了,這次科舉同樣無比重要。

當初樊虎宣布科舉之時,召集天下人前來參加科舉,可謂是震驚天下,無數人都為之震撼。

那些寒門子弟,皆是趕來長安城中,他們也希望,能夠把握住這個機會,能夠脫穎而出。

曾經入仕的渠道,皆在在世家大族的掌控之中,尋常寒門子弟,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樊虎完全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將這條路擺在他們麵前。

哪怕競爭無比激烈,想要金榜題名,絕非隨便說說就能做到,但是終究有人能夠通過這個渠道,成為大夏的一員。

他們能夠在大夏,展現出自己的才華,為大夏的發展添磚加瓦。

上一次的競爭,已經很激烈了。

說起科舉之事,眾人皆是記憶猶新。那時候,曾經不可一世的世家子弟,同樣前來參加科舉。

因為那時候的世家,同樣麵臨樊虎的壓製,他們的處境早就截然不同。

不管曾經的世家威望多高,地位有多高,此刻在樊虎麵前,都不值一提。

既然樊虎確立了這個規則,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競爭,確定誰能夠入仕為官,那他們也隻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畢竟他們根本無法反抗樊虎,當初有人想要這樣做,最終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整個家族都灰飛煙滅。

這就是與樊虎為敵的下場。

但是,就算樊虎手段如此強硬,卻沒有太多人反感,準確的說,隻有世家之人反對樊虎。

但是對於天下百姓,天下讀書人來說,他們卻是無比的支持。

曾經的世家實在是太張狂了,他們真以為自己地位有多高,他們完全不把百姓放在眼裡。

包括朝廷的官吏,甚至連天子都不放在眼中,如此狂妄自大之輩,又有多少人會對他們有好感呢?

當初的世家大族,雖然受到讀書人的推崇,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的威望,以及他們所掌握的權勢。

對於那些寒門讀書人來說,他們想要獲得成功,想要擁有成長的機會,也隻能投靠世家。

哪怕他們並不情願,也彆無選擇,但是現在,他們不需要這樣做了,他們隻需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就夠了。

樊虎推行科舉,就是為了選拔能力出眾的人才,讓他們成為大夏的一份子,在地方上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大夏變得更加強盛。

如今大夏不斷對外擴張,疆域越來越遼闊,雖然說像漠北之地,想要將之完全納入大夏的掌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去嘗試,誰又知道結果呢?

如今大夏,擁有絕對的實力,兵強馬壯,威震四方,就算是漠北的外族,同樣不敢與大夏為敵。

他們深刻的認識到,如今大夏的恐怖,根本不是他們能夠挑戰的。

突厥和高句麗,都曾與大夏開戰。他們全力以赴,卻發現自己的力量在大夏精銳麵前,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這樣的差距,根本無法逾越,哪怕樊虎沒有親自出戰,但是大夏的戰將,同樣凶悍無比,能夠將這些外族輕易鎮壓。

正因如此,剩下的那些人,都已經接受現實,他們當然不會垂死掙紮,因為如今他們能夠得以保全,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如果他們非要去招惹樊虎,等到樊虎不留情麵,將他們徹底鎮壓,那時候再來後悔,可就為時晚矣。

相較於這些外族來說,樊虎對待天下的世家大族,已經是很寬容了,他並沒有將之斬儘殺絕。

真正被樊虎鎮壓的世家,隻是一小部分,主要是他們實在太不開眼了,他們根本沒把大夏放在眼裡。

他們以為,憑借自己的實力,能夠和大夏抗衡,或者說能夠讓樊虎心生忌憚。

但是,樊虎可不會管這麼多,如果說當初這些世家,能夠像如今的崔家一樣配合,那他也不會大動乾戈。

可是,他們沒有一點逼數,也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就非要來招惹樊虎,在這種情況下,樊虎怎麼可能留情?

他就是要讓天下野心勃勃之輩知道,如今的大夏,都在樊虎掌控之中,他作為大夏之主,絕對不會容忍任何人在此放肆。

不管是曾經的世家大族,還是那些達官貴人,全都不足為懼。

除非說,他們想要自尋死路,否則的話,絕對不要來招惹樊虎。

上一次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際遇各自不同,但是有不少人都已經脫穎而出,他們獲得了樊虎的賞識和提拔。

雖然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杜如晦這樣的運氣,能夠一步登天,成為工程院的院長。

但是他們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就,已經很難得了,這其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寒門子弟。

在此之前,他們根本沒有料到,自己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們很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能夠遇見樊虎,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

他們在科舉之上脫穎而出,但這隻是開始而已。

因為他們既然入仕為官,他們需要學習,需要了解的東西還有很多,絕對不能懈怠。

如果他們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想要走的更遠,想要為大夏做更多的事情,那就必須成長起來。

如果他們一直止步不前,那麼樊虎也不可能將重任交到他們手中。

如今的大夏,還遠沒有到極限,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種情況下,樊虎需要的是更出眾的人才。

他也希望,這些被選拔出來的考生,能夠擁有相匹配的實力,而不是隻知道讀書的榆木腦袋。

並且,哪怕通過科舉,被分派到地方任職,他們同樣需要通過考核。

如果說,在他們的治理之下,無法達到朝廷的要求,那樊虎也不會例外。

既然他們不適合做官,那還是回去做學術研究吧,天下之事紛紛擾擾,總有適合他們的選項。

如果非要強求留在此處,隻會適得其反,反而更加不利。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並沒有太多,絕大多數人都能夠達到樊虎的要求,他們也十分努力。

畢竟這可是大夏立國以來的第一次科舉,也是真正意義上,通過幾輪考核選拔出來的精英之才。

這個時候,也不可能有人站出來魚目混珠。

因為第一場科舉,樊虎全程參與。

雖然他並沒有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但是有他坐鎮,其他宵小之輩怎敢放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