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在秘殿這麼一坐,默對案台上的青燈,不怒不喜,轉眼已是半個多月過去。
寰宇的時空流速,與天主體內是截然不同的。
當他身在寰宇層麵,一天也是漫長。
當他意誌滲透大千虛天,裡麵千年也是短暫。
這是一種極為玄妙,且連他現在境地,都有些無法解釋的狀態。
每當切換來去,他不時心裡都會泛起一句有意思的話:“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他經常在懷疑,在天主意誌不觀測大千虛天的時候,虛天的時空流速是否是另一番模樣,比如也與寰宇層麵差不多同步。
但有些不可能,虛天存在,天主或神靈的意誌就必然存在,乾擾自然就會存在。
隻是李青雲想起自己那遙遠的凡人期時光,再到適應寰宇層麵的光陰變化,一種模糊的、古怪的“矛盾感”,偶爾就會泛起心頭。
也許,連大千天主都是湊合過日子,主動或被動忽略一些看似平常而有所矛盾的地方。
“就像人啊,想得越多,越是覺得人生或荒唐,或謎雲重重,或了無生趣。”
“囫圇著過了,忽視你心中偶爾靈光一閃的、對世界是否出現bug的存疑,才不會覺得此身不過是一場早就被編好了過程的夢,簡單、機械與反複輪回的夢……”
李青雲在秘殿坐關一個多月,一縷意誌化作的道影在“李一一”的萌生虛天中,卻是等於過去十餘萬年。
他無法確定,如果他的意誌不觀測,亦或“李一一”的念識一直不舒展開,蜷縮成不乾擾世界的一點,虛天大千的進化,是否同步外在。
對於心中這點偶爾泛起的疑惑,他心中自然而然冒起的解釋,就是維度、層麵的不同,導致一切的大小、快慢等的絕對有彆。
隻是啊,他總覺得,寰宇層麵也好,諸天大千也好,在他與它們之上,應當還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隨意掌控與撥動一切。
那個層次,也不知道是否聖人境地,畢竟聖人已經證得混元,抵達“虛外”之地,並被確定可以乾擾寰宇。
嬰兒“李一一”虛天是十萬餘年過去,變化卻不大。
三千先天大道的軌跡雖變得更清晰一些,更宏大一些,但並無他需要的實質“升華”。
同樣的,先天大千中的地水風火等對空間的創造、演化等,也很緩慢。
他心中那點疑惑再次泛起:是否每一個先天神靈的內在創世,都天然排斥外在昊天一直的垂注與乾擾?
就像虛外的聖人,也僅能在“合理”的範圍裡,小幅度地乾擾寰宇層麵。
反正在他模糊的感知中,觀測先天大千,與垂注其他尋常天主的虛天,光陰的流速似乎有些微弱卻絕對性的差彆。
“過猶不及?”
這一天,久坐無果的李青雲,淡然的眼神終於有了變化,不太確定地喃喃自語。
對他來說,意誌在虛天中待了十萬餘年,卻毫無收獲,乃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貧道在凡世區區數百年,諸境皆達到極致,輕鬆羽化飛升;身為大千層麵的道君,也是千年左右,就打通所有‘難關’,連危祖天道都被貧道乾翻,大超脫抵達寰宇!”
“如今卻在這座先天神靈虛天中,浪擲十萬餘年,一無所獲!”
“真是,奇了怪了……”
李青雲盤坐燈影下,凝視麵前火焰微微搖曳的青燈,詫異、困惑皆有之。
此時,人道燈影忽地微微泛起漣漪,讓他有一念間的恍惚。
心底,忽地有一絲靈光,從黑暗冥無中如微弱的電花,一閃而過。
他微微動容:“是了,此情此景,貧道垂注先天神靈的虛天,豈不是等同於虛外的聖人,在垂注寰宇?”
“那聖人要觀量寰宇層麵的一切,既要細致入微,全知全能,又要不陷入‘光陰’的窠臼,祂們,會怎麼做?”
那些個聖人,哪一個不是老陰比!
此念一起,盤坐在“李一一”虛天中的那縷意誌道影,便不再那麼大咧咧地坐看大千,麵對三千先天大道的雛形軌影。
“貧道,與此界一縷混沌地氣無異!”
他的意誌道影,默默念出一句敕令。
嗡!
道影立刻潰散,消失。
轉眼間化作一縷混沌地氣,隱匿、融入此界地水風火氣機之中。
接著,他收束“念”的一切對外企圖心,完全包裹在地水風火的自行創造衍變中。
世界要生成一方土地,他就跟著成為土地的一份子。
世界需要火光,他就成為岩漿火焰的一部分。
世界要有水,他又化作水汽……
如此,寰宇層麵中,李青雲靜坐在案台前,又是過了一個多月。
但他,終於有了一點驚喜。
“裡麵,大約等於過了八萬餘年,這是加速了?”
先天大千層麵的“光陰”流速,似乎因為他的“不觀測”,加快了!
接著,他又發現,因為他的不在,“李一一”顯得更有活性了。
她的靈識,開始頻繁參與大千的創造。
“灰蒙蒙的,不好看……”
當李一一懵懂的意識,覺得她的世界太醜了,要有晴朗無雲的藍色天空,混沌地氣裂開,有清氣升騰為天,撐出一片瓦藍藍的虛空。
“要有花草樹木……”
當李一一覺得世界太單調了,已經初步衍化出來的小千世界,便開始梳理地機,生出豐富斑斕的植被景象。
“要有光……”
“要有河流……”
李一一,即整座先天大千,創世的節奏便是明顯加快。
李青雲的“乾擾”,至少在先天神靈的本能覺察中消失了。
於是相應地,此界的光陰開始緩緩加速。
從一開始,寰宇一個月等於先天大千十萬餘年,再到等於八萬餘年,七萬餘年,五萬餘年……
李一一的世界,因為李青雲這“事逼”的不存在,而變得越來越好。
最後,她的世界流速,約等於寰宇的千年。
一下子,整個大千的衍化進程就驟然提速。
三千先天大道的軌影變得越來越清晰,令李青雲模糊的“觀測量”為之大增。
當李一一覺得乏力,困了,她在燈盞蜷縮一團,本能地汲取外在的養分,李青雲就會適時地化散一枚枚先天靈種。
不多也不少,能幫到大千進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