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轉移的指揮室裡,劉長青繼續彙報著收到的電文。
“第5個消息,倒是算不上什麼好消息。”
劉長青指了指地圖上的奉天西側約100公裡處的新立屯車站。
“冀南第2縱隊一路出擊,順利拿下了通遼通往阜新的大片區域,但在進攻新立屯時攻擊受阻。部隊進攻了近兩個小時,損失了3輛坦克和2輛裝甲車,卻未能攻破鬼子防線。
目前冀南第2縱隊的孫司令已經命令一部兵力圍住新立屯,其他兵力則是繞行並向錦州方向急攻。
不過,根據冀東根據地偵察員報告,鬼子昨夜就加強了錦州方向的防禦,目前已經有大量僑民被動員起來參與防禦,估計冀南第2縱隊難以輕易攻克錦州。”
張雲聞言眼神微微一凝,看向了新立屯方向。
腦海中則是打開了地圖頁,看向了如今已經“點亮”大量地區的東北精準地圖。
從地圖上看去,由於新立屯尚未被己方占領或者情報人員經過,那裡如今還是一片黑幕。
但從周邊看,新立屯車站所在位置雖然緊鄰山區,但畢竟已經在平原上。
再加上鬼子這些年大肆拆除東北地區各個城市的城牆,如今新立屯地區不過是一個依托鐵路交彙而成的繁華鎮子,不應該能擋住冀南第2縱隊才是。
“具體情況了解麼?”
張雲追問道。
“已經詢問了冀南第2縱指揮部。
根據2縱指揮部的反饋,當他們攻擊到新立屯時,鎮子裡的鬼子已經早有準備。
他們以石條、沙袋、地雷等物封堵了幾條通往鎮子裡的主要公路,並沿著外圍房屋、倉庫等組織了數條防線,構建了數量不少的火力點。
配合冀南第2縱隊進攻的坦克剛剛逼近,就遭遇了來自數個方向的反坦克炮攻擊,還有一輛坦克被提前埋在路邊的炸彈摧毀。
2縱接連組織了兩次突擊,卻都被據守新立屯的鬼子以多層次密集火力擊退,還傷亡了一些戰士。
根據2縱戰士們的觀察,阻擊他們的鬼子很多都未穿軍服,其中很多人反而身穿類似校服的裝扮。
但這些人不僅槍法精準,戰術動作很是標準,且對戰場把握十分清晰。
2縱指揮部懷疑很可能有鬼子軍官學校的師生正巧路過新立屯,便就地配合鬼子部隊作戰並動員僑民參戰。”
張雲微微一愣,便點了點頭。
新立屯車站,是大鄭線、新義線、新奉線交彙之地,算得上奉天外圍一處重要交通樞紐。
那裡古時候就是軍事防禦重地和商貿中轉重地,如今多條鐵路交彙,更是使得本地商貿發達,人口數量頗多。
如此繁榮的好地方,必然會有大量鬼子僑民紮堆聚集。
如果正巧有鬼子軍官學校的師生路過,並將這些僑民組織起來,確實會成為一個讓己方撓頭的攔路虎。
當然,如果己方不顧忌百姓傷亡,直接組織火炮或者聯合空軍對著新立屯狂轟亂炸一波,隻怕也早把鬼子們滅掉了。
但如今己方畢竟是以“收複失地,解救同胞”的名義攻了進來,且由於突襲速度太快,百姓們也沒有時間撤離。
如果真的這麼乾了,隻怕會給部隊帶來不小的負麵政治影響。
不可為也!
這也是冀中第2縱隊最終決定以一部兵力包圍新立屯圍而不攻,其餘部隊先行趕赴錦州的原因。
不過,錦州如今也不好打了。
經過北路軍數十萬部隊一天多的急攻,目前尚未被己方收複區域內的鬼子也已經反應過來。
各地鬼子都開始大規模動員僑民,啟封彈藥庫並分發武器,做好了迎戰準備。
隻怕越往後,己方遭遇鬼子頑抗的力度就越大。
當然了,僅僅限於大城市以及鬼子僑民紮堆的部分地區,廣大鄉村甚至大部分鄉鎮地區仍然兵力空虛,擋不住八路軍的兵鋒。
張雲看著地圖盤算了一陣,隨即輕鬆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抗戰之時,咱們也有大量軍校師生棄筆從戎,直接奔赴戰場,上演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
鬼子明治維新這些年,早已經在鬼子心中養成了一股心氣,怎麼可能會沒有這樣的人才。
事實上,鬼子經營東北十多年,不說穩如泰山,但也是紮根多年,根深蒂固。
咱們如今順利輕易收複大量地區,其實是得益於突襲河口得手以及河口大勝,嚴重打亂了鬼子的防禦節奏。
如今鬼子們逐步反應過來,冀南2縱遭遇的阻擊,其實才是鬼子們應有的防禦水平。
不過無所謂。
如今南路軍即將出關,咱們反攻東北的大勢已成,新立屯這樣的點位已經妨礙不了大局。
告訴冀南2縱隊的孫司令,無論新立屯還是錦州,之前都是軍事重地,防禦必然嚴密,進攻無需過於求快求成。現在最重要的,是限製住這些點位的鬼子部隊,不讓他們乾擾整體部署。
最遲明天中午,南路軍即將抵達,將有大量部隊增援錦州戰場。”
劉長青默默點頭,繼續彙報道:“最後一個消息,是剛剛老家發來了。老家已經再次抽調了三萬多名地方乾部,正在跟在南路軍後麵向關外挺進。老家要求咱們提前準備好接應,聯合南路軍保護好乾部們的安全,並配合地方乾部迅速開展工作。”
張雲默默點頭,隨即站起來看向了地圖。
隻見之前還滿是鬼子標誌的東四省地圖上,熱河南部一大片、遼寧西部一大片、吉林西部一小片已經大都插滿了紅旗,整體麵積已經占據了整個東四省的二成以上。
甚至一部分騎兵團部隊和抗聯部隊竟然已經抵達黑龍江省內,沿著大興安嶺收複了不少鬼子占領區域,解救了不少的民眾。
深受鬼子迫害的當地百姓,在聽到抗聯部隊宣傳的八路軍百萬大軍出關,三個月就能收複東北後,甚至都沒有辨彆真假就踴躍參軍,加入到了抗聯隊伍中。
如今獨立支隊騎兵團和抗聯隊伍,硬是憑借著不到兩萬人的部隊,在吉林、黑龍江邊緣區域掀起了浩大聲勢。
毫不誇張的說,短短六天時間,整個東北地區便形勢大變,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