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初初,好久不見。”
燕王妃方才還有些愁容的臉,瞬間染上了幾分笑意。
小團子笑眯眯看著她。
“不過,我可不是姨姨哦,你應該喊我……”
燕王妃思考了許久,卻不知道自己該讓孩子如何稱呼自己。
小奶團子歪了歪腦袋,疑惑地看著她。
看著她這般可愛的模樣,屋內幾人簡直要萌到一臉血。
世子妃瞧著她這般可愛的模樣,都想要生一個女兒了。
“叫我外祖母吧。”
燕王妃心想,既然這孩子是時溪的女兒,那就讓她跟著知晴的孩子們一起喊自己外祖母好了。
然而,小奶團子卻皺起了眉頭,有些為難地說道。
“外祖母?可是,我已經有外祖母了呀。”
“要是我也喊您外祖母,那我不就有兩個外祖母了嗎?”
聽到她童言童語,燕王妃笑得合不攏嘴。
“對,以後你就有兩個外祖母了。”
小團子聽了這話,眨巴著大眼睛,似懂非懂地點頭,但其實根本不知道兩個外祖母意味著什麼。
她隻能疑惑著一張臉看向夏知晴。
隻見夏知晴朝她溫柔地笑了笑。
小團子也笑了,重重地點了點頭。
“好吧, 那你就是二祖母了。”
小團子立刻給燕王妃排起了行。
她心裡的大祖母自然是江氏,那燕王妃隻能是二祖母了。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皆是一愣,顯然沒想到小團子會這麼快就給燕王妃定好了位置。
然而,大家很快便反應過來,都忍不住露出了無奈而寵溺的笑容。
“那他們是誰?”
小奶團子又好奇地看向一旁坐著的其他人。
燕王妃微笑著繼續向她介紹道。
“這位是外祖父,這位是舅舅,這位是舅母。”
隨著燕王妃的介紹,小團子的目光依次落在每個人身上,像是要將他們的模樣深深印在腦海裡。
介紹著介紹著,燕王妃自己也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可一時之間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但小團子卻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她隻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用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睛打量著眼前的每一個人。
第(1/3)頁
第(2/3)頁
眾人皆笑著看向小奶團子,心中充滿了喜愛之情。
這孩子,還真是半點也不怕生,天真可愛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見到他們,小團子不僅沒有感到絲毫的害怕,反而表現得十分淡定從容。
她乖巧地向在場的每一個人打招呼。
“二外祖父好,六舅舅好,六舅媽好!”
小家夥又像模像樣地給他們排好了序。
她家裡有已經有五個舅舅,那秦淮隻能排行第六了。
眾人聽到小團子的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後都忍不住哈哈哈笑出了聲。
這個孩子膽子不僅大,而且還特彆機靈。
知道家裡還有其他舅舅,聰明地將秦淮排在第六位,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秦淮也是笑得無奈。
這女娃娃還真是可愛至極。
想到了什麼,他不禁把目光投向世子妃。
世子妃注意到他的視線,朝他看了過去。
似乎看出了他眼裡的含義,她俏臉一紅。
“六舅母,您臉紅了。”
聽到小團子的聲音,眾人齊齊朝世子妃看了過去。
世子妃的臉本來隻是微微有些發紅,此刻聽到時初的聲音,臉像是煮熟了的蝦子,更紅了。
眾人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有了小團子的加入,原本有些緊張和拘謹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起來。
大家也不再有所顧慮,暢所欲言地聊起天來。
話題從家常瑣事到家族大事,無所不談。
其中就包括讓夏知晴認祖歸宗這件事,以及是否需要給她改個名字的問題。
雖然夏家人對她不好,但是夏知晴這個名字寓意很好。
但若是換了秦姓,這個名字念出來就有些拗口。
想到自己如今對外宣稱的名字,沈菲。
也是因為沈菲這個名字給了她新的身份,讓她對未來充滿期待。
夏知晴這個名字雖然很好聽,但其中包含著太多關於夏家的回憶和糾葛。
以後,她想要徹底擺脫過去,不再被家族束縛,因此決定放棄這個名字。
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以秦菲作為自己的新名字入族譜。
對於秦菲這個新名字,燕王和燕王妃並什麼意見。
第(2/3)頁
第(3/3)頁
這孩子經曆了太多的苦難,如今好不容易才回到身邊,一切都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
隻要能讓孩子開心、幸福,他們願意滿足她的所有要求。
聊著聊著,都忘記了時間。
時初也忘記了她的任務,還是時溪又派人過來,這才知道小團子沒有讓人去吃飯。
眾人又是一陣無奈又有些好笑。
幾日後,夏知晴認祖歸宗的事情便傳了出來。
燕王更是進宮求皇上給自己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女兒一個封號。
皇帝自然明白作為父親的心酸,自然沒有拒絕。
很快就答應了,給了夏知晴一個長樂郡主的封號。
於此,夏知晴算是正式成為皇家人。
此事一出,瞬間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先前還不知道,亦或者懷疑夏知晴不是燕王妃女兒的百姓。
在此事一出,京城眾人都相信了。
燕王妃的親生女兒竟然不是眾人皆知的秦柔,而是時家的大兒媳!
這個驚人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京城掀起軒然大波。
人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怎麼回事?秦柔竟然不是燕王的女兒?”
“她們的女兒怎麼會變成時家的大兒媳?”
“時家可真是走了大運,竟然能娶到王妃的女兒。聽說燕王妃和燕王已經進宮請求皇上給他們的親生女兒賜封名號。”
“如今,時家不僅娶了王爺的女兒,還是一位郡主呢!”
這些傳言如潮水般迅速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讓整個城市陷入一片嘩然之中。
“可不是嘛!時家真的是上輩子積了大福啊。”
有人忍不住感歎道。
“兄台說得沒錯,這時家裡的女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先有南陽縣主,智慧過人,令人欽佩。”
“如今,他們家又娶了一位郡主,這時家,祖墳是冒青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