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羨深吸一口氣,剛要將這頂帽子扣到關隴集團的領袖長孫無忌頭上,殿外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隨後,無舌快步走進大殿,躬身拜道:
“啟稟陛下,大安宮的福總管求見。”
李世民微微一怔,沉聲道:
“宣”
無舌躬身應喏,快步走到殿門口,尖聲道:
“宣福總管進殿。”
無舌應聲退下,不一會兒,李淵的內侍總管福伯,腳步匆匆走進甘露殿,躬身行禮,恭敬道:
“老奴參見秦王殿下。”
李世民嘴角微抽,笑容和煦道:
“父皇命你此時入宮,所為何事?”
福伯緩緩抬眸,沉聲道:
“陛下口諭:城中有關範陽盧氏的流言,並非空穴來風,望吾兒詳查此事,勿使百姓蒙冤。”
言罷,福伯從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賬冊”,恭敬地呈遞給李世民,繼續道:
“這是陛下近年來收集的情報,望殿下禦覽。”
李世民:“”
李君羨:“”
酉時初刻,夕陽西下,餘暉灑在灞水之上,波光粼粼,映照出一片金黃。
此時,洪鸞渡口人聲鼎沸,熱鬨非凡。
灞水兩岸早已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們個個屏息凝神,目光如炬,緊緊注視著河麵上那艘巍然矗立的龐然巨艦。
巨艦長達十五丈(四十五米),甲板距離波濤洶湧的水麵足有五丈。
船身以堅固的鐵木打造,幾處關鍵位置上外覆著厚厚的鋼板,使其能在與敵對艦船碰撞時,占據絕對的優勢。
艦首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龍目炯炯有神,仿佛隨時會騰空而起。
船舷兩側則裝飾著精美的雲紋和海浪圖案,彰顯出其非凡的身份與地位。
此時,巨艦上旌旗招展,迎風飄揚。
主桅杆上高懸著一麵緋紅的宏偉戰旗,其上用金線繡著“鴻淵”二字。
巨艦的船尾則懸掛著一麵青色的“帥”旗,上書“鎮海”二字,字體遒勁有力,透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威嚴。
船上的士卒們身著統一的皮甲,腰佩長刀,排列得整整齊齊,仿佛一尊尊鋼鐵鑄就的雕像。
他們的目光堅定,神情肅穆,顯然已經做好了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夕陽西下,天邊的雲彩被染成了一片金紅。
灞水兩岸的人群愈發密集,人們交頭接耳,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這‘鴻淵’二字,一定是出自當朝大書法家之手,筆力遒勁,氣勢磅礴。”
“這巨型船隻莫非是朝廷的新式戰船?如此規模,前所未見。”
“隻是不知,這鴻淵二字,是朝中哪位將軍的雅號。”
“”
就在眾人議論之際,巨艦的甲板上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號角聲。
號角聲在河麵上回蕩,仿佛在宣告今日的航行就此結束。
隨著號角聲的漸漸消散,巨艦上開始有了動靜。
數十名士卒迅速而有序地走到桅杆下,合力收起船帆。
隨著船帆緩緩降下,巨艦逐漸減速,最終在洪鸞渡口停穩。
與此同時,一位鶴發童顏、紅光滿麵的老者,攙扶著另一位身著黑色長衫、須發斑白的長者,緩緩步出船艙。
後者麵色略顯蒼白,在前者小心翼翼的攙扶下,緩緩步上甲板。
他凝視著天邊絢爛的雲霞,不禁輕聲歎息道:
“唉,我這一生真是如履薄冰”
鶴發童顏的老者,聞聽此言,有些哭笑不得。
他輕輕搖頭,喟歎一聲,關切道:
“李兄,你沒事吧?要不要再歇會兒?”
被攙扶的長者,雖然麵色蒼白,卻依舊保持著堅定的目光。
他擺了擺手,毫不在意地說道:
“誒,姚兄,瞧你,又誤會不是”
李淵停頓了一下,強撐道:
“老夫隻是吃不慣旁人做的飯食,腸胃有些不適yueyue”
姚老頭見狀,無奈一笑,拍著李淵的肩膀,苦笑道:
“唉,你啊!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聽為兄一言,就你這身子,還是彆太逞強了。咱們年紀都不小了,身體要緊。”
李淵聞言,立即站起身子,旁若無人地拂拭嘴角,緩緩搖頭。
“區區嘔吐,何足掛齒?”
“本帥早已習以為常,此等小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言語間,李淵背負著雙手,遙望著天邊晚霞,語氣堅決道:
“畢竟,本帥乃這支艦隊的統帥,未來海疆之主宰,注定會是青史留名的男人!”
姚老頭聞言,嘴角微微抽搐,隨即無奈地搖了搖頭。
儘管老姚頭與李淵是今年才相識,但也知曉李淵是個犟種。
一旦決定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李兄,你這豪言壯語倒是讓人佩服,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
姚老頭勸道:
“為兄聽聞,護國真人醫術早已臻至化境,說不定他有抑製暈船的法子。”
“要不”
李淵聞言,微微一怔,隨即氣呼呼地望向姚老頭,痛心疾首道:
“靠,你這老匹夫,為何不早說!”
姚老頭:“”
與此同時,一輛深邃玄黑的馬車,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沿著長藍水泥路緩緩前行。
車廂內,一名少年和四名少女正圍坐在竹席上,氣氛輕鬆且愉悅。
少年身穿一襲青色長袍,頭彆玉簪,豐神俊朗,劍眉星目,眼神中透出一股沉穩與睿智,宛如一位從古籍中走出的翩翩公子。
四位女子則各具風姿,皆是不可多得的佳人,尤其是少年身旁的兩名少女。
粉裙少女嬌俏可人,笑容甜美,一雙桃花眼微微彎起,仿佛夜空中的新月,散發著柔和而迷人的光芒,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將其摘下,捧在手心;
那位身著墨綠色束腰襦裙的少女,更顯嬌媚動人。
她的身材較前者略勝一籌,是典型的細腰結碩果,纖細的腰肢與豐盈的曲線相得益彰,宛如古典畫卷中走出的仕女,儘顯婀娜多姿之美。
至於另外兩名女子,容貌亦是清麗脫俗,還隱隱透著一股英氣和稚奴。
這正是打道回府的秦明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