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巴彆塔福音 > 第四章 戴西蒙、霍恩海姆、亞特蘭蒂斯

第四章 戴西蒙、霍恩海姆、亞特蘭蒂斯(1 / 1)

推荐阅读:

參考年份:公元400年左右。

於人類攜手共榮的未來中誕生的戴西蒙帶著人類所有的智慧、知識與記憶回到了人類的曆史當中。血腥、暴力、蠻橫和欺壓,這一眾戴西蒙從未聽聞的事物將赤果的呈現在他的麵前。身為人類未來遺孤的他將去麵對那些人類過去不加修飾的模樣,及其用鮮血墨跡書寫下的淵遠長卷。

戴西蒙的意識與記憶跨越了時間,侵入到了一個尚未出生的嬰兒當中。憑借著自主意識,戴西蒙轉身解開了繞在脖子上的臍帶,使這個嬰兒擺脫了原本夭折的命運,在曆史當中成功的降生了下來。

根據戴西蒙腦內龐大知識庫中的曆史記載,此時的亞特蘭蒂斯還未沉沒,魔法也尚未被關停。雖然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導致戴西蒙與此時代人們的交流和對事物的理解有著諸多的偏差,但是憑借著魔法與科學的知識,戴西蒙在成長的路途上遊刃有餘。

數年之後,適逢戰亂。為了保持曆史的可控性,避免變數。戴西蒙僅為自己隱去了身形,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這些“親友家人”們就如原本的曆史中的一樣,慘死在士兵們的劫掠之下。戴西蒙並不知道,此時自己的神情,與當時看著人類自相殘殺的霍恩海姆如出一轍。

並非第一次經曆類似慘狀的戴西蒙安靜的觀察著一切的發生,為了觀察的更為全麵,他走上了戰場上一旁的高地,環視著這個龐大的屠宰場。

硝煙戰場,鮮血殘軀遍地。這般慘痛可怖的場景,與戴西蒙在未來所經曆的多少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這片焦土上的人都渴望生存下去,在這場同族之間的相互殘殺當中幸存下來。為了更加有效的殺害同族而無所不用其極,在世上的生靈之中恐怕隻有人類會這樣做吧。

血腥與燒焦的味道在空氣中彌漫,天空不知何故也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烏雲。隨著軍隊的推進,戴西蒙隱匿著身形,從瞭望的山坡上步入這嘶吼慘叫不斷的屠宰場。鐵蹄所過之處,留下的儘是焦土廢墟。戴西蒙緩步於這狼藉當中,身邊不時傳來尚未喪命的士兵痛苦的。尋聲觀之,教人實在是不忍直視。麵龐因痛苦而扭曲,血淚泥土全部混雜在一起,醃臢著傷口。

“救救”

在看到顯露出身形的戴西蒙之後,尚有意識的士兵們竭儘所能的發聲求救。但對於他們的求救,戴西蒙並無多加理睬。因為在戴西蒙出生的村莊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正是這同一批的士兵。

儘管這已經不是戴西蒙第一次經曆這般吞人心智的地獄了,但在見識了人們如此陰暗的這一麵之後,戴西蒙仍不禁質問自己,這就是自己所要拯救的族群嗎?他們真的值得被拯救,值得一個美好的未來嗎?雖說知道人類在不用承擔責任時,會顯露出內心陰暗的一麵這一理論。但實在難以想象,這一麵竟如此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你們能夠攜手並肩的聯合起來,失去的隻會是枷鎖,得到的確是整個世界。可如今,你們卻為了個人的私欲,在當權者們的遊戲中失去生命。士兵在身為士兵之前不也是民眾中的一份子嗎?對什麼要因為命令與官爵對他人刀刃相向?為什麼不和家人們一起反抗殘暴與不公?實在難以理解……”

終於,戴西蒙不願再想,也不願再看,他隱去身形,轉身朝著戰場之外走去。印象當中未來所經曆的慘狀,與眼下血腥的戰場不斷重疊。猶豫當中,戴西蒙想要回到自己出生的村莊,卻又想起村子已經在戰爭中燒毀,無論是未來還是現在,自己已經沒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了。

“…家,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嗎。”

彆樣的情緒在心中醞釀,孤獨的感覺第一次尾隨而至,圍繞在戴西蒙的身旁。

“我是否應該直接接手人類的曆史,讓人們一起相互理解、不存隔閡的未來提前降臨?”

