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紀交易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紀交易(1 / 1)

推荐阅读:

周新舉辦的發布會結束後,最讓媒體們印象深刻的要屬,關於媒體定義的那段話了。

如果你有一千萬個用戶關注,那你的影響力可以和紐約時報媲美。

現在已經有博客,也有各類網絡社區,在這些網絡社區裡遍布著大大小小的網絡名人。

但是由於缺乏變現方式,在ora出現之前,一個人在互聯網上再有影響力,也很難把這種影響力變成經濟利益。

穀歌的廣告分發係統還沒有問世,按照點擊率來收費更是遙遙無期。

這是自媒體時代到來的前夜,ora的出現讓所有普通人能有變現渠道。

在當下,你如果在互聯網上有影響力,要如何變現?首先需要自己建立一個個人站點,然後站點需要去引流,有一定的點擊率。

再拿著這個點擊率去挨個的找廣告投放商聊。

在沒有雲服務器的年代,個人還需要購買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然後拉帶寬到自己家裡,最後還需要搭建個人站點。

簡單來說,單純的文字工作者想靠個人影響力變現,幾乎沒有可能。

自建個人站點,收益連服務器和網絡帶寬的費用都無法覆蓋。

騰訊早期在創業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服務器和帶寬跟不上快速增長的需求,同時qq遲遲找不到變現手段。

現在的博客也是同樣的問題。

伱在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網站上建立個人博客,廣告收入是互聯網公司的,不是你的,即便你貢獻的內容是吸引用戶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這樣的大環境,導致ora抽30都顯得格外良心。

當然這確實良心,周新即便抽50,用戶都不會覺得自己被割韭菜了,願意和用戶分享利益的互聯網公司就這一家了。

“我認為newan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從某種意義上顛覆了傳統的媒體模式。

我把它叫做新媒體,這種全新的媒體模式和紙質媒體截然不同。

在紙質媒體時代,我們嚴重依賴編輯的個人經驗,由主編、資深編輯、普通編輯和記者,大致這樣一套金字塔結構。

記者寫的稿件由普通編輯進行修改,然後由資深編輯和主編來判斷是否能夠獲得讀者的喜歡。

有沒有可能受到讀者喜歡,如果稿件有價值但是沒有達到要求,那麼經過反複修改後登上報紙或者雜誌。

如果沒有價值,則稿件被淘汰,成為一篇廢稿。

而這篇文章是否真的是讀者所喜歡的,並不知道,因為這篇文章沒有被推到市場上經過檢驗。

以波士頓先驅報為例,波士頓先驅報一共有接近一千位員工,而我們的平均日發行量是48萬份。

我們完全無法保證,我們發行的,真的是用戶喜歡看的。

ora金選創造性得把決定權交給用戶,大量用戶決定出最優秀的內容,這些內容同時也會被交給其他用戶閱讀。

從精英投票機製,變成了大眾投票機製。

是的,我們的編輯團隊很優秀,在業內工作多年,能夠敏銳捕捉讀者需求。

但是他們真的每次都是對的嗎?和讀者本身相比,他們難道比讀者本身更了解自己嗎?

我不這麼認為,ora的做法顯然要更合理。

我們也看過了ora金選的內容,從內容深度和廣度來說,都比我們的報紙更加優秀。我問過我們的編輯團隊,他們一致認為ora金選比我們的報紙更能吸引用戶。

即便站在他們的角度,也是這麼認為的。

同時ora的用戶,關注數到達某個量級,他的影響力其實就對應同量級的媒體。

因此我把這種全新的媒體模式叫做新媒體,這對我們的業務來說是一種顛覆。

他們不需要編輯,不需要記者,隻需要把事件拋出去,然後讓用戶自己把最優質的內容選擇出來。

ora隻需要做一個彙總就可以,把優質內容彙總就是一份優秀的雜誌。

這是多麼誇張的效率,大家需要有危機意識,同時我們也要推出自己的知識問答社區。”

默多克在內部討論會上的發言很快被自家報紙刊登在了頭版。

“ora金選?新媒體!”

ora金選推出後的半個月時間,訂閱人數突破了50萬。

“70年到14天,互聯網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是ora官方賬號在某個回答下,公布ora金選訂閱人數突破50萬的第二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

“紐約時報1851年成立,紐約時報的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是在1921年;ora金選發行於1999年,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用了14天。

當紐約時報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的那天,時任紐約時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馬克湯姆森表示:

這一成就源於該報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紐約時報在保持傳統新聞媒體的專業性和深度報道的同時,不斷創新和探索,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和服務,這是我們能成功的關鍵。

並且當天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儀式。而ora金選突破50萬的當天,隻是由官方在回答下麵輕飄飄地提了一句,好像並不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日銷量突破50萬份在今天的傳統媒體行業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短短14天實現了如此突破,這才是最值得每個傳統媒體人乃至傳統行業人值得思考的地方。

互聯網絕對不僅僅是把線下的模式通過計算機和網絡來實現,它更是顛覆我們所有傳統商業模式的手段。

我們本來以為最早被顛覆的傳統行業會是線上購物,現在來看,傳統媒體被顛覆的速度更快”

ora金選推出後,給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帶來的震撼,不亞於ai繪畫給畫師帶來的震撼。

ora金選的成功,50萬人看似不多,但是這是50萬付費用戶,每個月350萬美元的穩定現金流。

ora付費問答是不穩定的現金流。

ora金選大獲成功後,連帶著納斯達克也日益火熱起來。

華爾街的投資人、交易員和投資經理,當有人質疑互聯網企業市值為什麼如此高估的時候,他們直接把ora擺出來反駁對方。

ora作為知識問答社區,已經找到了不止一種盈利模式,並且實現了高額盈利。

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隻要有用戶,同樣能夠找到盈利模式和實現盈利,盈利隻是時間問題。

這就和大a的炒作一個道理,不管有沒有,先吹了再說。微軟能搞定chatgt,大a的上市公司沾點邊就能雞犬升天。

納斯達克火熱對周新來說是好事,他巴不得納斯達克再火熱一點。

火熱才好把ora給賣出高價。

“巨頭時代華納入場,宣布通過增發股票的方式收購ora。”

“世紀交易,時代華納以74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ora!”

“時代華納為了打造多渠道傳媒帝國,以740億美元的天價價格買下ora。”

時代華納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交易失去了懸念。

雅虎隻願意掏300億美元,微軟願意掏370億美元,aol願意給到450億美元。

默多克最摳,隻願意掏217億美元。

周新正打算接受aol的報價時,華納兄弟的橫空出世讓一切失去了懸念。

高盛的委員會代表之一當天連夜和周新見麵,表示時代華納願意通過增發股票融資的方式收購ora,開出的價碼是740億美元。

高盛是時代華納背後的大股東,時代華納1999年的其他股東還包括斯皮爾伯格、路透社、沙特王室等。

這個價格直接把周新給砸暈了,周新第一次有種被土豪砸暈的感覺。

同時高盛的代表表示,在納斯達克批準這筆交易之後,他們可以先簽合同。

簽合同之後,時代華納先提供20億美元,後續的720億美元將在融資到位後支付。

要知道1999年三季度的財報顯示,時代華納賬麵上現金隻有243億美元。

他們的總資產在181億美元,這是一場高盛主導的蛇吞象。

從估值上來說是的。

時代華納屬於在互聯網時代野心勃勃的一家企業。

如果沒有ora,原本aol收購時代華納將成為互聯網繁榮時期的“終極象征”,aol 2000年以1470億美元收購了時代華納。

一年後的2001年1月,時代華納為了打造多渠道傳媒帝國,又反以164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ol公司。

沒想到高盛直接主導時代華納截胡。

交易在短短兩周時間完成過會和交易。

即便要繳納37左右的稅,光是這筆交易給周新帶來的4662億美元,也能讓周新一躍超過巴菲特的440億元淨資產,成為僅次於比爾蓋茨的明麵富豪。

新聞發布會上,周新和時代華納董事長傑拉德·萊文的握手照被傳統媒體們傳遍了全球。

幾乎所有媒體都用世紀交易來形容這筆交易。

周新手上有90的ora股份,也就是說時代華納對ora的估值超過了800億美元。

後世原本被視為互聯網泡沫標誌性事件的aol收購時代華納,變成了時代華納收購ora。

不過和時代華納反手收購aol虧損兩千億美元要良心得多,收購ora才讓時代華納虧500億美元。

而且這個虧損是投資者承擔。

不拖了,這筆交易我也想快點結束。

基於真實數據推算的,會比實際高一些。

這個稅率隻能估算,時代太久遠,確實算不出真實值。

45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夠搞事了吧?

至於主角會不會被暗殺之類的,我覺得還是彆考慮這麼多吧。

本章完

最新小说: