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 第十六章 震驚宣帝的《平虜策》

第十六章 震驚宣帝的《平虜策》(1 / 1)

推荐阅读:

第二天,禦書房內一片肅穆。

宣帝端坐在龍案之後,麵色沉靜,目光威嚴。

大皇子李源和二皇子李澤分立兩側,神色各異。

兩人身後,十幾位文武重臣屏息凝神,靜候聖裁。

今日,宣帝召集眾人,是為了商議如何應對日益猖獗的突厥等北邊蠻族。

就此製定大寧王朝未來十年的具體國策。

順便考校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人的學問。

“父皇,這是兒臣這幾天冥思苦想撰寫的《靖邊策》,請父皇禦覽。”

二皇子李澤率先捧著一份奏折,自信滿滿地呈遞給宣帝。

宣帝微微頷首,示意內侍接過奏折。

他展開細細閱覽,目光在字裡行間緩緩移動。

禦書房內一片寂靜,隻有宣帝翻閱奏折的輕微聲響。

良久,宣帝放下手中的《靖邊策》,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他淡淡地評價道:“不錯,四平八穩,考慮周全。”

“謝父皇!”

二皇子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他身後的戶部尚書周鼎,更是喜笑顏開,連連點頭。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員,也都紛紛露出欣喜之色。

他們認為,皇上這句“不錯”,便是對《靖邊策》的肯定,對二皇子的讚賞。

今日的策問考校,二皇子已然穩操勝券,勝過大皇子不過是板上釘釘之事。

二皇子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轉頭看向大皇子李源。

他故作關切地問道:“大哥,為何遲遲不見你呈上文章?”

“莫非是這幾日天天抓耳撓腮,也未能憋出一個字來?”

“唉,這也不能怪大哥。”

“大哥自幼習武,四肢發達,喜武厭文,本就不擅舞文弄墨。”

“這等軍國大事,確實是為難大哥了。”

二皇子話音剛落,他一派的官員們便爆發出一陣低低哄笑。

笑聲中充滿了對大皇子的嘲弄和輕視,仿佛已將大皇子踩在腳下。

大皇子一派官員,個個愁眉苦臉。

鎮北大將軍武牧更是唉聲歎氣,神色沮喪。

顯然,對於大皇子,他們沒有抱任何希望。

因為平常大皇子癡迷武道軍事,對文臣不屑一顧。

朝中文臣,都偏向二皇子。

關鍵時刻,無人願意相助。

這次大皇子肯定輸定了。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大局已定之時。

大皇子李源卻上前一步。

從容不迫地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

雙手捧著,恭敬地呈遞給宣帝。

“父皇,兒臣的文章也已完成,請父皇禦覽。”

宣帝微微抬眼,看了大皇子一眼。

內侍連忙上前,接過奏折,呈到龍案之上。

大皇子呈上的奏折,正是葉雲所寫的《平虜策》。

看到大皇子終於呈上文章,二皇子李澤嘴角的輕蔑笑意更濃。

他搖搖頭,陰陽怪氣道:“大哥,你現在才呈上文章,莫非是知道自己必輸無疑,想要掙紮一番,做最後的努力?”

“不過,我勸大哥還是省省力氣吧。”

“在我的《靖邊策》麵前,大哥的文章不過是垂死掙紮,浪費紙張!”

大皇子李源瞥了二皇子李澤一眼,有恃無恐道:“二弟,稍安勿躁。”

“文章好壞,父皇自有評斷。”

“現在說這些,未免為時過早。”

“還是等父皇看完再說吧。”

李澤冷哼一聲,不再出聲。

在他看來,今天自己贏定了。

老大李源不過是在嘴硬而已。

禦案前。

宣帝剛展開大皇子李源的奏折,便輕咦出聲。

隨後,宣帝的眼神,便再也沒有離開這份奏折。

目不轉睛。

聚精會神。

仿佛在場朝臣通通不存在。

完全沉浸在《平虜策》之中。

宣帝越看越是入神。

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鎖。

仿佛在隨著文章的思路,一同思考,一同謀劃。

在宣帝看來,這《平虜策》對北邊蠻族的剖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

提出的針對性策略,更是高屋建瓴,切中時弊。

不僅有長遠的戰略規劃,更有具體的實施細則。

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堪稱完美。

宣帝仿佛看到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蠻族的弱點,被犀利指出。

破敵之法,被清晰呈現。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大軍出征,橫掃草原,永除邊患,凱旋而歸的場景。

宣帝看到精彩處,忍不住連連拍桌叫好,響徹禦書房。

“好!此處真是精妙絕倫!”

“這篇《平虜策》,立意高遠,見解深刻。”

“宛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

“其中提出的許多策略,更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

“卻又字字珠璣,句句在理,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相比之下,二皇子的《靖邊策》,就顯得黯然失色。

《靖邊策》四平八穩,麵麵俱到,看似周全。

實則毫無亮點,平庸至極。

就像一杯白開水,寡淡無味,毫無新意。

與《平虜策》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彆。

一個猶如皓月當空,光芒萬丈。

一個卻似螢火之光,微不足道。

二皇子李澤,原本還洋洋得意。

此刻,卻如同被人當頭棒喝,瞬間呆愣在原地。

臉上的笑容僵住,變得無比難看。

他完全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父皇對大哥李源的文章,竟然如此讚賞?

這怎麼可能?

他精心準備的《靖邊策》,在父皇口中,不過是“不錯”而已。

而大皇子隨意拿出的文章,卻讓父皇忍不住連連叫好?

這巨大的落差,讓他完全無法接受。

二皇子李澤身後的戶部尚書周鼎,麵色凝重,驚詫不已。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員,也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和疑惑。

他們搞不懂。

大皇子李源,這個在他們眼中頭腦簡單,隻知道舞刀弄槍的家夥。

怎麼可能寫出如此精彩絕倫的策論?

他背後,究竟是哪位高人指點?

大皇子一派的官員,則如同久旱逢甘霖,揚眉吐氣。

剛才還愁眉苦臉的鎮北大將軍武牧,此刻也挺直了腰杆,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們竊竊私語,對大皇子誇讚有加。

“大皇子殿下真是深藏不露啊!”

“是啊,沒想到大皇子殿下竟然還藏有後手,不知從哪請來高手捉刀潤色!”

“看來,這次策問考校,我們贏定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