戴西蒙這樣的想著,考慮著計劃的可能性,以及實施方案。然而未來那場對他來說起因不明的災禍,如同一座不可觸及的大山,橫在戴西蒙的麵前。

這災禍究竟是某種事件引發的,還是一旦抵達固定的時間就會發生?原理是什麼?其形式是否會因為某些因素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這一切對於戴西蒙來說,都還尚未可知。龐大的不可控性,以及對災禍的後怕直接杜絕了戴西蒙這一想法。

“還是說,我應該逃離人類的曆史,在那之外建立屬於自己的樂土,度過災禍來臨之前的餘生……”

未來美好一麵的餘暉,不斷的吸引著戴西蒙。但那終究是逝去之物,難以再現。

“我又在騙誰呢,暫且不說我要與誰共建這樂土。單是人類的學識與科技,幾乎無法將所有人毫無延遲的鏈接在一起。除非有霍恩海姆的金蘋果……”

想要奪取金蘋果的提案在戴西蒙的腦中逐漸成型。的確,就算不用來建立樂土,用於調查災禍的原因,金蘋果也是一大助力……戴西蒙這樣的想著,或者說這樣的說服自己。

“亞瑟王於莫德雷德一役戰死,大法師梅林遵命與霍恩海姆前往亞特蘭蒂斯關停世間魔法,霍恩海姆趁機奪取金蘋果,致使亞特蘭蒂斯沉沒,嗎。”

打定主意的戴西蒙,甩袖轉身,遠離了這片血腥之地。

參考年份:公元500年左右。

霍恩海姆的家鄉,傳說之都——亞特蘭蒂斯。世間上的所有魔法,均來源於此。它是神測試、調整這個世界物質的控製台,也存放著神的重要所屬物,規則與概念的控製器,金蘋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改變物質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關於相關概念、規則的調整。而此次編年的故事,記載的是這一傳說之都的陷落,以及另一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傳說——亞瑟·潘多拉貢有關。

在亞特蘭蒂斯當中居住的人們,擔任著輔助神調整世界的任務,以便神可以更好的去觀察這個他所創造的世界。雖說如此,但實際上他們也是神觀察(實驗)的一部分。就像同源誕生的天使們也會產生分歧一樣,亞特蘭蒂斯的人們也逐漸展示出了不儘相同的地方與個性。其中霍恩海姆就屬於裡麵較為乖離的一位。

相比其他亞特蘭蒂斯人,霍恩海姆更加熱衷於去理解所做事物的運作方式及原理。隨著他學習、鑽研、了解的越多,他的好奇心也隨之逐步增強。終於,在世界趨於穩定,已經無需亞特蘭蒂斯再去過多調整的時候,霍恩海姆踏上了自己漫無目的的遊學之旅。

起初霍恩海姆還需要過一段時間便返回一趟亞特蘭蒂斯,以修複自己身體在遊學中所受到的傷害與損失。直至某次他在遊學途中於翠玉錄下成功煉製(領悟)出了賢者之石,(傳說煉金術起源自埃及。公元前1900年。埃及法老赫耳墨斯以及他傳說中的父親透特神toth以及赫爾墨斯的大兒子大祭祀塔特tat三人合為一體,成為人們傳說中的“赫爾墨斯神“。這三位一體的神將煉金術的知識濃縮為13句話,雕刻在一塊祖母綠寶石板上,流傳人世。人們稱這段文字為“翠玉錄”。)

原來,所謂的賢者之石,並不是一個由一些其他物質煉製、製作出來的獨立物質個體。而是人類神性(心石)的覺醒與鬆果體(物質石)的共鳴,也就是傳說中人類的第三隻眼、上帝之眼、全知之眼。擁之者賢明,縱身滅取出而不朽,貌如圓石,所以被稱為“賢者之石”。霍恩海姆也因此獲得了可選擇的,永恒的生命。並徹底擺脫了對亞特蘭蒂斯的依賴,以及一些他自己所不知道的一些來自於亞特蘭蒂斯的限製。

???:“去傳播魔法吧。”

