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清妖 > 第一百九十一章 當奴才沒福利

第一百九十一章 當奴才沒福利(1 / 1)

推荐阅读:

巡漕禦史也是七品官,跟督學委員一樣都有巡視、查察、糾劾、章奏權力。

就是可以打小報告,直達老太爺案桌的小報告。

沒有定製,有時四人,有時六人,有時十多人,乾隆十七年就在通州一地增派巡漕禦史四人。

說白了,老太爺愛派幾個就派幾個,都察院管不著,吏部也管不著。

真叫你們管了,老太爺管什麼?

禦史按規定隻能由進士擔任,趙有祿是特賜同進士出身,這方麵是符合規定的,不算太過越格。

和珅揣摩老太爺意思,應該是讓已經成為內務府包衣的趙有祿去淮安看看實際情況,弄清楚此事真相上報,因為沒有比奴才更值得信任的人了。

兩淮地界倒是還有兩個奴才,一是鹽政阿克當阿,一是巡鹽禦史鄭博文,但這兩人都沒有向朝廷遞折子反映揚州運河亂象,說明這兩個奴才要麼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麼就是和漕運那邊有什麼私下勾當。

有些奴才在外麵當官當久了,難免和地方產生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遇事便不敢直言。倒是一些新奴才敢於如實奏稟,不畏權貴。

無疑,趙有祿這個奴才夠新的,加之其第一時間就給朝廷上報揚州運河亂象,分析的還很有條理,瞧著是個懂行的,老太爺自然就想讓這個新奴才多擔一些擔子。

另外,魁倫說趙有祿是他和珅的狗,自家狗能被皇上看重多委些差事,於和珅而言肯定是好事。

起碼表明在老太爺心上他和中堂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當下按老太爺意思吩咐下去。

趙有祿兼任巡漕禦史由軍機處安排都察院辦手續,漕幫這邊卻是得通知署兩江總督的江蘇巡撫福崧代為傳話。

因為老太爺賜給漕幫的信物龍頭棍鎖在兩江總督衙門內。

和珅對漕幫的事不太了解,隻知老太爺早年下江南時和漕幫有過交道,具體什麼交道就不清楚了。

老太爺也似乎不願跟人提及早年和漕幫的事,估計有什麼隱秘在裡麵。

聽宮裡老人說,被廢圈死在冷宮的那拉皇後之死似乎跟漕幫有關,說是老太爺帶那拉皇後南巡時跟漕幫一個女人打的火熱,那拉皇後看不下去規勸了幾句,結果惹得老太爺暴怒,一氣之下將那拉皇後給廢了。

究竟是否如此,和珅也不敢細探,因為那拉皇後之死是老太爺心中的一根刺,誰要敢在他麵前提那拉皇後半個字,老太爺必定要暴跳如雷的。

揚州這邊趙安正在接受何太醫的診治。

在場的還有馬副校長,以及陪同何太醫過來的揚州同知崔大人。

除了何太醫外,內務府也來了個兩個工作人員,是給趙安辦理加入奴才行列手續的。

因為就是普通工作人員,級彆不夠,所以由同知崔大人出麵陪同就夠了。

把人領過來介紹一番後,崔同知便先行告辭,年關將至,封衙之前尚有許多事要辦。

能當太醫的肯定有兩把刷子,簡單看了下趙委員的屁股後,何太醫就命隨員取來藥箱,從中取出在京時就調配好的藥給趙委員“糊”上了。

一股透心涼的感覺。

一看就是好藥,估計裡麵含有薄荷成份。

其實雙方都清楚這不過是個象征性的看病儀式,皇上之所以派何太醫過來,無非是讓江蘇官場對趙委員的身份價值重新評估。

潛台詞應是:“有祿是朕的人,你們給些麵子,彆再找他麻煩,要不然朕很不開心。”

“有勞太醫了!”

屁股清涼的趙安很懂做人,一張五百兩的銀票輕飄飄就落進何太醫兜中,陪同其來的四名隨員則各一百兩紅包。

遠超正常規格。

“趙大人受的是皮肉傷,好生調養一番就行,沒什麼大礙的。”

何太醫大老遠來一趟當然不能空手回去,見趙委員給的是五百兩,心中頓時樂開了花,須知他在京中就是去王公大臣府上看病,紅包最多也就一百多兩左右。

最摳門的就是成親王永瑆了,去年王爺福晉生病,他受太醫院指派去王府給福晉診治,結果堂堂親王就給了他一包點心外加五十文銅錢。

就這,成親王還表現的特彆大方樣子,氣的何太醫出了王府就大罵成親王小氣鬼。

當然,是在心裡罵的。

跟成親王比,趙委員這簡直就是帽子王、太子待遇了。

這邊見太醫給“包衣大”瞧好病了,兩名內務府的工作人員趕緊過來給趙大人辦手續。

就是簡單的戶籍轉移登記手續。

趙安之前按石掌櫃說的準備好了相應材料,戶籍、身份證、學曆、官憑什麼的一應俱全。

見趙大人材料準備充分,兩名工作人員也不二話,現場辦公。

效率很高。

能不高麼?

一人二百兩呢!

趙安這邊想了想,問其中一名工作人員:“不知本官入了內務府籍,京中可有什麼安排?”

關姓工作人員不解:“大人說的安排是指?”

趙安不好意思直說,馬副校長見狀忙替校長大人解圍,指安排就是房子,工資,福利什麼的。

工資福利這個其實指的就是有沒有跟八旗一樣的“鐵杆莊稼”。

理解過後,關姓工作人員笑道:“趙大人如今隻是掛名公中第十七佐領,除非大人進京任職,否則京裡是不給大人提供住處的,至於俸祿,大人雖是七品委員但領的卻是府學教授俸祿,這塊由布政使司衙門代發,內務府那邊是沒有大人例錢的。”

關姓工作人員還有句話沒說,就是你趙委員就是進京任職,三品以下也是沒資格享受朝廷分房福利的,得自個花錢到內務府的房產部門買、或租。

說白了,啥都沒有,就是空有個“奴才”的好名聲。

其實有這名聲就夠了,一般人誰敢得罪皇帝的家奴?

登記的也是“趙有祿”及其妻羅春蘭、女兒趙小小三人,趙有祿的父母並沒有被抬入包衣籍,仍是民人籍。

這一塊實際是給“趙有祿”日後表現機會,表現好的話就能將爹娘也由民轉奴。

算是個榮譽性質。

跟黃馬褂、花翎差不多。

手續辦完,趙安自是看向馬副校長,鄭重交待:“何太醫同關、張二位大人難得來揚州,本官這又身子不便,就由你替本官招待三位,務要使三位賓至如歸,對我揚州留下大美印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