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清妖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能讓太醫白來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能讓太醫白來(1 / 1)

推荐阅读:

好的領導,是可以讓一支質量不太好的團隊實現質的飛躍的。

因為好的領導,除了頭腦靈活外,必然有一套正確的戰略理論用以指導團隊。

巧的是,趙安各方麵都符合。

“我們必須先讓丁大人上去,他是正牌三甲進士出身,不是我這個同進士出身能比的。”

趙安對此很有自知之明,即便他這個同進士出身是老太爺特賜,在文憑領域仍然處於鄙視鏈的底端。

越是升的快就越“顯眼”,很容易被人針對。

所以,讓老丁這個質量不錯的同黨先上去很有必要。

起步階段能發揮比他更大的作用。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撫台大人對丁大人產生深刻印象,有了撫台大人的賞識,丁大人就能‘diu’的一聲上去!”

趙安指了指屋頂。

宋局長懂,就是不懂“diu”是什麼意思,可能是揚州方言中的擬音字吧。

丟?

宋局長沒來由的閃出邪念來,在他老家“丟子丟了”可是極其香豔的事。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當初李製台在本府下轄泰州當巡檢時,也是因為督撫看重這才飛黃騰達。”

宋局長說的李製台指的是現任四川總督的李世傑李大人。

這人早年在家鄉是個放蕩不羈的主,家裡花錢給他捐到江蘇當了個九品巡檢,專門負責緝盜。

結果李世傑查案有一套,反正不知怎麼查的,短短一年就成功破獲幾樁大案,由此得到時任江蘇巡撫莊有恭的重視,上奏時任兩江總督的尹繼善欲將李世傑破格提拔為從五品的知州。

尹繼善肯定不會不給巡撫麵子,隻朝廷有規定九品官想要升到從五品知州,除有督撫要員為其“擔保”舉薦外,還要向吏部捐納一筆錢款。

後來這筆錢就是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一同出的,從此李世傑步入仕途快車道,如今已然是加兵部尚書銜的四川總督。

九大封疆排名第三。

第一是直隸總督,第二是兩江總督。

但以兵權而論的話,剛經曆大小金川之役,如今又要負責高原遠征軍的四川總督卻是名符其實的第一。

“就是嘛!一個九品捐官的都能通過督撫舉薦當上從五品的知州,丁大人這個正牌進士憑啥不能原地飛升?操作得好,莫說知州了,知府也是做得嘛。”

趙安很有信心幫爺爺實現崗位的跨級彆調動。

錢,他們是沒有,但老太爺家是開銀行的。

行長還是自家兄弟。

彆說十萬八萬了,就是二三十萬都能通過自家兄弟貸出來。

升了官,還怕還不上利息?

政績嘛,正在搞。

甭管真的假的,有這麼一回事就行。

為民謀福、為民請命的清官形象,不比李世傑的“破案小能手”形象更有逼格?

有些事不能細想,他李世傑憑什麼一年時間就能屢破大案?

要知道這年頭刑偵手段可是落後的不能再落後,破案主要靠打。

屈打成招的恐怕要占一半還多。

因此趙安覺得李大人當年可能就是個泰州雷洛,讓下麵社團出人頭替他刷的政績。

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李大人捐官前壓根沒有破案經驗。

屬於一張白紙。

你讓後世隨便一個初中生到局裡子去破大案,哪個破得出來?

大學生都破不了。

故而造假可能性極大。

當然,不排除李大人天生神捕,是個乾刑警的好材料。

隻這個可能性極低而已。

趙安提出:“今後我們隻要專注三件事即可。”

“哪三件?”

宋局長認真傾聽。

“第一,搞錢;第二,搞人;第三,搞政績。”

趙安言簡意賅。

宋局長聽後重重點頭,是這個道理,一點不假。

三樣在手,官場我有。

“老宋你不要著急,老丁上去後我就著手替你活動一下,嗯,你是舉人出身不能上的太快,那樣太顯眼,你看要不先弄個實權知縣做做?”

宋局長為人不錯,乾事也爽利,是時候給其也規劃一下職業生涯了。

“大人真是下官的再生父母啊!”

老宋激動的就差給趙大人磕一個了。

趙安自是好生勉勵,讓他依計行事,閒著無事覺得能夠動動了,便招呼春蘭小娘子入房。

未過幾時,房中傳來一聲慘叫。

屁股上有處尚未愈合的傷疤因為用力過猛給掙開了,嚇的小娘子趕緊要推開夫君替他包紮上藥。

“無妨,輕傷不下火線!”

抱著破就破了的想法,趙安繼續耕田。

都緊要關頭了,這會就是趙有祿複生來抓奸,也得在邊上等一下,讓他衝完刺再說。

三畝地犁完,好家夥,真就是浴血奮戰。

隻浴的不是小娘子血而已。

趙安自我安慰這樣也好,太醫來了正好有事乾,不然都快好了太醫不白來了麼。

巡撫大人那邊的“坐京”傳遞消息明顯比內務府這邊慢了一步,第二天巡撫大人才知道被魁倫打了一頓的趙有祿“升”了。

“你是說皇上派太醫到揚州給趙有祿療傷,還賞了他內務府包衣籍?”

撫台大人麵色凝重,如果事情是真的,說明這個趙有祿真就百分百是和珅的人,如此一來,阿中堂的算盤可能就要落空。

也就是說自己白送了一樁人情給趙有祿。

虧還是不虧?

應是不虧,畢竟趙有祿給胡高望行賄的一萬七千兩落進自己腰包了。

左右童生試的事,算不上舞弊。

看來得重新考慮借讀費用一事了,正思索間,外麵傳來吹吹打打的聲音,聽著很是喜慶,跟哪家娶媳婦似的。

隻撫台大人喜靜不喜動,這次來揚州也不是住的知府給安排的住處,而是住在前總商江春家被充公的一處園子。

以為真是接親隊伍,撫台大人雖煩也沒有發作,未想那吹吹打打聲音更近了,聽著好像就在園子外。

不由皺眉吩咐門外伺候的隨員:“去看看外麵出了什麼事,若是百姓嫁娶,叫他們速速離開,勿擾了本撫清淨。”

“嗻!”

一個隨員剛應聲,卻有激動聲音傳來:“大人,大人!揚州士紳百姓給大人您送萬民傘來了!”

“噢?”

撫台大人聞言“嗖”的一下站了起來,“速與本撫去接萬民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