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四十一章 衣錦還鄉

第四十一章 衣錦還鄉(1 / 1)

推荐阅读:

1866年7月13日,遠東。

王大治,是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的老成員了,如今是濱海區華人移民軍的一員。

就在一個月前,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處的高層找到王大治,並且和他商量了利用他華人的身份回到清國去拉人。

如今的清政府剛剛平定太平天國不久,南方久遭兵禍,大大緩解了南方的人地矛盾,自宋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就是人口稠密地區,雖然太平天國和清政府的相互征伐造成了大量空缺的土地,但是在太平天國終結後,周邊地區的人口可以迅速填補這些空缺。

而在北方,沙俄的崛起和殖民擴張直接威脅了清人的龍興之地,之前害怕華人破壞清人龍脈祖地,現在羅刹人都都要打過來了,就考慮不上什麼清華之分了,為了移民實邊,清政府放開了對東北移民的限製,大量華人湧入東北,這是闖關東。

而在相對西北的山陝地區,他們也有一條移民路線就是向內蒙地區給那些王公貴族種地,也就是走西口。

而東非殖民地的移民當前主要選項就是北方,通過北方的海港,坐船運回東非。

而北方老百姓當前的選擇就有兩條,一個是到東北去,一個是到東非去,相對於異國,自家的土地當然是首選,所以在選擇時移民大多選擇拖家帶口闖關東。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東非殖民地要將已經居住在東非的老移民帶過來的原因,不然這些華人看到實打實的好處,誰信你們西洋鬼子的話?

至於南方也不是那麼好招人,除了太平天國運動後造成了新的生存空間外,當地人還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是從長三角,和珠三角到美洲去,美國人目前的優勢德意誌是比不了的,就連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會收一些華人到殖民地充當打手。

第二個是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和西南邊陲,他們自己就可以向南洋地區去創業發展,因為海上交通的便利,或者是接近邊陲的原因,自古就有許多人下南洋或者去東南亞闖蕩。

而南方本來就宗族林立,他們自發組建的鄉黨也會在南方招人,所以東非殖民地在南方招人是最難的,競爭對手多不說,自己開出的條件也不算誘人。

怎麼樣這些華人會自發向東非殖民地去呢?除了真的給這些華人分發土地,那他們絕對拖家帶口的去東非殖民地開拓。

但恩斯特可不會白白把土地分出去,東非的土地是恩斯特的私有財產,未來還有大用,直接把土地送人,等來的不一定是感激涕零,還有可能培養出白眼狼。

隻有到了該把土地分出去的時候,才是恩斯特給這些華人移民土地產權的時候。

那就是戰爭,隻有賣命的,投過投名狀的恩斯特會以軍功的形式把土地分發給有功之人。

現在把東非的土地分了,未來英法等國開始盯上非洲的土地的時候,恩斯特拿什麼收買人心?還是土地。

而且在恩斯特設想裡,東非的農業未來是集約化的,而不是小農自給自足形式的,你給霍亨索倫家族賣命,我把土地給你,你越賣命,得到的土地越多,這樣就會有無數個具有規模的農場在東非誕生。

真要是所有人都能分兩三畝地,那華人就敢生,前期殖民地缺人還好,後麵人不缺了那怎麼辦?到時候東非的發展再快估計也趕不上人口的迅速增長。

所以在移民和移民到東非後的生存方式問題,都是恩斯特慎重考慮的,反正不能太過激進,東非就在那裡又跑不了。

就算英法等國開始瓜分非洲,那時東非地區五百萬人口恩斯特估計還是有的,不要說五百萬,就是有三十萬加上德意誌帝國的幫助,恩斯特都敢和英國人來場非洲大戰。

……

磨盤村,華北地區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

今天村子裡可熱鬨了,倒不是有什麼節日,而是一年前離開的王大治回來了。

王大治回來倒沒啥稀奇,真正讓村民感覺新奇的是王大治是帶著洋人一起回來的,而且背後還有幾個大兵,手裡都拿著真家夥。

一開始村民看見一夥人拿著西洋槍來到村口都不敢冒頭,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誰敢瞎湊熱鬨,嫌脖子癢癢了?

好在王大治大夥都認識,他拿個大喇叭就在村子裡到處宣揚。

“鄉親們,都不要害怕,我是王大治呀!你們不記得我了麼?現在我發達了,今天來是帶大家去過好日子的。”

王大治穿著軍裝,顯得人五人六的,挺胸昂頭在村子裡四處宣揚,在走到村子深處時,幾個熟人一把把王大治拉進屋裡。

“大治,真是你啊!我的老天爺,胖的我都差點沒認出來。”

王大治看著眼前黑廋的麻秸稈差點沒認出來。

“你不是村尾的老徐麼?過的怎麼樣?如今兄弟發達了,可是帶你們去過好日子的。”

老徐繞著王大治左右走了兩圈,驚奇道:“你小子真發達了,現在穿的衣服都帶花了!看你這身打扮不會是去當兵了吧!”

雖然老徐不認得普魯士軍服,但是王大治進村的時候身後那幾個大兵可騙不了人,那背的可都是真家夥事。

王大治笑嗬嗬的說道:“哪裡,哪裡,本人現在可是東非殖民地華人移民軍濱海區分隊,第二十五小隊的副隊長。”說著還一臉洋洋自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