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寒門書生 > 第155章 圈套

第155章 圈套(1 / 1)

推荐阅读:

第二日,魯木匠和王鐵匠已經把張弛交付給他們的圖紙做出了樣品,張弛取回來後給眾人觀看。

三桐首先發問:“這些是做什麼用的東西?”

“你不是說現在徒有戰馬,可是沒有那麼多的騎手麼?”張弛笑著說道:“用這些裝備騎兵,就能讓新招募來的新兵更快的適應馬上作戰了。”

“真的假的?”三桐顯然不信,在這個年代,若讓一個新兵能夠自如的馬上作戰,沒有幾個月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要說對馬的了解,三桐自認張弛是遠遠不及他的,可是三桐不知道,張弛畢竟比他多了幾千年的經驗,後世的東西他隨便搞出一兩件來就足夠讓這個時代的人驚訝了。

張弛拿起一個器物說道:“比如說,這個叫做馬鐙。”

“馬鐙?”三桐疑惑的說道:“我最懂得養馬了,怎麼沒見過這樣的馬鐙?”

不怪三桐疑惑,因為此時的馬鐙還是隻有單獨的一個,垂係馬鞍的革帶也很短。騎兵上馬之後,馬鐙就沒有實際用途了。不過張弛做出的這個馬鐙,與三桐見過的可不一樣。

“這種馬鐙叫做雙馬鐙,可以保證人騎在馬上不易墜地,而且控製戰馬也會更加自如。”張弛解釋說道。

以前沒有雙馬鐙之時,騎兵則隻能靠雙腳馬腹,初學者則需抱緊韁繩,可是有了這種馬鐙,則在戰馬之上,就算是新兵也可以完全的解放了雙手,大大增加了作戰能力。

三桐又拿起了另外一個問:“那這個東西有什麼用?”

“這叫馬蹄鐵。”張弛解釋說道:“將此物釘在馬蹄之上,則戰馬就能長途跋涉,千裡奔襲而馬蹄也不會開裂了。”

這個倒是有點意思,三桐說道:“這不是相當於給馬兒穿上了鞋子?妙,妙!”

就這兩樣已經足夠三桐驚奇的了,可張弛還沒說完,又拿起一個小物件,繼續說道:“這個叫做馬刺,掛在馬靴之上,這樣騎兵在雙手作戰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馬鐙和馬刺更好的控製戰馬,使馬的反應更加靈活。有了馬鐙、馬刺和馬蹄鐵這些裝備之後,才會真正意義上的使騎兵無敵。”

三桐熟知馬,聽了張弛一講,更是對這三個器物愛不釋手,奇怪的說道:“張兄弟你可真是天生神人,你又沒養過馬,怎麼卻知道的這麼多?”

張弛不知道怎麼對答,他總不能告訴三桐自己是數千年之後的人,穿越來到這個世界的吧,隻得嘿嘿一笑,含糊說道:“其實也不過就是遇事多想一想罷了,你如果平時多想一想,也定會和我一樣聰明。”

戰馬的裝備問題解決了,不過張弛還專門組建了一支反騎兵的隊伍。

既然這支隊伍是專門針對騎兵的,那當然對於常見的針對騎兵的辦法都做了準備,無外乎就是設置絆馬索,挖出陷馬坑等的辦法,除此之外,張弛還另有妙計。

他做的這些器物之中,還有一樣,三桐不解有什麼用途,就問道:“這一節竹子有什麼用處?”

張弛笑道:“你彆看他是一節竹子,可卻是大有妙用。”

說罷,張弛將這個器物的結構講解給三桐。

這件器物其實一共也就隻有兩部分,連著竹節截斷的一段粗竹筒,而裡麵又包含了一段細的竹筒。然後再在外麵的竹筒上鑽了一個小洞,其實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噴霧器的結構。

張弛抽動著簡陋版的噴霧器,說道:“這可是我最新的新發明。”

“有什麼用處?”三桐奇怪的問道。

張弛用這個注吸了一些水,然後噴而出,笑道:“胡人都是騎馬的,如果我們用巴豆熬水,然後提前用這個東西將巴豆水噴灑在胡人要駐紮地方的青草上,馬兒吃了噴油巴豆水的草,必然腹瀉,倒地不起,然後我們來攻,豈不是大獲全勝?”