無論身處何處的亞特蘭蒂斯人都聽見了這句來自於天父的話語。為了將之實現,亞特蘭蒂斯人紛紛開始付諸行動。而這其中卻並不包括仍在遊學當中的霍恩海姆,他選擇了去探求神的真正意圖。而傳說中因為刺破耶穌身軀而,承載了神之血並因此存活至今的朗基努斯,則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霍恩海姆:“大賢者,朗基努斯。我有些事情需要向您請教。”

山坡頂峰的斷崖邊上,朗基努斯正凝望著崖下諾大繁榮的城池,並未直接回應霍恩海姆。

朗基努斯:“你知道嗎,耶穌原本並不是所謂的神之子。或者說我們人人都是天父的子嗣。之所以為其冠以聖子的名頭,不過是教會為了讓人們對其更加可信的謊言罷了。如果你想要考究的話,可以去查“尼西亞大公會議“,亞特蘭蒂斯對其應該有記錄的。我也不是什麼大賢者,不過一個無能老朽而已”

霍恩海姆:“可神之血確實在你的身上生效了,你又作何解釋?”

朗基努斯:“如果我告訴你,耶穌直至被我刺死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聖子呢?”

霍恩海姆:“我不是很懂你的意思。”

朗基努斯:“如果神遷就了人的謊言,並使其成真。那麼誰才是撒謊的那個?是提出謊言的人?還是使其成真的神?”

霍恩海姆:“我此行前來,是為傳播魔法一事。您可知道?”

朗基努斯:“啊,對。魔法,簡易,高效,天父給予人類的另一份禮物。”

霍恩海姆:“您似乎知道些什麼。”

朗基努斯:“人們追尋力量,所以天父給予他們力量,就這麼簡單。”

霍恩海姆:“但是,為什麼?”

朗基努斯:“和天父給予人們自由意誌的原因相同,都是為了讓人們自己去選擇。無論是善惡,還是未來的樣子。”

霍恩海姆:“我知道,但是,為什麼?為什麼是魔法?為什麼是現在?如此危險的力量,交予人類隻會加速他們對私欲的臣服。千百年來的曆史,無一不在闡述讓人類掌握力量的錯誤性。天父非但不阻止,反而不斷的為人類的力量添磚加瓦,你就不覺得奇怪嗎?”

朗基努斯:“我們什麼資格去揣測神的意圖,如果你一定要問我的話,我隻能告訴你我個人的猜測。”

霍恩海姆:“願聞其詳。”

朗基努斯:“不破不立。若是不放大他們的錯誤,使其受之傷痛,他們也許永遠不會更正、甚至承認自己的錯誤。當然也有可能就像我剛剛說的,人們追尋力量,所以天父便給予了他們力量,希望可以借此促使他們平等,不再追隨他人的力量,被擁有力量的人所利用。”

霍恩海姆:“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朗基努斯:“或許是想要看人們做出選擇時的掙紮,以及之後的高尚與低劣。又或許,創造出一個隻有善行的世界,實在是太過無趣了吧”

霍恩海姆:“聽起來這個世界就好像隻是天父的玩物一般。”

霍恩海姆迎風,白袍隆隆作響。他緩步行至朗基努斯的身旁,與之一同探望眼下忙碌的城池。

朗基努斯:“是與否又有什麼區彆呢?”

霍恩海姆:“話說如此,但無論答案如何,對你都沒有影響嗎?”

朗基努斯:“嗬嗬,我所追隨的,隻是那個以血肉之軀散播愛與善行的人而已。隻是耶穌他視天父為主,我也隨他尊天父為主,僅此而已。”

霍恩海姆:“不知道全能的天父對此會怎麼想。”

朗基努斯:“不知道,也不在乎。”

霍恩海姆:“你有沒有想過,或許讓人們自行選擇善行,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朗基努斯:“那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全能的天父就是想看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發生?”

霍恩海姆:“真是個混沌的世界,晝與夜,生與死,截然相反的事物卻總是糾纏到一起。”

朗基努斯:“晝與夜生與死真是好例子。不過這也讓我想起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霍恩海姆:“哦?”

朗基努斯:“是什麼驅使著生靈們頑強的前進?”

霍恩海姆:“當然是本能。”

朗基努斯:“我當初也是這麼認為的,但之後我才意識到,是死亡強迫著生靈的前進,是死亡促使了生命的繁榮。”

霍恩海姆:“就在你發現自己的不朽之後?”

朗基努斯:“誒,就在那之後。”

霍恩海姆:“即便沒有死亡的迫使,你也前行的很遠了不是嗎。”

朗基努斯:“因為我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一件隻有我能做到的事,一件隻有我願意去做的事。”

霍恩海姆:“為了什麼?”

朗基努斯:“為了能夠安心的離去。”

霍恩海姆:“死亡推動著生命前進,嗎確實,若路途永無終點,又有誰願意漫無目的費力前行……”

朗基努斯:“你願意嗎?”

霍恩海姆:“什麼?”

朗基努斯:“我說,你願意嗎?”

霍恩海姆:“……我會找到我自己的路的。”

朗基努斯:“很好。”

二人互禮彆過,走上了各自不同的路途。朗基努斯繼續去尋找著能夠帶領人們走向善行的人選,而霍恩海姆決定在遊學中暫且對世界保持觀望,以期找到自己在未來上所要占據的位置。兩者選擇前行的方向雖然不同,但都堅定無比。直到霍恩海姆發現自己的同胞正逐漸被那些習得魔法的人們不斷獵殺。

朗基努斯:“不出所料啊”

蹲在地上,為死不瞑目的亞特蘭蒂斯人閉上雙眼。雖然預想到了總會有些人為了壟斷魔法而去獵殺那些教會他們魔法的人,隻是沒想到發生的如此之快。提前預想到是一回事,看著其發生,成為現實,又是另一番滋味。大量的失望在朗基努斯的身體中凝聚,拖累著他前行的腳步,蠶食著他前行的動力。

而在霍恩海姆這邊的調查下,則是發現:那些被亞特蘭蒂斯人傳授魔法的人們之中,有些開始便出於炫耀、幫助他人等目的將這一技能分享給了其他的人。但為數不少的人選擇的卻是以家庭或集體為單位,組建起以魔法力量為核心的勢力團體,也有一些人則是加入了已有的大型勢力團體、諸如皇家,王公、教廷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當中也不乏有梅林這般幫助亞瑟王登基卡梅洛這樣的佼佼者。

而隨著這些團體的快速發展,壯大。他們開始對那些無私分享魔法的人們進行排斥,迫害。而這惡意導致第一起殺害發生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分享者都遭受到了獵殺與屠戮,他們之中有些人選擇加入、效忠某些團體以尋求庇護,還有一些隱姓埋名,再也不在人前顯露魔法,以求自保。

儘管分享者們逐漸消失殆儘,事情卻沒有就此停止。在魔法帶來力量與權力上嘗到甜頭的人們,將貪婪的眼睛轉向了傳播魔法的亞特蘭蒂斯人的身上。本來他們想從亞特蘭蒂斯人身上得到更多關於魔法的知識,所以在表麵上還維持了一段虛偽的謙卑。但在得知亞特蘭蒂斯人一開始就是傾囊相授之後,獵殺再度上演。

最終傳播魔法的這一部分的亞特蘭蒂斯人絕跡,朗基努斯大失所望,霍恩海姆決心開始乾涉人類事務,而那些來自大小統治者們對散落的魔法團體們進行圍剿、衝散、收編、驅逐、殺害。昨日的獵人,亦是今日的獵物。

在王國庇護下的法師們,多被分配與伺候王公們的享樂,與戰爭。在這兩個方向的應用當中,從尚有顧慮到百無禁忌之間,並沒有花費很長時間。為那些人們所逐漸過度依賴的魔法逐漸取代、蠶食人們本應通過鍛煉、爭取所釋放的潛力。甚至一度挑戰著倫理綱常的底線,例如讓士兵們無法感受痛苦,相互廝殺在戰場或是角鬥場上。亦或是複製某人的樣貌,以滿足自己或他人不可告人的肮臟想法等,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例如魔女摩根,亞瑟王同母異父的姐姐。便使用魔法引誘亞瑟王,孕以其子。其名:莫德雷德。

而後梅林向亞瑟王預言,“這個男孩將來會篡奪你的王位。“於是亞瑟王號令將國內與莫德雷德同一天出生的男嬰全部集中起來放在一艘船上,然後讓這艘船自己漂向大海。結果船觸礁沉沒其他男嬰全都溺死,唯有莫德雷德被一塊船板送回陸地,安然無恙。亞瑟王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將莫德雷德帶回城堡放在自己身邊長大,未再對他起過殺心。

