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溫書臉上滿是怒容:“皇叔,你怎麼還替這兩個無用之徒求饒?”
“堂堂禁軍統領,竟然將我大靖朝最精銳的士兵帶領成一群酒囊飯袋!”
“五萬禁軍,老弱病殘也就罷了,居然還有九千多的空額!”
於利慌忙跪地:“陛下,臣知錯,請陛下降罪。”
這個時候,於利除了認罪彆無他法!
徐溫書又惡狠狠的看向陶玉:“陶玉,朕記得你還是我父皇欽點的京科狀元!”
“你看看你給朕管理的京都!”
“冤假錯案堆積如山,京都治下百姓苦不堪言!”
“你——朕就是殺你十次也不解憤!”
陶玉跪在地上,臉上滿是羞愧之色:“臣,知罪。”
沈建昌站在百官之首,目光平靜的看著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幕,一直都沒有出手。
這次事發突然,他根本就沒有半點準備。
沈建昌將目光看向徐策,眼底流露一抹深色。
自上次徐策在朝堂上阻止向北戎求和之後起,他就越來越發現徐策的不簡單了。
這次徐策突然發難,顯然還有下招。
徐策看著徐溫書說到:“陛下,於利與陶玉之罪暫且放在一旁。”
“臣以為,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乃京城極為重要的職務。若是這兩個位置不早做定奪,隻怕會引起京都的混亂啊!”
“所以,臣希望陛下趕緊確定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的人選。”
徐溫書目光一閃:原來皇叔的真正目的是這個啊!
徐溫書強忍住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那皇叔,你認為誰能夠勝任這兩個職位呢?”
聽到這兒,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裡還不明白徐策的目的。
沈建昌更是眼神一厲:“原來你是想把自己人安插進來啊,看來老夫還真是小看了你這個狼崽子!”
沈建昌目光移動,落在身後一個中年官員身上。
中年官員立刻會意,邁步而出:
“啟稟陛下,臣有良才舉薦。”
徐溫書眼中閃過一抹不悅,但還是沉住氣的問道:“哦,原來是吏部侍郎,吳愛卿。”
“吳愛卿,你要舉薦哪位良才啊?”
吏部侍郎吳天明朗聲道:“錦州通判李越,五年前科舉大考中,名列榜眼。”
“此人身有大才,擅長政務。正適合京兆尹府一位。”
緊跟著,兵部侍郎趙括也出列說道:“陛下,南疆邊塞的忠武將軍王瀚哲武力超強,且有統兵之能。可以擔任禁軍統領一位!”
“臣有良才舉薦……”
“臣也有良才舉薦……”
朝堂上,大臣的聲音此起彼伏,都在為自己的陣營爭奪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一位。
其中,沈家陣營舉薦的人足足有幾十個,而且舉薦的都是忠誠於沈家的人。
徐溫書臉色不是很好看。
他早就知道沈家勢大,可不曾想竟是到了這等程度。
滿朝文武,竟有四分之三的大臣在為沈家說話!
就在眾多大臣在爭論不休的時候。
徐策開口了:
“既然有這麼多大臣向陛下舉薦良才,為陛下分憂。”
“那本王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徐策一開口,滿朝文武儘皆閉嘴,紛紛朝徐策看來。
沈建昌看著徐策,心裡莫名有種不妙的感覺。
徐溫書笑了:“嗬嗬,皇叔是父皇給朕留下的輔政王。您舉薦的良才,朕一定要大大的重用!”
“皇叔,你要為朕舉薦哪個青年俊傑?”
徐策開口道:
“趙家兄弟,趙知命和趙惡來。”
聽到這話,沈建昌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下來。
居然是趙家的人!
沈家陣營的大臣們頓時就坐不住了。
趙家,這是如今的朝堂上,除了徐策之外,唯一能夠在沈家的打壓下保留下一股力量的陣營勢力。
一旦讓趙家兄弟倆坐上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之位,那麼趙家的實力將會得到極大提升!
這對沈家來說,是個十分強勁的威脅。
趙思農聽到徐策的話後,猛的抬起頭來,一雙混濁的雙目裡滿是詫異之色。
從接到旨意開始到現在他都在想小皇帝會怎麼處理來自沈家阻礙。
他想了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有想到小皇帝會讓徐策出麵!
是的,在趙思農看來,一定是小皇帝身後的高人請動了徐策。
否則以徐策的性子和智商,根本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嘖,能請動徐策這尊煞神,看來小皇帝身後的高人……絕非一般人啊!”趙思農心裡有些激動。
這裡麵,靖朝在沈家的掌控下日益衰敗。
有才能得人隻有向沈家表達忠心才能得到重用。
否則無論有多大的才能,都隻能被淹沒在沈家的打壓之下。
如今,小皇帝身後有高人指點。
靖朝的清明盛世,或許就要來了!
沈家陣營的大臣們紛紛看向沈建昌。
如果是一般大臣,他們指定毫不猶豫的張口就懟。
可舉薦趙家兄弟的人,是當朝最有權勢的王爺——徐策!在徐策麵前,他們可不敢造次。
沈建昌見狀,踏步而出:
“啟稟陛下,臣以為輔政王舉薦的人並不妥當!”
徐溫書直直的看著沈建昌,眼裡的不滿之色毫不掩飾。
“沈尚書,你覺得皇叔舉薦的人哪裡不妥了?”
沈建昌根本不在意徐溫書的不滿,老神在在的說道:
“趙知命,當年本該進入朝廷中樞。可他卻為了一煙花之地的女子毆打上官,此等品行之徒若是擔任京兆尹府,豈不是天下人以為我靖朝沒有良才了?”
“趙惡來,陛下應該還記得三年前,吳王世子被此人打斷雙腿的事情吧。真讓這等無法無天的人擔任了禁軍統領,那我京都就該人人自危了!”
“是啊是啊!趙家兄弟絕對不能用啊陛下!”
大殿之上,沈家陣營的大臣緊跟著附和道。
徐溫書臉色陰沉。
看著滿朝大臣,徐溫書心裡生出一股無力感來。
這朝堂之上的大臣,無一人聽命與他。
他唯一仰仗的皇叔,也隻有孤身一人……
靖朝,到底是姓沈還是姓徐?
徐溫書有些迷茫了。
就在這時,徐策上前站在大殿中央。
“趙知命十七歲中狀元,任翰林修撰,二十一歲請命外放,任嘉慶知州,期間政治清明,甚得民心。他任幽州知府時,嘉慶百姓十裡相送!幽州百姓夾道歡迎!此等良才你們說他德行不可?”
徐策目光掃視眾臣,卻無一人與之對視。
徐溫書抬頭看著徐策的背影,目光逐漸有了神氣。
“皇叔……”
喜歡老子是王,輔政王!輔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