“妙啊,妙。”三桐拍手笑道。

張弛說道:“這些隻是樣品,是由我來設計,然後城中王鐵匠與魯木匠所造,如果軍中要大量應用,則需要城中的能工巧匠日夜趕工,同時再訓練騎兵,等騎兵一旦能上馬作戰,我們就即刻發兵,北伐秦州。”

……

張弛之所以這麼著急北伐秦州,當然是有原因的。

漢中上依秦嶺,下靠巴山,可是卻隻有西北比鄰秦州,如果秦州被胡人所占,大可以繞過秦嶺天險而直接威脅漢中。

所以張弛才這麼著急想要奪下秦州,將胡人趕過秦嶺另一邊,這樣漢中的戰略位置才足夠安全。

這一次胡人新敗,三十萬大軍被張弛殺得潰散,現在無疑是最佳的進攻時機,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如果給了胡人喘息的時機,再想攻下秦州可就難上加難了。

北伐路線早已商議妥當,秦州共六郡,張弛要先出梁州關然後徑取略陽。

隻不過還在北伐還沒有發兵之前就遇到了一個不小的問題——糧草。

雖然張弛攻下漢中的時候,城中有胡人當初所囤積的餘糧,可是漢中附近各郡的百姓久經戰亂,食不果腹,張弛最後還是決定開倉放糧。

可是放了糧後大軍的補給也就成了問題。

張弛已經下令大多數的新兵不參與這次的北伐,而是在練的同時進行屯田,隻是屯田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得到功效的事。

所以張弛還是派人催促蜀中的羅安快些發糧。

羅安官居典曹都尉,正是專管糧草調配,事實上之前張弛的糧草也都是由其供給。張弛派人催糧之後,便隨即領軍北伐。

張弛倒不是冒進之人,他也曾與杜希名秦搏等人商議,漢中糧草雖然不多,可以足夠些時日自用,而這次北伐,大可以戰養戰,再有典曹都尉在大後方供應糧草,應該沒有什麼大礙。

諸多事情準備妥當,北伐軍兵出梁州關。

隻不過這次北伐,遠遠要比張弛想象中容易的多。

雖然說上次胡人三十萬大軍被張弛所敗,然後姚碩德倉惶北逃,被北府軍有意放過巴山,可畢竟秦州是姚碩德的根基,軍事力量總不應該如此不堪。

張弛北伐大軍一出梁州關,所遇到的胡軍就紛紛潰散,甚至是沒有受到什麼較大的威脅就已經打到了略陽城下,按說這是北伐第一仗完美成功,可張弛卻總有一絲不安的感覺。

而且就連眼前的略陽城,也是城門洞開。張弛大軍輕而易舉的攻進了城門,可是進城之後看到的,卻是一副破敗不堪的景象。而且城內隻有尋常百姓,卻不見胡人一兵一卒。

胡軍竟然早已棄城而逃!

搜查全城之後,有兵士來報:“報,城中胡人並沒有留下一絲糧草!”

杜希名擔心的說道:“張公子,蜀中的糧草也遲遲不到,而略陽的糧草早已經已經被胡人運空,這樣下去,隻憑我們手中的糧草並不能再撐多少時日了。”

張弛也很奇怪,怎麼已經派人催糧多次了,可是卻遲遲不見回音?

“再派快馬急赴成都催糧!”張弛說道。

其實張弛在隱約間,他已經感覺到了事態有一些不妙。

果不其然,張弛還剛想到了這裡,就忽然聽到一聲高喊:“報!城北有大軍行走跡象,煙塵漫天。”

話音未落,又有人高聲叫道:“城東也有!”

張弛聞言大驚失色,連忙與眾人一起登上城樓四處觀望,可這一觀望不要緊,但見四麵八方遠處都有大軍調動的跡象,煙塵蔽日。

丁逸之失聲叫道:“不好了,我們中計了。”

“怎麼回事?”三桐愣頭愣腦的還不太明白。

丁逸之解說道:“開始我們一路攻到略陽,我就隱約間感覺有一些不對勁,而且攻到了略陽而胡人也大可憑城固守,怎麼反而棄城而逃?”

秦搏想了想問道:“可是這也不對,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有城池可守無異於地利在手,若是胡人有意如此,豈不是將地利讓與我們?先將城池讓與我等,然後他再來大軍攻城,這是什麼道理?”

秦搏說得有理,在冷兵器時代,攻城方的損失必然要大於守城一方,若是胡人早有準備,何必要將城池相送?大可以用大軍守城,何必多此一舉?

“或許胡人根本就不打算前來攻城。”丁逸之沉吟說道。

丁逸之這句話眾人都多有不解,隻是他卻不再說話了,秦搏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遁,況且我們有城池可守,管他是什麼計策,我們先布置城防再說!”

張弛也沒有異議,眾將領連忙各自布置,以防胡人突然前來攻城。

見眾人都已退下去各忙各的,隻有丁逸之沉吟不語,張弛是個聰明人,剛才就覺得丁逸之似乎有話要說,可是卻又憋了回去,現在左右除了他二人之外再無其他人在場,因此問道:“表弟是不是有什麼話想對我說?”

果然,丁逸之環顧四周,又沉吟片刻,然後就一開口語出驚人。隻聽他輕聲說道:“我們大軍之中,必有!”

張弛聞聽也大吃一驚,連忙問道:“何以見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