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 第574章 “最艱難”的1941年

第574章 “最艱難”的1941年(1 / 1)

推荐阅读:

1941年的上半年,世界局勢和中國抗戰局勢都在快速的演變,讓人目不暇接,看不明白。

先是在鬼子重兵壓境的情況下,國民政府大部分將領和高層都絕望的認為沒有贏得抗戰的機會,隻能寄希望於英美等國乾涉,同時仍然研究著如何限製敵後的八路軍、新四軍發展,並試圖消滅一部,以消滅未來可能的威脅。

雖然南方事變在張雲的提醒以及老家的武力威懾下得以避免 ,但是兩黨合作已經明顯破裂,軍隊之間互相提防成為了軍事常態。

然後,是鬼子敏銳的發現了英美等國的政治轉向,於是不斷向著英美等國施壓,試探美英等國的底線。

2月份,鬼子不顧英美的反對,強行大亞灣登陸,侵占淡水,切斷了香港通往韶州的運輸線,隨後日軍大本營下達封鎖中國沿海的命令,強行攔截英美等國的貨船,割斷了中國海運對外聯係。

加上此前鬼子強行占據法屬印度支那,逼迫法國關停了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與中國的公路,使得目前中國唯一對西方的物資通道就是中緬公路(還有借道蘇聯的道路)。

麵對鬼子的試探,美國不願意在希特勒橫掃歐洲,自身軍力又不足的情況下同日本發生衝突,因此選擇了妥協,並開始了與鬼子的談判。雙方逐步開始起草一份集中解決美日分歧的草案,也就是後麵鬨得沸沸揚揚的《日美諒解方案》。

草案明確:日本強調軸心國三國同盟條約隻是在其中一國遭到現在尚未參加歐戰國家的主動攻擊時才會生效,鬼子不會主動發起對英法等國的戰爭;美國則同意繼續為日本提供戰爭貸款,幫助日本取得戰略資源等,日美兩國要在太平洋地區保持和平發展。

不過,關於對中國戰場方麵,日美雙方分歧較大。草案提到“中國獨立、從中國本土撤軍、重新開始門戶開放政策、蔣汪合並等問題”,但哪些算中國本土,中國政府將由美日雙方哪一國主導,並未明確。美國則承諾,一旦得到中國的同意,美國將調停中日關係。

整體而言,美國對此方案是不滿意的,但是有些觀點也符合美國利益,目前美國不願意與鬼子發起衝突,於是決定在該草案基礎上繼續談判。

而為了製約日本政府的南下奪取東南亞殖民地的企圖,美國直接加速了對中國的援助工作,3月1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明確表示“中國將獲得我們的援助”,同時中國與英國進行了一係列軍事合作,並在4月獲得5000萬美元法幣穩定基金。

4月13日,蘇聯為了防止被德日兩頭夾擊,瞞著中國政府在莫斯科與鬼子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承諾在中日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對日本作戰,隨後蘇聯援助物資開始逐步減少。

(《蘇日中立條約》隻要求蘇聯中立,仍然允許蘇聯援助中國,所以條約簽訂後仍然有蘇聯援助進入中國,但蘇聯為了備戰與德國的戰爭,確實是減少了援助,並將派往中國的300餘名空軍飛行員等陸續召回。蘇援真正斷絕時間是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支援中國。

不過,《蘇日中立條約》最被人詬病的,是以承認滿洲國換取鬼子不再進攻外蒙古,但當時國民政府雖然失去了對這兩塊領土的控製,但至少堅持其為自身領土的,這等於蘇聯拿中國領土與鬼子做利益交換。)

蘇聯,是抗戰前期唯一官方支持中國抗戰並大規模支援中**事物資的大國,他們突然對日妥協,嚴重影響了國民的抗戰信心,使得國統區國民對蘇聯一片罵聲,但是國民政府考慮到繼續爭取蘇聯援助,嚴格限製新聞界批評蘇聯。

而隨後,4月16日,美國新聞界爆出了日、美兩國代表在華盛頓秘密會談商定《日美諒解方案》的消息,並曝光了其中部分方案內容對中國極為不利。

太平洋彼岸的消息傳來,中國各界一片嘩然,報社紛紛認為如今外援斷絕,國際局勢不利,中國抗戰進入了“最艱難”的時刻,國民抗戰信心一時間受到了重創。

不過,這個“最艱難”的局麵僅僅持續了一天。

4月17日,考慮到消息泄密引起了中**民的緊張,為了防止中國國民政府突然投降,使得日本政府獲得中國充足人力資源並釋放出大量兵力,隨後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向南發展,美國總統羅斯福及國會在一天之內走完所有程序,直接批準了價值四千五百萬美元的第一批援華軍用器材。

考慮到蘇聯已經中立,無法借道蘇聯運輸,而中國的海港全部喪失,中越公路關閉,滇緬公路成為了中國獲取美援的唯一通道。5月1日,國民政府專門成立了滇緬公路管理委員會,負責公路的擴寬和美援運輸協調工作。

自此,之前一直依靠蘇聯的國民政府逐步向美國靠攏。

而為了降低日本政府的戰爭潛力,壓製鬼子發展,4月份開始,美國連續發布命令擴大對日物資禁運的種類與範圍,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也開始縮減對日大米供應,英國更是禁止從馬來西亞向日本及日元集團出口橡膠等,鬼子的戰略物資供給越發受限。

於是,鬼子更加堅定了南進戰略,但仍然寄希望於繼續和美國談判,期望美國可以容忍他們對東南亞殖民地的占領,但也在密集籌備對英美的戰爭。

這就是1941年前幾個月的國際國內局勢。

根據美國後期解密的檔案,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在向副國務卿格魯解釋了美國的想法:美國應避免“卷入對日作戰”,以免“妨礙美國在歐洲援助英國,以致影響英國的勝敗”,但是,在日本將戰爭推進到東印度群島和馬來半島時,將會嚴重影響依賴外部供給的英國在歐洲的抵抗,那時美國將改變想法。

這就是1941年美國對日本政府的糾結以及搖擺的現狀。

在德國閃擊波蘭並迅速擊潰法國後,美國已經意識到,美德兩國之間必然爆發戰爭,隻是美國尚未做好準備。而在“先歐後亞”全球戰略的指導下,美國在1941年整體上是極力避免與日本的戰爭的,但為了製約日本,卻又轉而大力支持中國抗戰。

隻能說,哪有什麼救世主,各國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