如此不加管製的濫用魔法,如此驚人的墮落速度,若持續下去勢必造成人類今後難以挽回的沉淪。霍恩海姆對此看的十分清楚,而他所選中的,那個他認為有足夠能力改變這一切的人,正是這位卡梅洛的王——亞瑟·潘多拉貢。

霍恩海姆是以亞特蘭蒂斯人的身份覲見的亞瑟王,驚訝於亞特蘭蒂斯仍有“幸存者”的亞瑟王也是以重禮接待了霍恩海姆。但當霍恩海姆進言希望亞瑟王從重管製魔法的使用時,亞瑟王則是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亞瑟王:“告訴我,這是上帝的旨意嗎?”

霍恩海姆:“不是,但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將會有嚴重的後果發生。”

亞瑟王:“如果那也是神的旨意的話”

亞瑟王不著痕跡的看了看莫德雷德。霍恩海姆則是一直盯著亞瑟王,一言不發。

亞瑟王:“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霍恩海姆:“他是魔法的造物,陛下。包括那次沉船事件中,是魔法讓他獨自幸存了下來,而不是上帝的旨意。”

亞瑟王:“可魔法不就是上帝命你們賜予我們的禮物嗎?”

霍恩海姆:“或許你更該看看你的身邊,看看到底什麼在發生!而不是一味的猜測某些事情是不是上帝的旨意!”

亞瑟王:“夠了!”

就這樣,霍恩海姆被亞瑟王驅逐出了卡梅洛。雖說是驅逐,但實際上,在侍從、騎士們動手之前,霍恩海姆便甩袖離開卡梅洛了。經過這次事情之後,亞瑟王倒也確實更加關注自己身邊的事情了。隻是他所發現的,是自己的騎士蘭斯洛特與自己的王後桂妮薇兒之間的私情罷了。

隨後便是桂妮薇兒被判火刑,蘭斯洛特劫法場逃至法蘭西。亞瑟王親征法蘭西,卻被莫德雷德趁機篡位。最終,在於莫德雷德的戰鬥中,受到了致命一擊。臨終之前的思考之下,向大法師梅林留下遺言,要他去尋找那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並儘己所能,關停世間魔法。

梅林謹遵亞瑟王的遺詔,剛離開卡梅洛便遇上了等候多時的霍恩海姆。

霍恩海姆:“走吧,我帶你去亞特蘭蒂斯。”

梅林:“我是去關停整個魔法力量的。”

霍恩海姆:“我知道。”

梅林:“而你看起來並不打算阻止我。”

霍恩海姆:“是的。”

梅林:“即便是王將你驅逐出了卡梅洛?”

霍恩海姆:“不過是人類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已。”

梅林:“帶路吧。”

兩人一路前往、並抵達了亞特蘭蒂斯。此時的二人都並未注意到,處於亞特蘭蒂斯正中心的大神殿中的異樣。或許是認為所有的亞特蘭蒂斯人都去傳播魔法,而未能幸免吧,二人也並未在意亞特蘭蒂斯的寂靜與空蕩。

儀式進展的十分順利,魔法突然消失,偌大、繁華的亞特蘭蒂斯一瞬失去了絕大部分的光芒。完成了這些後,霍恩海姆轉身步向大神殿,決心拿取亞特蘭蒂斯最後的動力源——金蘋果,沉沒整個亞特蘭蒂斯。至於梅林,在魔法消失之前,便先一步回到自己為亞瑟王準備的陵墓——生命之樹頂端的湖泊旁了。

而當霍恩海姆走進大神殿之後看到的,卻是一地屍體,以及戴西蒙手握金蘋果的側影。

戴西蒙:”你失敗了。“

霍恩海姆沒有回應戴西蒙,戴西蒙見狀也沒有繼續說下去,轉身便要離去。而實際上兩人的眼神中有著更為複雜的交流。

霍恩海姆:“我會拿回來的。”

戴西蒙頓了一下,心中多少有些迷茫和複雜,但終究沒有回頭。霍恩海姆持續注視著戴西蒙離去的方向,直至海水將其淹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